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碎片。欢迎您的收听。今天我们来讲讲西方艺术中的一大门类:青铜铸造。中世纪以来的欧洲,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金银作为贵金属非常难得,于是在和平年代经常作为对上帝、基督教圣人最好的信仰表达而被奉献出来。它们会充当制作各种圣器、装潢教堂的材料。作为艺术的表现媒介,承载了无数的智慧和文明的火花。但是当战乱或灾异到来之时,大量的政府花销又会使人们迫于无奈的将手伸向这些艺术品。于是金灿灿的美丽又消失在烈火之中,变成金块、金豆子、或者金币,用以支付必要的各种费用。这种状况在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期间、在意大利内部的战斗之中屡次出现。同时我们也在很多幸存的中世纪金银器中发现很多“银包金”的作品,侧面证明了黄金的可贵性,这种产品的出现也是以熟练的镀金技术来作为前提的。这是一个非常有趣味的技术,我们在本期的最后部分会详细的叙述给大家。综上所述,我们实际上是在解答今天分享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是青铜而不是更贵重的金属成为主要的铸造艺术品材料之一?主要就是因为金银贵重,不易得到。同时以铜为主体也会更有效避免艺术品的“阶段性毁灭”。我们今天要分享的就是这种才智与烈火结合的艺术门类——青铜雕塑。青铜是以主体的金属铜与锡铅融合以后的合金。在我们的日常中会经常提到两种铜,一是紫铜或红铜。二是黄铜。但实际上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只存在一种纯铜,这就是紫铜或者红铜。而带有黄金色的铜实际上是掺入了金属锌的结果,也就是铜合金。常被掺入的其他金属有个统一特点那就是熔点都比铜要低。
纯铜的熔点高达1083摄氏度,而锌的熔点仅有419摄氏度。铅是327摄氏度,锡就更少只有231摄氏度。这些金属与铜掺和以后最直观的好处就是降低了炉温要求。反过来说,在古代,人们能达到的最高炉温前提下,能够尽可能的拉大金属溶液的加温梯度。什么意思呢?就是金属熔化成为液体之后,再加温的尺度越大,容易流动的“温柔程度”就越好。这可以让他们更好的充满浇铸模具的每一个角落,这很重要。
青铜工艺品的核心制作技术就是浇铸,那么今天我们就首先来了解关于浇铸的问题。意大利本身并不多产贵金属。长久以来,黄金白银这样的贵金属都依靠非洲和中东欧洲贸易供应。即使是铜这样稍便宜的金属也是如此。那么,当一个重要金属铸造工程开始计划实施的时候,除了筹款和招聘有才能的艺术家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环节,就是找材料。当时在意大利,铜的来源有三个渠道:
1 从外国进口,主要是法国的勃艮第和德国南部地区;
2 威尼斯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强大的海外直接贸易国邦,具备开阔的眼界和商务渠道。同时,为了贸易安全,威尼斯的军工产业亦很发达。早在15世纪,为了制造大炮,威尼斯自行建立了稳定的海外铜矿贸易链条。
3 第三个渠道就有点儿我们中国“大炼钢铁”的味道,搜集民间的铜质的锅、盆、壶、碗等;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旷世奇作就是靠这种方式积攒的原料。这也是当时大型宗教青铜艺术工程的主要方式——更容易、也更能体现宗教的社会性、群众性,每个忠诚的信徒都想通过奉献的行为来达到内心信仰宗教的慰藉。
