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人的捕鱼生活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我小时候,的确有相当一部分的南阳人过着水上谋生的日子,其中就有捕鱼这个家喻户晓的行当。南阳古镇面朝广阔的南阳湖,依偎着古老的大运河,水资源十分的丰富,这也给捕鱼人提供了绝佳的舞台。

从我记事起,大人们就常念叨着一个“渔民村”的村名,后来得知,其实它是南阳镇顺河村的俗称,主要因为过去的顺河村多以渔民为主。此外,当时的北一村也是镇上颇为有名的渔村。捕鱼人多以船为家,有的常年生活在船上,只有要买些日用品时才会靠岸下船。然而,多数的捕鱼人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白天捕鱼,晚上回家。于我而言,捕鱼不仅是一种生活,而且也是一份不可多得的乐趣。

我家背靠运河岸,儿时的清晨时分常常能见到撒网的捕鱼人。当刚出生的太阳还在以河为镜时,一只小木船便慢悠悠地划水而来,船头站一个人撒网,船尾坐一个人棹船,二者通常都是两口子,相当的和谐默契。撒网人很有讲究,先要把网头捋顺了,要将网口弄准了,要上上下下得捯饬一遍,确定一切周全之后便扭动腰身朝河里一甩,瞬时间小船会晃悠得非常厉害,叫站在岸头的人都为之捏把汗,不过捕鱼人的水性好着哩!撒网人一撒一收,船舱里的鱼也渐渐随之多起来,一天的美好生活就这样开张了。

日暮时分,运河岸边偶尔会有放鹰的,这在南阳湖里比较多见。在渔夫的麾下,鱼鹰就是最好的水兵。而在我看来,鱼鹰更像是船舷上的箭,但凡渔夫一声令下,就能看到“百箭齐发”的壮观场面,要知道,这些箭都是有的放矢的,它们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一转眼的功夫,河面上的捷报频传,一个个鱼鹰依次出水,嘴里都叼着邀功请赏的战利品,只见到渔夫在船上时而悠然自得地抽烟哼唱,时而乐得合不拢嘴,我想这便是南阳古镇上最原汁原味的渔舟唱晚吧。

在南阳湖边,我也见过“下篮”的渔民。此篮非彼篮,渔民手中的篮呈水桶状,它以竹条为骨架,渔网围在竹条上,能够伸缩,缩起来就成了一个圈。下篮人通常在前一天傍晚到湖里选“点”,这可是全凭渔家人日积月累的经验,然后把“篮”下到水中,做上记号,记号不易太明显暴露,否则就会被别人顺手牵羊。等到第二天早上,下篮人就会划着小船去看逮鱼的情况,南阳人都俗称为“拾篮”,拾篮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不得不说在此之前确实要费上一番功夫。

南阳人的捕鱼方法还有很多,像是下箔、叉鱼等等,最不受人待见的就是曾经嚣张一时的电鱼,是一种“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方式,不过很快都被依法取缔了。后来,突如其来的水污染曾一度让南阳人无鱼可捕,不少渔民被迫改行,外出打工。当水上的渔船少了,渔家的味道就淡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便显现了出来。

如今,南阳古镇的水又变清了,水上的船儿也变多了,船上的宾朋都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带来了一双双巧遇南阳水乡的明眸,也带来了一颗颗捕捉古镇风情的红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