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学文研】走近关学(二十五)
对于张载所说的“继往圣之绝学”,一般人都是从韩愈的话去理解的,即“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所谓尧、舜、禹、汤、文、周公、孔、孟之道也。此道随孟子死而绝,故包括张载在内的宋儒是遥接孔孟之道的,此所谓“继”“绝”也。
还有一种解释稍有不同,是李二曲的弟子王心敬做的。据刘学智先生讲,清人王心敬在冯从吾《关学编》基础上写了续编。王心敬为了溯源穷流,乃“复援经据传,编伏羲、泰伯、仲雍、文、武、周公六圣于孔门四子之前,并编伯起杨子于四子之后”。但这种做法在晚清柏景伟重刻《关学编》时被删去了,理由是“非恭定(冯从吾谥号)所编例”。
王心敬所说的“六圣”有三位即伏羲、泰伯、仲雍不在韩愈所说“往圣”之列,伯起杨子更不在其列。
2
伏羲,生卒不详,风姓,燧人氏之子。又写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又称青帝,是五天帝之一。生于成纪,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传说上古时代,华胥国有个叫“华胥氏”的姑娘,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去游玩,偶尔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就有了身孕,怀孕十二年后生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有蛇的身体人的脑袋,取名为伏羲。伏羲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3
泰伯和仲雍的事迹如下:周太王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按照世袭制度,应当传位泰伯,但古公亶父考虑翦商大业,属意于孙子姬昌,而姬昌是三子季历之子,故意欲传位给三子季历。泰伯得知父意,就偕同二弟仲雍,以采药为父治病为名南奔荆蛮(即今江苏无锡),定居梅里。因兄弟俩能与当地土著群众打成一片,入乡随俗,断发文身,又能将中原地区的生产技术与当地农业、渔猎、畜牧生产经验相结合,与当地土著人无保留地相互交流,并且有谦虚礼让的品格,深受当地土著居民的爱戴,故而“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拥立泰伯为首领。
泰伯在吴地建立了句(勾)吴国之后,又带领民众兴修水利,在江南开凿了最早、最长的人工大运河,全长21.02公里,称为浍渎,即今天的伯渎港。他还率领当地民众养家禽牲畜,故而在今天无锡梅村还有“鸭城”、“麋城”(养鹿场)的传说。在泰伯兄弟的带领下,梅里一带“数年之间,民人殷富”。这就为句(勾)吴小国奠定了基础。
泰伯无子,去世后由其弟仲雍继位,成为勾吴国第一代国君。据传泰伯在世只称伯不称王,所以有“吴王世系仲雍始”的说法。
在春秋末期“礼崩乐坏”,为了争夺王位父子兄弟相残屡见不鲜的情况下,泰伯和仲雍兄弟能够让国,自是道德高尚。孔子十分推崇泰伯的品德,称“泰伯可谓至德也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因此后世称泰伯为“三让王”,即指泰伯第一次让位给其弟季历,第二次让位给其侄昌(即周文王),第三次又让位给其弟仲雍。泰伯的谦让精神,一直传为美德。司马迁的《世纪》将泰伯列在“世家第一”,以彰其德。 泰伯原姓姬(与周王朝同姓),他的后人以国为姓,改姓“吴”,故今吴氏后人以泰伯为始祖。
4
伯起杨子即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时期名臣。少从其父杨宝研习《欧阳尚书》,长而师从太常桓郁。他通晓经籍、博览群书,被众儒生称赞为“关西孔子杨伯起”。不应州郡礼命数十年,至五十岁时,才开始步入仕途。被大将军邓骘征辟,又举茂才,历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元初四年(117年),入朝为太仆,迁太常。永宁元年(120年),升为司徒。延光二年(123年),代刘恺为太尉。任内因正直不屈权贵,又屡次上疏直言时政之弊,为中常侍樊丰等所忌恨。延光三年(124年),被罢免。又被遣返回乡,途中饮鸩而卒。顺帝继位,下诏平反。
杨震最为人称道的是“暮夜却金”。杨震直到五十岁时才在州郡任职,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是位贤人,于是举其为茂才,四次升迁后为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前往郡里路过昌邑时,从前他推举的荆州茂才王密正任昌邑县长,去看望杨震,晚上又送给杨震金十斤。杨震说:“老朋友知道你,你为什么不知道老朋友呢?”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会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惭愧地离开。杨震公正廉明,不接受私人的请托。他的子孙蔬食徒步,生活俭朴,他的一些老朋友或长辈,想要他为子孙置产业,杨震说:“让后世的人称他们为清白官吏的子孙,不是很好吗?”