1400年,佛罗伦萨再一次爆发了瘟疫,大量的市民死亡,恐怖笼罩了整个城市。除了瘟疫以外,民心不和,纷争四起,政府的公信力也开始下降。一些人离开避难,一些人苦苦挣扎。好在,经历了医治与斗争,一年之后这场瘟疫最后过去了。1401年,佛罗伦萨的市政会议与诸多商业行会为了纪念或者说庆祝这场大瘟疫的结束,决定为城内最古老的圣约翰洗礼堂作一组青铜门,算是向上帝的献礼。这座教堂坐落在百花圣母大教堂的旁边,有三个门,分别是东南北。此前,十四世纪中期的雕塑家皮萨诺在1330-1335年曾经为南面创作了一个晚期国际哥特风格的铜门。这一次,委员会决定再为这座建筑的北面制作一个精美的铜门。因为圣经记载,耶稣在约旦河中的洗礼就是由圣约翰来完成的。所以长久以来圣约翰教堂的主要功能是施行洗礼,这里也就在很多资料中被称为老洗礼堂。很多著名的意大利早期人物都在这里完成了自己的洗礼。例如我们最早讲过的文艺复兴先驱——但丁·阿利基耶里。得知制作新铜门的消息之后,很多具备相关素质的艺术家云集佛罗伦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都希望通过参与制作这样一件不朽的作品而使自己能够名垂青史。经过甄选,市政会议留下了七个人。这七个人中有三个是本城人,剩下四个是托斯卡纳人,也就是佛罗伦萨所在的那一个意大利大区。这个概念你可以这样理解,好比说我们选择了三个南京人,而其他四个是杭州、宁波、苏州、绍兴人。他们都属于江浙一带的。按规定,这七个人每位可以领取一份创作津贴,被要求在一年之内各自做出一个小样来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和青铜制作的技术能力。我们可能会吃惊,一个小样就要一年的时间,这个工程未免过于漫长了!但是我觉得好的艺术品就是需要时间来历练的。艺术家的成长需要时间、艺术品的设计需要时间、当然它最后的艺术价值就更需要时间来作为试金石。主办方给出的统一创作命题是“亚伯拉罕献祭”的圣经故事。这个故事记载在旧约圣经的创世纪一章当中。讲述了上帝耶和华为了考验亚伯拉罕的忠诚,假意要求他将自己的儿子当做祭品杀掉,又在最后关头降下天使解围的故事。按当时的宗教价值观,作品必须要表现出亚伯拉罕的坚定,以撒的信心。这几个字多么的简单?!但是如何表达却是需要天赋和才能的。在这七个竞争对手中,我要重点介绍佛罗伦萨本城的三个人。第一个是我们熟悉的菲利普·布鲁奈雷斯基,就是那个发明了透视法并且拥有高超的建筑设计才能的大神。是他将艺术从工匠的低位中解放出来,成为了掌握理论和知识的上等工作。另一个是他的朋友,杰出的雕塑家多纳泰罗,关于他的艺术生涯和艺术特色我们会在稍后奉上。还有一个,他当时只有二十岁,一个金银首饰匠家族出身的年轻人。他的名字是洛伦佐·吉贝尔蒂。当然前两者的岁数也不是很大。为了方便大家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且更加真切的去感知艺术家的能力与魅力我为大家做了一张图:
在这个图中我们能清楚的看到,这几个艺术家在历史中出场顺序。每个人的生命柱中红色的部分是他们开始在文艺复兴的艺术史中散发光华的起点。你会发现,他们初露锋芒担当大任的年龄都非常的小。其实我在长期的讲授历史课程的过程中都非常主义当事人的年龄。只有了解到年龄你才能进一步的理解他的行为目的。或者因为超于常人的年龄范围的所作所为而导致的震惊效果。
先简单了解一下彼此的关系:布鲁奈雷斯基在后来帮助吉贝尔蒂打磨天堂之门的青铜浮雕;吉贝尔蒂为布鲁奈雷斯基的杰作——百花圣母大教堂的穹顶制作彩色玻璃;布鲁奈雷斯基教授了马萨乔自己的线性透视理论;布鲁奈雷斯基和多纳泰罗共同游览罗马,研究古典建筑和雕塑,最后完成了透视理论和建筑理论的深度学习;布鲁奈雷斯基、吉贝尔蒂、多纳泰罗一起竞争圣约翰洗礼堂的青铜门制作任务。错综复杂,极其缠绕。我想只有细化到这个地步,才能真正还原那个传奇的佛罗伦萨。一个城市,挑起一个时代。大街上隔三差五迎面撞见,彼此熟悉,这些人不是市井流民,而是各个精英。