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家族的学派传承,用科学的方法整理中医

“人生当为社会上不可少之人,各业皆有,再选择专精。”这是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对儿子施小墨的勉励。

作为一代名医,施今墨对孩子只有一个要求:“做社会上不可少之人”。

医生这个职业当属不可少之范围,家传的中医医术让施小墨在当今社会中医圈里颇具影响力。

京城四大名医

在上世纪初,施今墨这个名字已经闻名遐迩,与萧龙友、孔伯华、汪逢春三人并称为京城四大名医。

四人是民国时期至建国初年的北京著名医家,他们无论在中医的学术理论方面,还是临床实践、中医教育教学方面,都为中医事业的振兴起到了巨大的贡献作用,其影响延及后世。

在临床实践中,四人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孔伯华先生善用石膏,他从燥、渴、喘、呕四处着眼,“诸石膏之疗能,其体重能泻胃火,其气轻能解表肌(解表清热),生津液,除烦渴。”民间因他善用石膏,称他为“石膏孔”;

汪逢春先生擅长治疗时令病及胃肠系统的疾病,对于温病研究甚深;

萧龙友先生则侧重于温补;

施今墨在用药上别具一格,善用“对药”,在中西医结合的开创上非常有特色。

四大名医的鲜明特色使得四人的中医医术、中医理论自成一家,四人不仅医术精湛,医德更为后人所推崇。

当时社会上一些人呼吁废止中医,四大名医为取消“废止中医案”振臂高呼、奔走请愿,从主张中西医结合到兴办中医教育事业,无一不与那一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紧密相连。

身处变革时代,为弘扬祖国的传统医学,四大名医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顺应历史的潮流,兴教育、重传承,在发展中创新变革。

孔伯华与萧龙友合力创办了北平国医学院,施今墨先生创办了华北国医学院,汪逢春也曾创办过国药会馆讲习班。

四大名医在教育教学上的贡献,为后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医人才,对整个中医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也是四大名医能够各自形成一个派系的重要原因,只有学术被人继承,才有发展的空间。

学派的传承可见一斑。

施氏父子

在施小墨眼里,父亲施今墨最具特色的就是中西医结合,“用西医的名称来判定病名,再用中医的方法辨证施治。”

传统医学同现代医学相结合,是施氏学派形成的基础。

施小墨讲述了其父施今墨先生对传统医学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看法:

“父亲说,无论是中国的传统医学还是现代的西方医学,都好比是砖瓦和木料,这些都只是建造房屋的材料,如果现在这所房子不合适了,那么我们可以打破它,用同样的砖瓦木料去建造一个适合老百姓的房屋,结构虽然不一样了,但实际上东西还是那些东西,本质上没有变化。”

施今墨以开放的态度接纳西医,并将西医运用到临床和教学当中。

在临床上,采用“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的方式,此法到现在施小墨仍在坚持。

施小墨说,这样做有其明显的好处,我们利用西医现代的检验方法,来断定患者所患疾病,再采用传统的中医辨证的方法为病人治病。

因为检验报告能很直观地反应病人的身体状况,中医辨证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开药方。

“西医辨病、中医辨证”正是充分结合了西医诊断标准规范的优势,与中医辨证施治的长处,从而形成了施氏学派的特色。

在教育教学方面,施今墨成立华北中医学院。

学院的教学也是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式,七分中医、三分西医。

施小墨将父亲的办学方针总结为:“用科学的方法整理中医”。

出于对于父亲的敬仰,施小墨也走上了医学的道路。

“我本身非常爱好艺术,由于从小就看着父亲行医救人,渐渐觉得医生这个职业很高尚,也就喜欢上这个行业了。”

当施小墨准备投身到医学事业的时候,自己主观意识里的首选无疑应该是中医。

然而,让他感到意外的是,父亲施今墨却建议他选择西医。

“父亲为我分析了其中的道理:单学中医一门,那就是一条腿走路,我希望你能用两条腿走路,你去学习西医,中医方面我可以家传给你。”

听从父亲的建议,施小墨选择了西医,考入首都医科大学研读西医理论。

现在看来,“我觉得父亲他很有预见性,现在的病人多数都拿着从各大医院做的检查来找我看病,我运用自己所学的西医知识完全能运用得上,再加上父亲教授给我的中医来辨病,事半功倍。”

在施小墨开始正式学习医学之后,施今墨特意为他写了一张条幅:“古语云,未有不劳而获者。我谓,未有劳而不获者。其有不劳而获者,非正获也。其有劳而不获者,劳非所劳是徒劳也。”

这是在告知施小墨关于治学的方法问题,施小墨说:“父亲给我指明了前进路上的大方向,但具体的摸索还需要靠个人的努力。”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施小墨有一个很深的感触:“这么长时间的临床实践,我发现父亲他老人家的方式方法疗效非常明显。”

在父亲学术思想的影响下,施小墨开始着重研究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他说:“这些病人又急又重,希望依靠我的医术能帮助他们减轻痛苦、延长生命,这也是每一个做医生的心愿。”

传承中的发展

一个学派的形成,不仅需要一两位名满天下的代表人物,更需要一个整体的传承。

以施今墨一派为例,传承在学派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谈起父亲施今墨的医学理论,施小墨回忆道:“父亲一直忙于出诊、忙于教育,没有时间去整理自己的医案、理论、学术思想。”

1935年出版的《祝选施今墨医案》是施今墨的女婿祝谌予花费时间精力去整理的。

也正是在这本《祝选施今墨医案》中,首次提出了“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的理论,这是对施今墨行医风格的典型总结。

在此之后,关于施今墨医学理论的许多著作也相继出版。

但无一例外的,都是由施氏一派的传人所著。

如吕景山就编写了《施今墨医案解读》、《施今墨对药》等书。

施小墨说:“我们作为这一脉的传人,是有责任、有义务去将父亲的学术思想传播出去,让其医术、医学理论得到更好的传承。”

学派的继承人使得学派得以延续,但简单的延续不是学派长期生存的依托,在延续中发展学派才是一个学派应有的态度。

施小墨说:“在当今社会,与时俱进地发展才是施氏学派依然立足于社会的原因。”

比如一个肾结石的患者,他没有任何不适的反应,中医号脉之后也认为他很健康,但是西医检查结果却显示尿液里红细胞超标,这就是没有痊愈的表现。

这时我们就不能固守传统方法来断定患者已经痊愈,毕竟时代不一样了,我们需要将中医的原则灵活处理现在的疾病,坚持“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的方法。

施今墨善用“对药”,施小墨表示自己现在也常常会用对药。

但由于现代的看病方式较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药方都用电脑打印,所以对药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两个一组的形式,但实际内容没有改变。

施小墨认为,这就是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学术改变,但本质没有改变。

说起施氏学派,施小墨谦虚地说:“我认为我们算不上一大学派,我们就是在坚持着父亲的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创新和发展。许多人认为中西医结合是不伦不类的体系,毕竟中医和西医是两套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但是我们还是坚持‘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的方式,这是对患者负责,而且这么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个方法非常有效。”

现在,除了平时出诊以外,施小墨多数时间都在家里研究父亲施今墨先生的医学理论,希望通过他的研究、整理,在不久的将来成书出版,让施氏学派在传承中继续发扬光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