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 处暑节气——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最应养阴润燥,益肺生津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载:“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处的“处”字便有终止的意思,所以处暑到来也代表了暑气渐渐消散,炎热即将离开,天气渐渐向凉爽过渡。
虽然它身处秋季节气的阵营
但实际上
它和夏天却有着不得不提的缘分
处暑是“三伏天”的末端
从气候学上看
每年它的到来,才算是真正告别夏季暑热
迎来秋季的凉爽
所以此处的“处”字有停止、隐退之意
也有人称“处暑”为“出暑”
即摆脱暑气困扰之意
处暑后收敛阳气
处暑过后天气转凉,气候从暑热逐渐向寒冷过渡。中午热,早晚凉,处暑的气候特点是早晚温差大。
“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气候特征明显。
天气短期内会热,但这股热不同于夏天。夏天气温虽热,但我们身体的孔窍开泄,能让汗液蒸发。
但一旦到了处暑后,凉风立刻来了。中医专家介绍,秋天凉风来袭,身体能立刻感知凉意,汗液往回收,津液往里走。
自然界阳气开始收敛,人体阳气也随之开始逐渐收敛。但如果收敛得太厉害了,就会让体表感觉干燥,比如鼻孔干燥、嗓子干燥、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小便赤黄、大便干结等。
秋燥易生七种病
其中,秋燥在身体这七个部位的反应最明显,也最该预防。
1、燥在肺:易伤肺
处暑后,空气逐渐干燥,肺喜润而恶燥,此时最容易造成肺的损伤!
2、燥在肠:大便干结
秋燥表现在肠胃上,就是容易消化不好,导致大便干结。
3、燥在鼻:鼻出血
秋天到鼻炎闹,秋季天气时冷时热,加上鼻腔黏膜易干燥,很多人都容易出现鼻出血以及鼻炎等问题。
4、燥在咽:咽喉肿痛
秋季极易肺躁、肺热,最容易发生的病就是咽喉肿痛了。小儿属纯阳之体,更容易耗伤阴津,所以这尤其在孩子身上发生的比较多。
5、燥在唇:口唇开裂
处暑后的干燥表现在唇上,就是口唇干燥或裂口。当环境变得干燥时,水分蒸发会加快,如果此时补水不及时,自然就会出现嘴唇干燥的情况。
6、燥在肤:皮肤受伤
一般来讲,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空气相对湿度是40%~60%,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30%以下时,人们就会感觉到皮肤干涩粗糙,需要及时保护皮肤。
7、燥在眼:眼睛干涩
秋季干燥,燥伤阴津,所以有些人会明显感觉眼睛干涩。这时有不少人会随意买点眼药水来滴,可这样不但起不到保健作用,还可能会使眼睛更加干涩。
养生重在一个“润”
1.多泡脚
脚是人体之根,穴位很多,链接人体脏腑的十二经脉有一半起止于脚,人体六十多个穴位汇集在脚上,因此脚被医学家称为人体“第二个心脏”
泡脚时,足底穴位在温水影响下气脉通畅,通疏血脉,达到促使代谢的作用,调养人体机能,从草本的角度出发,热水泡脚可以起到养生的作用。
互脉艾草泡浴包(内含艾叶、益母草、红花、老姜粉)能够袪寒温经通络、益气活血、活血化瘀、补虚固脱等功效,是家中泡脚必备的良品。
2.饮食清润,少辛增酸
肺和大肠相表里,两者关系密切,肺为燥邪所伤时,也会波及大肠,可能会引起肠燥便秘。
《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夏天解暑的寒凉食物,这时候就要少吃了
饮食上多吃滋阴多汁之品,如银耳、冬瓜、无花果、桂圆、梨、葡萄、百合、菠菜等蔬菜水果,以达到清热化湿、健脾化湿、润肺滋阴的效果。
3.处暑艾灸,增强正气
秋燥之气最易伤肺,因处暑之后温度湿度等原因,极易造成气阴两虚,气不够便会出现乏力、元气不足等现象;也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头痛身热等问题。
此时常艾灸肺俞穴、太溪穴、涌泉穴三大穴位,可使经络中的气血循环加快,从而补充人体阳气、清肺护肺,以达到预防秋燥的目的。
【肺俞穴】有宣发肺腑脏热、调补肺气、补虚清热、止咳的作用。
【太溪穴】有滋阴补阳、清热生气的作用。
【涌泉穴】有泻热宁神、滋阴益肾、调节阴阳的作用。
4.春捂秋冻,不得杂病
处暑节气过后,天气渐凉,人们也开始从防暑降温逐渐过渡到防寒保暖上来。
“春捂秋冻,不得杂病”是民间传统的养生之法。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初秋暑热尚未退尽,不宜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
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身体的耐寒能力,如果这时候穿的太多,捂得太严,就会过多出汗,使阴津耗伤,阳气外泄。
但秋冻也要因人而异,要根据情况灵活判断穿多少衣服,要冻得适度才行,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准,以便使身体逐步适应凉爽的气候。
特别注意:由于脐部是人体最易受凉的部位,一旦着凉会影响脾胃功能,人会出现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等不适,因此“秋冻”的同时要注意脐部保暖,女性不要穿或少穿露脐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