为了能够赢得比赛,所有入选的艺术家都以极其秘密的方式进行工作。想尽一切办法来掩藏自己的设计,生怕被别人抄袭。在这些人中,只有吉贝尔蒂不同。他不仅不隐藏设计,还把自己的若干个样品都拿到市井上去请教路人、长者、艺术家们,去寻求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品味。我觉的在任何意见事情上,越有自信的人其实越显得豁达,当时只有二十岁的吉贝尔蒂除了天生过人的才华以外,那种纯真而朴实的热情也溢于言表。而且我认为执着纯真是在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一种素质。另外,除了表象上的人物造型和情节冲突以外,吉贝尔蒂还有杀手锏式的技术设计,是什么呢?我们接着讲。一年后,所有的样品都呈现在由34个人组成的评审团面前。他们之中大部分是金银匠人、大理石雕塑家、画家。具备高超的艺术鉴赏能力。经过评比,两件作品被留了下来。作者是布鲁奈雷斯基和吉贝尔蒂。我们下面来看看这两件依旧保留至今的青铜作品小样。
布鲁奈雷斯基的作品
上图是布鲁奈雷斯基的作品。风格上继承了这个洗礼堂原先南门的作者皮萨诺。这是一种相对激烈而躁动的情绪风格。我们看到以撒小小的身体蹲伏在祭台之上,被父亲亚伯拉罕有力的大手掐住脖子,身体扭曲,面部表情惊恐而痛苦。亚伯拉罕另一只手中的匕首仿佛正在运行当中,再有一毫米就能刺入儿子的脖颈。这时天使在左上方出现,及时的制止了他。整个构图具备超级强烈的戏剧张力。人物都是肌肉紧张,情绪饱满的。亚伯拉罕的身体因为极度用力而向前弓起来,衣角飞扬,烘托了紧张的瞬时气氛。情节性极强,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按我们今天的审美,如此传神的作品一定是首选佳作。但是先别急,我们再看看吉贝尔蒂的作品。
吉贝尔蒂的作品
吉贝尔蒂的作品与布鲁奈雷斯基的完全不同。首先,大家看亚伯拉罕的体态。他吸取了晚期哥特风格中非常具有特色的S曲线人物形体造型。第二,高举匕首的手臂实际上是停滞的,而非急速刺入,他传递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一个父亲对亲生儿子的不舍。对上帝旨意执行的迟滞。这和布鲁奈雷斯基所要表达的情绪有非常大的不同。在神性面前,吉贝尔蒂掺入了更多的人性属性,这就是文艺复兴时期所推崇的。第二点,吉贝尔蒂是金银匠人出身,但同时也是一个画家,所以他可以更熟练的用金属铸造去表现绘画中的透视效果。这就是浅浮雕和高浮雕的交错运用。布满岩石的风景从平面背景中凸现出来,使得整个画面大小对比,具有强烈的透视感。与之相比,布鲁奈雷斯基的作品则是更强调画面的平面性。不过我要强调一下,根据乔治·瓦萨里的叙述这种深浅浮雕表现透视的最早创意者不是这两位而是上面提到的另一人:多纳泰罗。下面我要公布一条可能大家都没有发现的细节。吉贝尔蒂的作品之所以入选,最关键的不是风格,而是“又好又便宜”,这个就是上面提到使他自信的杀手锏。如今这两件参赛样品存放在佛罗伦萨巴杰罗美术馆的二楼大展厅中。站在真品面前仔细观察布鲁奈雷斯基的这块嵌板,你就会发现它是由七个不同的小物件分别铸造再由固定栓重新组合在一起的。下面这张图,我用不同颜色给大家标识出来。
相比之下,吉贝尔蒂的作品,只有以撒一个人是独立铸造的,其他的部件全都是整体浇筑而成。不仅细节多,纹饰精美,而且还要比布鲁奈雷斯基的设计节省铜料。真是又好又便宜。另外,别忘了这是一扇门,铸件越少越能加强密闭性,这也是吉贝尔蒂获胜的原因。
