传说中神秘少昊国,到底在山东还是江苏?/上古神话那些事-50
我认为不应该把曲阜叫做“东方的耶路撒冷”,而应该把耶路撒冷叫做“西方的曲阜”更合适一些。
01
蚩尤像
春秋时期,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郯子,郯子(tan)是春秋时期郯国君主,二十四孝“鹿乳奉亲”讲的就是他的故事。
鹿乳奉亲
话说有一次,郯子出国旅游,到鲁国拜访当时的鲁国国君鲁昭公。鲁昭公一见老朋友来访,安排了盛大的宴席热情地招待了郯子。
大家宴席上正吃得高兴,陪席的叔孙昭子突然就问起郯子关于他们的祖先少皞的往事。郯子正在兴头上,于是就侃侃而谈,在席上同众人讲起了他先祖少皞的那个充满了浪漫气息的鸟国的故事:
那个神奇的鸟国在遥远的东边,这里是鸟的国度,鸟的天堂。百鸟在仙山碧海之间,任意翻飞,无忧无虑。它们各司其职,仅仅有条,而它们的老板就是那位具有浪漫气息的鸟皇少皞。燕子、伯劳、鹦雀、锦鸡,分别掌管着一年四季的天时,它们的顶头上司就是大名鼎鼎的凤凰。鹁鸪管理着教化育鸟,鹫鸟威武而凶猛,掌管着兵权和战争;布谷鸟掌管着筑巢和营造,威严铁面的鹰管理着规矩和刑罚;斑鸠喜欢叽叽喳喳,于是每天发表各种讲话。除此之外,还有五种野鸡,分别管理着木工、金工、陶工、皮工、染工这几样工程;有九种扈鸟,管理着生产和收获……好生热闹的一个鸟的国度。
郯子的一番描述,把宴席上的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仿佛真的已经置身于那个神奇魔幻的鸟的国度一般。
那么问题来了,郯子所说的这个少昊之国的鸟国真的存在吗?
02
如今被大家称为可能是少皞之国的,大体来说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山东的曲阜,另一个是江苏连云港的灌云县。
曲阜
“曲阜”之名最早见于《礼记》,东汉应劭解释道:“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
这可是个好地方,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商殷故国、周汉鲁都,是东方文化重要发祥地。网上有一种说法,说曲阜是东方的耶路撒冷。我是不太同意这个说法,耶路撒冷作为西方三教合一的圣地,固然是名声在外如雷贯耳。可是早在六千多年前,上古先人们就在属于东夷部落区域的曲阜一带生息劳作,开拓了早期的东夷文化。那么如果从有人类活动的时间来计算,就更加要早得多了。如此看来所谓有三千到五千历史的耶路撒冷,还是要年轻稚嫩地多了。我认为不应该把曲阜叫做东方的耶路撒冷,而应该把耶路撒冷叫做西方的曲阜更合适一些。
耶路撒冷
晋代的《帝王世纪》中说:“少昊帝是为玄嚣,降居江水,有圣德,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
此外《史记》在叙述西周历史时也写道:“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
这两段文献记录,告诉我们少昊曾经在曲阜建都,此外到了周代,后人也认可曲阜就是少昊之虚。
作为实证,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少昊陵现在也位于曲阜。
少昊陵
少昊陵古称云阳山,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处的高阜上,陵阔28.5米,高8.73米,顶立12米,占地24700平方米。古陵内现保存古建筑17间,碑22通,古树近400株。内部格局,由南至北依次是石坊、陵门、享殿和主陵墓。陵墓顶供奉着石刻少昊像。陵园内有重修陵墓和历代祭祀的纪事碑石刻。最为难得的是整座主陵墓都是北宋时用石块叠砌而成的,形状很像埃及的金字塔,所以有“东方金字塔”之称。
由此可见,曲阜和少昊之间的确是有着相当的密切关系,但是问题来了,那曲阜真的就是传说中的少昊之国吗?