5
“孔门四子”又是谁呢?这有多种说法。有说指孔子 、曾子、子思、孟子,其实就是指“四书”的作者;有说古陈国有四位孔门弟子,即颛孙师、巫马施、公良孺、陈亢;还有说是指侍坐的孔门四子,他们各就其才性所近,坦言其志,子路逞能坦率,冉有审慎谦让、公西华年少好学,皆恳切而真诚。三者虽各有其志,但都是为治理邦国兼济百姓而非个人谋求私利,子路使国勇义,冉有令民足食,公西华助君行礼,故一一得到孔子肯定。
然文中最具一格的曾皙“鼓瑟兮,铿尔,舍瑟而作”,其神情萧散,举止从容,志在沐春风、歌舞雩,意志高远,其志向似只关乎个人闲适,与治国安邦无关,却令夫子油然动容,深深叹美。但这似乎有违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夫子形象。
旧解常谓孔子不得于世,故偶闻点语而兴感慨,“寄意巢许”。是把孔子的深情向往曲解为消沉避世,非真知孔子也。
古人有言:“太上立德,其次立功,最下立言。”孔子最高远的志向在道德而非政治,“志于道,据于德”“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天下无道,势不得已,才奔波列国求仕论政,所事非其所乐。前三子所言都在立功建业,是现世的,而曾子所描述的人生境界,恰是孔子心中太平社会之缩影,才是孔子理想之终极。
遗憾的是上述说法都不对。查明冯从吾撰《关学编》,卷首即为秦孔门四子,列秦子、燕子、石作子、壤驷子四小传。此“四子”很少听说,都是什么人呢?
6
先说最后一位壤驷子。“壤驷”可是历史上罕见复姓。壤驷姓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贵族壤驷赤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壤驷赤,字子徒,春秋晚期秦国上邽人,在《孔子家语》中作“字子从”。秦国在当时位于今甘肃省礼县东北张家川东和陕西省宝鸡、凤翔东南一带,那时秦国兵力强大,但文明程度很低。国内甚至还处在氏族部落联盟的阶段,加之秦人好战争胜,崇尚武力,所以研学文化的人不多。而壤驷赤却是个例外,他从秦国不惜千里迢迢来到鲁国,向孔子学习礼制。礼制,就是用智慧、文明的制度去治理国家。据说壤驷赤读书很用功,而且有才气,做诗、做文章都很出色。
从平民不可能有条件跑那么遥远到鲁国去求学推测,壤驷,应是秦国嬴姓贵族中的一支氏族。从壤驷赤之后,这个壤驷氏复姓就不再见于史书记载了。据史籍《姓氏考略》的记载:“孔子弟子壤驷赤之后,以壤驷赤之壤为单姓。”即皆省文简改为单姓壤氏了,因此壤驷氏在今天极为罕见。
春秋末期秦国上邽即今甘肃省天水市。因壤驷赤是孔子弟子中七十二贤人之一,身通六艺,以诗礼化被西垂,与颜、曾、闵、冉诸贤同为孔子入室弟子,陇上儒学三贤之一,其人唐代封“北征伯”,宋朝封“上邽侯”,明代称“先贤”,秦州即今甘肃省天水市文庙设有壤驷赤祠。
7
石作子也是陇上儒学三贤之一。其人名蜀,字子明,号卓子,唐赠石邑伯,宋赠成纪侯。他是春秋末年秦国冀县即今甘肃天水甘谷县人。生于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殁于周敬王四十一年 (公元前479年)。自幼胸怀远志,聪颖敏学,仰慕孔子。成年后,不远万里徒步东鲁,投身孔门,得圣人教育和熏陶,身通六艺,为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学成返乡,他大力宣扬儒家学说,传播西周文化,淳教化,移风俗,为三陇一带的文教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后人尊称他“石夫子”。可惜,石夫子生平和著述由于年代久远,早已湮没无存。
《伏羌志》(甘谷旧称“伏羌”)载:“(石子)唐封石邑伯,宋封成纪侯,明去封号,称先贤。从祀孔庙。”宋代封侯时,有皇帝敕撰赞:宣尼日月,无得而逾,奥有哲士,尚为学徒,登封偶圣,至德崇儒,以地进爵,斯文乃殊。
家乡有石子祠和石子墓,祠联云:共仰孔门高,问颜曾七十之徒,何处更多佳士?休言秦俗悍,除邹鲁三千而外,此地大有传人。
墓联曰:“梓里访遗踪,看空庭草碧,荒冢花殷,何知是唐封宋赞?杏松亲教泽,听渭水莺啼,陇山鸟语,此中有化雨表风。”
清光绪末年,伏羌县令雷光甸(陕西渭南名举人)题联:勿谓秦无人,曾向杏坛沾化育;至今关有学,同来梓里拜灵祠。
