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的治疗重点是什么?
导读:今天跟着曹恩泽先生学习慢性肾炎久治难愈的原因以及相关的治疗重点。
鉴于慢性肾炎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治疗上当补虚祛实,故确立“清补相合”的治疗大法。
其“清法”,有别于八法中之清法,清者,祛邪也,即清热、利水、化湿、活血祛瘀等治标之法;其“补法”,则为治本之法,以补益脾肾为主,可根据具体病情辨证论治,当分清主次,有所侧重。
治疗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补益脾肾,注重扶正固本
早期健脾益气为主,兼以益肾;后期则脾肾同补。
慢性肾炎,其病程较长,应属中医“阴水”范围。
其病之早期,常因脾虚不能制水,水气泛滥肌肤而成水肿。由于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之本要不断得到后天之本的补充,因此,脾虚日久必然导致肾虚。
脾虚不摄,肾虚不固,则精微物质如蛋白等自小便而出。故组方遣药上,以益气健脾为先,常用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等,其中黄芪常用至15~30g。
有人喜欢用人参、党参等益气之品,然笔者认为此二者药性峻烈,用后反而易致气机壅滞,不如太子参平和清淡;兼以益肾,常用生地黄、旱莲草、金毛狗脊等。
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过渡到补脾益肾并重,常加用仙灵脾、山萸肉、枸杞子等,慎用附子、肉桂一类温燥之品。滥用温燥,难于中病,而且容易耗伤阴液。
补益脾肾具有平衡阴阳、调理气血的作用,以增强机体抗病修复的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同时,还可调整机体免疫机能,预防各种外邪的入侵,避免诱发因素,减少病情的反复。此即《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理。
清热利湿,不可伐胃伤阴
在慢性肾炎的病程中,最易并发湿热。由于湿性黏滞,痹着不行,郁久化热,而形成湿热夹杂的病理变化。
对于湿热,大多数医者往往施以苦寒之重剂如黄连、山栀等;而笔者则认为,苦寒太过,易伐胃气,耗伤阴液,不但不能利湿清热,反而导致阴伤更甚,病人往往不能耐受,使治疗难以维持。
此时,要注意顾护脾胃,防止药物伐伤阴阳,故用药应轻灵透达,中病即止,常用连翘、淡竹叶、黄柏、茯苓、生薏苡仁、白茅根、泽泻等。
祛邪治标,化瘀贯穿始终
慢性肾炎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由于“久病入络”、“久病必瘀”,同时“血不利则为水”;加之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慢性肾炎患者普遍存在血液的高黏高凝状态,故治疗上,活血化瘀之法当贯穿始终。
活血化瘀药物分为两类:一为草类,如丹参、丹皮、川芎、三棱、莪术、益母草、泽兰等;
另外一类则为虫类药,如地龙、僵蚕、全蝎、蝉蜕、水蛭等,此类药物善于活血通络,搜剔驱邪,直达病所,还有平肝熄风、止痉利尿之效,少量应用可起到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调整机体机能的作用,有益于病情的恢复。
祛除外邪,防止病情反复
慢性肾炎的发生、发展和加重,均与外感之邪密切相关。
临床上,上呼吸道及泌尿系统的感染为其常见的诱发因素。
这是因为“肺为娇脏”,又处上焦,“风邪上受,首先犯肺”;且病位在肾,肾居下焦,湿邪重着而趋下,郁久易化热。
治疗上,上呼吸道感染者多表现为风热犯肺之证,治拟疏风清热、利咽宣肺法,常选用金银花、连翘、荆芥、紫苏、黄芩等品;
泌尿系统感染者多表现为湿热下注之证,治拟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法,常选用白花蛇舌草、金钱草、海金沙、紫花地丁、石韦、车前草等。
慢性肾炎患者的抵抗力一般都低下,平素易感冒、易疲劳,故在疾病的缓解期适当加用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作用之剂,如虫草制剂、玉屏风散,以减少或避免病情的反复。
慢性肾炎病程较长,病机较为复杂,临床上每见本虚标实、虚实互见、寒热错杂之证。
其本虚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尤以脾肾亏虚为主,标实为水湿、湿热、瘀血,以瘀血内阻及水湿潴留影响最大。
一般而言,脾虚湿停血瘀之病机在临床中十分常见。
对此,临床中补脾行水化瘀法的应用为最多,笔者根据此法而拟肾康冲剂,疗效甚佳(为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内制剂,获安徽省2005年度科学技术三等奖)。
肾康冲剂主要有黄芪、白术、茯苓、薏苡仁、蝉衣、白茅根、白花蛇舌草、益母草、仙灵脾等组成。
方中黄芪补气固表,健脾利水;白术、茯苓、薏苡仁健脾渗湿助运,使补而不滞,脾醒湿化气行;蝉衣祛风胜湿,风药能胜湿,又能健脾升阳;
白茅根、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既配合上面诸药行水利湿,又防治水湿久郁,酿成热毒;益母草活血化瘀行水;少佐仙灵脾以温补肾阳,取“少火生气”之意。
肾康冲剂的功效为健脾行水化瘀,其适应证为慢性肾炎而表现为脾虚湿阻血瘀证;用法与用量:温开水冲服,每次1包(10g),每日3次。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曹恩泽》,曹恩泽、方华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7.1。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