涿鹿之战
我们都知道,来自中原的华夏文明始祖黄帝曾经和东夷部落首领之一的蚩尤发生过一次规模巨大的战争,结果是以黄帝战胜了蚩尤而告终。关于这次战争之后的事情,《逸周书·卷六·尝麦解》中有过记载:
乃命少昊请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
涿鹿之战
从书中的记录来看,作为东夷部落首领之一的少昊并未参加这次黄帝和蚩尤之间的战争,反而在战后接受了黄帝的委任,来整顿管理被打败的原蚩尤东夷部落。而据相关的史料推断,蚩尤属下的势力范围是在现在山东中西部以及河南东部的东夷部落部分区域。可以知道的是,在蚩尤失败之后,接到黄帝命令的少昊已经离开了原来的少昊之国,带领族人向西迁徙,来到了更加靠近中原政权的曲阜,并且定都在这里。
03
我们再来说一说连云港的灌云。
灌云大伊山
灌云县,隶属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部濒临黄海。灌云县历史悠久,素有“东海福地、北方水乡”和“东赢胜境,少昊古国”的美称。早在65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很有意思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个地方属于郯国,正好就是郯子的国家属地。
大伊山石棺墓
1981年11月,专家们在连云港市灌云县北一公里处的青风岭上发现了一处奇怪的墓葬。墓穴是就地挖出的长方形土坑。坑壁镶嵌着石片,墓顶用石板覆盖。这些石棺分布在100平方米的范围内,排列有序,方向一致。每具石棺都是头端宽大,脚端窄小。墓内死者全部仰身,伸直四肢安葬,头向东,脚向西。经过现场的比对测量和对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情况的检验,专家们认定这处墓葬是6000年前少昊部落的集体墓地。这处墓葬后来被称作大伊山石棺墓。
大伊山石棺墓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大伊山石棺墓中还有一个奇怪的发现,那就是是在石棺墓葬中,有几乎一半的墓葬中发现,用主要食器的陶钵覆盖在死者头部,并且在钵底部敲打出一个小洞。
这种奇特的墓葬形式,被称为盖头覆面葬,完全符合公元前5000至4000多年的北辛文化的基本特征。
大伊山石棺墓
北辛文化得名于山东枣庄薛河故道南岸,官桥镇北辛村的北辛遗址。
主要分布区域在,黄河下游、淮河以北的鲁中南及苏北地区。该文化的墓葬形式,成人葬式为仰身直肢,流行用红陶钵覆盖死者脸部的葬俗,多数墓有少数随葬品。婴儿使用瓮棺葬,分别以深腹圜底罐、残陶鼎为葬具。不同地点的北辛文化墓葬的方向,都有头东脚西的特点。
北辛遗址
那么这种用红陶钵覆盖死者脸部的葬俗,又代表着什么寓意呢?
研究者们普遍认为,这种方式应该有保护尸骨头面和保持灵魂不灭的双重含意,而在器物底部的小孔,则是为了方便灵魂进出死者躯体而开凿的。
大伊山石棺墓
北辛文化作为黄河下游、现在山东及苏北地区沿海的典型上古文化,被学者们普遍认为是东夷文化的最早期的过渡文化。那么,作为同样是东夷部落区域的少昊之国,必然和北辛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这样我们就可以推断说连云港的灌云地区就是远古传说中的少昊之国吗?
传说中的少昊之国,究竟是在山东,还是在江苏呢?
我的观点是:极有可能都是。
北辛文化鸟形器物
04
郯子在访问鲁国的时候,在酒宴之上讲述了一个接近神话故事的先人历史,并且被记载进了史书之中,变成千余年的美谈。
但是,从历史角度来讲,这个少昊之国神话的实质,其实表达的是一种图腾崇拜,也就是鸟图腾的崇拜。
鸟图腾
鸟形青铜器纹
鸟纹
鸟图腾崇拜是上古东夷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而少昊部族更是由众多鸟崇拜的小部族组成的重要东夷部族。
故事中的少昊之国,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鸟的国度,其实本质上是不同的鸟类崇拜的小部族所组成的一个在中华版图最东边的一个较大的东夷部族之一。
少昊名挚通鸷,而鸷鸟的本意指的就是一种凶猛的鸟类。
以鸷鸟为图腾的少昊之国,征服并包容了分别以凤鸟、玄鸟;伯赵鸟、青鸟、丹鸟及五鸠、五雉、九扈等鸟类为图腾的大小部落,并给各部落首领按其势力大小和能力特点分别授予不同权限和职能的官衔,共同管理大部族的政事。
青铜鸟形纹刻
考古发现的陶文和大墓证明,少昊氏不仅存在于大汶口文化时期,而且还延续到龙山文化时期,期间经历了不断迁移和发展的过程。其中大汶口晚期,以莒(ju)县陵阳河一带为中心。到大汶口末期,迁到五莲丹土一带。龙山早中期,又迁到日照尧王城、两城等地,在滨海地带,形成超大规模的中心。龙山中期末尾,迁到了临朐西朱封一带,到龙山晚期,又迁到曲阜一带。
而我们前面提到的北辛文化,比大汶口文化还要早一千多年。北辛文化中区域分布,很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先人们沿着沿沂河、沭河而下,不断迁徙发展的过程。而在这个迁徙过程中,不断在黄河下游、淮河以北的鲁中南及苏北地区形成大大小小,星罗棋布的鸟崇拜的部族,正是这些部族,组成了郯子故事中的那个,美轮美奂的少昊鸟国。
所以不论是山东的部分地区,还是苏北的部分地区,都极有可能是那个庞大少昊之国的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