实际上,在决胜的最后关头,根据当时的记载,评审委员会也很头疼,对于两件作品都很难割舍。这时布鲁奈雷斯基斯和他的朋友多纳泰罗商议之后决定退出比赛,将第一名拱手让给吉贝尔蒂。后世猜测,也许是吉贝尔蒂的高超技艺和坦率真诚的性格赢得了布鲁奈雷斯基的尊敬,但也许是他不能忍受自己的作品被并列挑选的侮辱。我认为都有可能,甚至第二种更可能,因为毕竟艺术家都是高傲的。并且,从布鲁奈雷斯基之后的行为来看,他和多纳泰罗离开了佛罗伦萨,前往罗马去潜心研究古典建筑和雕塑去了。并且经过一番努力,他成功转行了,变成了出色的建筑师。而在百花圣母大教堂穹顶的营造过程中,布鲁奈雷斯基和吉贝尔蒂的恩怨重重也能证明这样的猜想。还记得刚才我们说到测试小样需要一年的时间吗?大家都会觉得太长了。但是当你知道真正的铜门制作时长,就不会觉得那有什么稀奇了。从1403年到1424年,洛伦佐·吉贝尔蒂花了21年的时间才最终完成了这个大门的制作。让我们看一下全貌。
这道门由28个嵌板组成。描绘的不是入围考试中的旧约故事,而是全部选自新约。这扇门当时安放在圣约翰洗礼堂的北面。在完成这件作品之后,洛伦佐已经从一个小伙子变成了不惑之年的成熟男人。每个人都对这件作品交口称赞,以至于原先南门的皮萨诺之门黯然失色。吉贝尔蒂的极大成功使他几乎没有间隔的接到了另一个订单——市政委员会决定不需要考试评比,直接聘请吉贝尔蒂负责制作洗礼堂的东门。这个时候的吉贝尔蒂,艺术造诣已经完全成熟,他以坚强的意念和高超的青铜技艺作为信心的来源,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1425年到1452年,他又花了28年的时间完成了旷世神作。这件作品由描绘十个旧约圣经故事的嵌板组成。值得一提的是,每一块嵌板不仅体量庞大,而且完全没有组合零件,全都是整体浇铸出来的。这是一个艺术家最完美的答卷。后世,大名鼎鼎的米开朗其罗看到此门的时候不仅赞叹,并且给它起名为“天堂之门”。现在我们在圣约翰洗礼堂看到的是复制品,真品已经被恭敬的移送到圣母百花大教堂博物馆当中去了。从原物陈列的角度来说,这不完美。但从有效保护艺术品的视角出发,这很完美。
为了彰显青铜雕塑的极度华贵,艺术家往往会用包金的方式来提升美感。这种技术在中世纪的哥特艺术中就广泛使用了。那时主要的形式是银包金。我们要了解这个技术就得先知道一个单词——汞齐。金属贡就是我们俗称的水银。他有一种神奇的特性,就是除了铁以外可以和任何金属相融。在常温下水银呈液态,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和泥的水。那么泥呢?就是各种金属粉末。人们将黄金粉末在坩埚中加热到400度,然后加入7倍的水银,制成一种类似于泥状的东西,就是金汞齐。然后用这样一个东西在青铜雕塑表面滚擦,就会以极薄的体量均匀的分布在雕塑表面。细腻而不留缝隙,特别漂亮。最后当全部冷却之后,再将整个物件放入一个不能使青铜和黄金融化温度的烘烤炉。水银的沸点比金子低很多,这时水银就会形成一股有毒的青烟迅速蒸发掉。黄金就留在了青铜部件表面。这就是古代鎏金工艺的全过程。称为“火镀金”。
这组青铜门完全脱离了晚期国际哥特式的影响,反映了文艺复兴早期模仿古典希腊罗马的神韵风格,描摹细致、刻画精密、场景宏大人物众多。具有良好的透视效果和比例布局。华丽的鎏金工艺让它倍显高贵典雅风范,一改哥特时期阴郁的风格,给人光明、通透的活力感。
当这组青铜门制作完成以后,吉贝尔蒂已经是一个六十岁的老人了。他的一辈子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这座洗礼堂的两扇门上。其实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非常不容易了。我们今天大部分的人很难做到这样。总是在说周围的诱惑太多。其实这样说对自己也有点儿不公平。我想主要原因是我们大部分人穷极一生可能都没能找到那个令自己钟爱一生的事情。从这个角度讲,吉贝尔蒂不是伟大,而是幸运。
=-旅行招募-=
2020年2月初·意大利文化之旅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