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故事 | 我当农民九年

艰苦磨练意志~我当农民九年

从一九六八年冬豆村中学毕业后当农民到一九七七年冬放下锄把子拿起笔杆子当老师,整整九年,我的农民生活可谓五花八门,丰富多彩。生产队、科研组、农田基建、粮食加工、开山炸石头、修渠架电线、打铁演节目……九年间,经历了人生艰苦,献出了青春年华,锻炼了身体,磨练了意志。

(图:当年学大寨建的二层楼房)

最先在生产队干了三年。春天运肥人拉地,夏天锄地割蒿子,秋天收割打场,没一样轻松。最数背粪和割麦子了。从茅厕里掏出冬大粪,装在篓子里,运到五六里外的山坳里。行走在七拐八弯的羊肠小道上,双腿直打颤,一不小心就有掉下悬崖的危险。背上的温度渐渐溶化了冬粪,顺着脊梁淌到裤腿上。一天六七趟,脊背磨破了,肩膀勒红了,痛得呲牙咧嘴。俗话说,男人割麦子,女人坐月子。可想是什么滋味。光着膀子爆嗮在酷热的太阳下,上身转眼间就起了密密麻麻的小燎泡,几天下来褪了一层皮。口渴的不行,找一个雨后积水坑,吹去漂浮在上面的羊粪蛋,爬在地上猛喝一气,谁还顾得上讲究什么细菌。

秋收刚刚结束,队里的青壮年就被抽到农田基建工地上。我们村是五台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村,口号是白天治坡,晚上治窝。活着干,死了算。早晨不到六点上工地,晚上六点收工。两顿饭吃在工地上。刨崖头,推平车,填沟壑,造良田。休息的哨子声一响,都一股脑儿躺在草地上睡觉,谁也没精力打打闹闹。即使爱干净的大姑娘也顾不上讲究,随便一躺就睡。晚饭后,每人完成一百块砖的任务,从砖瓦厂背到建设二层楼的工地上,起码要往返四趟。完成任务就快十点了,然后开会,学习文件,总结评比,布置新任务,一折腾就是零点。天天如此,累的吃饭时都打瞌睡。即使传统节日春节也不休息,叫什么革命化的春节。

(图:改建的村委会)

七四年我在粮食加工厂干了一年。这是个别人眼红羡慕的营生,工分不少挣,还免除了风吹日晒雨淋。其实,干过的就知道其中的甘苦了。三千口人的大村,一停电就堆积如山。有一次我三个昼夜没合一眼,就盼着美美地睡一大觉。

其他就不一一细说了。总之,九年的农民生活,尽管吃尽了苦,受尽了罪,却同时锻炼了我的身体,磨练了我的意志。我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坦然对待,想尽办法克服,恐怕和这九年有关系。(附:诗词两首)

江城子·忆背粪

羊肠小道路蜿蜒。

担挑肩,步蹒跚,

险处头晕,冷汗浸衫。

运至田边方破晓,

回首望,雾岚翻。

人耕

春播小麦赶时辰,畜少田多人代耕。

渗血双肩牙紧咬,灌铅残腿步蹒行。

腹饥掏饼干喉啃,口渴寻坑冰雪盯。

日落西山迎皓月,精疲力尽盼收工。

图文/张汉贤 原创

编辑/五台人(sxwutairen)

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小编语:在这里发稿并不是一件难事、真正难得用心的五台人用自己的手中的笔或者手机拍下的图视频等,投稿给我们五台人,让我们五台人记录下五台发生的相关点点滴滴,做这些小编认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互联网时代,也是分享的时代。非常感谢你们的分享。

关注五台人,来聊五台的那些事

(0)

相关推荐

  • “塔拉沁”今昔

    作者简介--陈明山,内蒙古赤峰市人,蒙古族,现就职于赤峰学院.工诗善赋,其格律诗卓有古风,现代诗大气磅礴汪洋恣肆,散文朴素自然如行云流水,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乡土气息,笔力雄浑大有可观者.        ...

  • 五台故事 | 欲说还休(豆中记忆之九)

    说起豆村中学,人们首先映入脑际,呈现眼帘的是她的那个大门.她庄严.肃穆.伟岸.挺拔,是豆中一万多名毕业生的精神图腾,感情寄托. (图片:作者提供  没有单独学校大门,只能用这个了) 2016年10月, ...

  •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三十九) 对付颈椎病和近视这些现代病小招就能搞定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三十九)对付颈椎病和近视这些现代病小招就能搞定 中医讲治未病,就是要人保持良好的心态.科学的生活方式,这些可以保证人的健康,这是有科学根据的,也是可以体会到的.现在的颈椎病人为什么那 ...

  •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八十九) 天冷防病调和阴阳 腿肿是脾虚,腿凉是肾虚

       看曾奶奶频道 ,选择曾氏调养堂治未病,让天下无病!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八十九)天冷防病调和阴阳 腿肿是脾虚,腿凉是肾虚 奶奶说,天冷了,老年人要特别地小心和注意了,有冠心病的人更要注意天气的变化 ...

  •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六十九) 单方治大病,验方气死名医 积极治疗中风后遗症

    非常感谢你写的<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真是单方治大病,验方气死名医.偶然的机会,喜欢看博客文章的老公发现了你写的关于皮肤保健的方法:醋加甘油,就让我看,我越看越高兴,因为我是一个皮肤瘙痒症患 ...

  • 大东北那些土生土长的“成语故事”之二十九

    大东北那些土生土长的"成语故事" 之抠抠搜搜 在大东北地区,过去的贫苦日子里,老百姓根据生活中的经历,造出了许多土生土长的四个字的土话,即咱们所谓的乡村"成语" ...

  • 五台故事 | 蒋坊村的民间传说和变迁 (之一)

    作者简介:赵子文(网名:笑口常开),五台县蒋坊村人氏,生于一九五一年.七一年于太原参加工作,至今在太原居住五十年,现已退休.平生喜欢读书写点杂感,作为自娱自乐充实自已的生活. 蒋坊村的民间传说和变迁 ...

  • 用金子作画—水稻的故事之二十九

    用金子作画 一一观赏谢刚<最美的线条一一羊圈子稻田矩阵>有感 郭小峰 在生长金子的土地上 用金子作画 线条排成矩阵 演绎精妙的阵法 月牙镰闪过了稻茬 稻秧顺从的倒下 经过审美的目光梳理 绽 ...

  • 鲜卑的故事(七十九)南梁代齐 八年鏖战

    东昏侯萧宝卷的昏庸无能和荒淫无道,能够造成的结果无所谓两种,一种是反叛内乱,一种是外敌入侵. 公元500年十一月,负责指挥守春战役的豫州刺史萧懿被萧宝卷所杀.十二月,萧懿的弟弟雍州刺史萧衍起兵讨伐萧宝 ...

  • 读故事学中医!郝万山经方36首治病故事(一到九)

    故事一:过敏性哮喘-栀子豉汤(选自郝万山讲伤寒论) 三十年前,我在东直门做住院医生,东直门医院做住院医生.那么, 我总觉着我开的方子疗效不好,我就给领导说,我自己不看病了,我要给老大夫们抄方.所以那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