石夫子风范遗泽,得后人景仰,历代文人墨客常有题咏,但多散佚。元朝乔宗亮在《石子明赞》中写道:在昔石邑,能知所尊。懋依有德,克述无言。鼓箧槐市,扬名里门。此道久视,彼美长存。足见石夫子勤勉有德,博学谨慎,美名远播。
谢圭锡有联:数十里远望圣屋,有这个先生,莫恨西秦不到;五百里遥成道统,问谁非后死,能教东鲁犹新。
8
孔门中名秦子者二:一曰秦子商,鲁人,字丕兹(《家语》作不慈;《史记》作子丕)少孔子四岁,唐开元二十七年追赠上洛伯,宋大观四年赠冯翊侯;一曰秦子祖,字子南, 春秋时秦国上邽即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人,与颜、闵诸贤同为孔子入室弟子,是孔子72贤人之一。他身通六艺,唐赠少梁伯,宋封鄄城侯。秦州文庙设秦祖祠。作为陇上儒学三贤之一的秦子自是后者。
据刘尔著《兰州五泉山修建记》:山上太昊宫内供祭了42位甘肃历代圣贤,其中就有秦子祠,“其地共有四级,自南而北,第一级正中起伏羲殿五楹,再北为第二级,分为壤驷子祠、石作子祠,各起五楹;再北为第三级居中为秦子祠”。又道:“在太昊宫中伏羲殿内供奉着伏羲、女娲和黄帝。壤驷子祠祭祀赵冲国、金日、王符、皇甫规等11人,石作子祠陪祀张轨、李、吴玠、刘等11人,秦子祠陪祀景清等13人。”太昊宫主殿主祀的是伏羲,三座祠中则主祀孔子的三位甘肃弟子。
刘尔在石子祠写有一联:是成纪数千年灵秀所钟,能傍尼山拜日月;倘孔门二三子渊源不绝,庶几中国有乾坤。
乔宗亮为秦子、壤子各撰一赞。秦子南赞曰:秦有子南,赞赞述作。守道之渊,成德之博。范若铸金,契犹发药。历世明祀,少梁宠爵。壤子徒赞曰:式是壤侯,昭乎圣徒。执经请益,载道若无。诗书规矩,问学楷模。得时而驾,领袖诸儒。
秦州旧有文庙,位于天水市中城,庙中乡贤祠内有三位夫子的祀像。秦子祠有联曰:圣绩恡西行,眺百二河山,不碍春风时雨至;儒宗传北学,数三千弟子,谁携关月陇云来。
恡有七义:(1)悔恨;遗憾。(2)吝啬;爱惜;舍不得。(3)贪婪;鄙俗。(4)羞耻;以之为耻。(5)通“遴”。艰难。(6)通“遴”。见“吝選”。(7)方言。犹韧,不脆。联中“恡”似应为第(5)义。
古上邽城位于雍州、益州和凉州之间,南枕渭河,东依陇山,南有祁山,西有尽皇山、云雾山、景东梁。与下邽一起并称为渭首、渭尾,乃是古代关中的西界所在。上邽本是西戎之地,后来周孝王把秦人的始祖秦非子封在这里,乃为秦人之发源地。这里民风强悍,自古多出雄兵猛将,更有孔子七十二高足之三贤:卓子石作蜀,秦子祖,壤驷子赤,人文鼎盛,陇右他地莫比。
9
《关学编》“孔门四子”最后一位燕子即燕伋。《史记》之《仲尼弟子列传》上载有:“燕伋字思”。这里所提到的燕伋乃孔子七十二大贤之一,为秦地千阳人。
古县志有载:燕伋(前541—前476),字子思,陕西千阳县水沟燕家山(今水沟寨子村)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周敬王四年(前523),娶妻壤驷氏,生子二,长子策,二子笃。周敬王元年(前519),他22岁,遵父遗命,至鲁从学孔子。次年,与南宫敬叔、仲由等辈随孔子适周问礼。27岁自鲁西归,居家八载,复去鲁从孔子瞻仰鲁恒公庙,留鲁五春。后返里,渔阳(今千阳裴家台塬上)设教18年,传授孔子学说。
晚年,因思念孔子心切,在裴家台崖上,日用衣襟撩土垫足登高以望鲁。日积月累,遂成一土台,称“望鲁台”。现陕西宝鸡千阳县有燕伋望鲁台,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被世人称为“中华尊师第一人”。58岁时,孔子子伯鱼卒,往吊唁,住鲁四载。及孔子逝,又守灵三载,后回归故里。越二年66岁,卒于家,葬鲁家村(现存清道光年间诰授奉直大夫、知千阳县事罗曰壁题书的“周先贤燕子墓碑”)。
伋辞世后千余年间,历代朝庭对其大加封赠:唐开元二十七年(739),玄宗封伋渔阳伯(见《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加封千源侯(见《宋史·礼志》);明追称“先贤燕子”。燕伋至诚尊师,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燕伋乐于教育,秉承师志,兴学育人,十八年教书育人、筑台望鲁从不停息。别人敬天敬地敬祖先,唯燕伋忠心耿耿敬恩师。其毅力和精神可比愚公,其尊师之举可昭日月。燕伋筑台望鲁,格调之高,前无古人,后无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