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故事 | 撇霉(童年纪事之四)
我的童年大部分时间是在自己的老家度过的,家里就只有我们娘俩。那时候年纪小,也不觉得有什么缺憾,总感觉生活就该如此。
父亲常年在外工作,时不时也回家看看,带些好吃的给我。我是家中独苗,这时总能尽享美食,尽享全家团圆的快乐。
有一年正是高梁抽穗的时候,父亲回来了,还带我去高粱地里撇了不少霉,回家后,吩咐我就在家呆着,不要随便出去。我一个八九岁的小孩,那能那么听话,哪能安生在家。等父亲出去后,过一会儿,我也悄悄溜出来了,我从西街,慢慢拿着茭子霉,圪溜到东街,不想被父亲看见了。上来一声断喝,然后拍里叭啦打了起来,我就这样莫名奇妙地换了一顿打,边哭边跑回了家。母亲问我为甚挨打,我也确实回答不上来。
父亲母亲都是急脾气,我从小至大也有过多次挨打挨骂,有很多次都是因为犯了错,挨个打,挨个骂也是常有的事,但这一次去不知为何,一直弄不清楚。以后的若干年,我也想探究那次挨打的原因,问父亲又不好意思,只觉得“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总是有该打的理由。自己也曾设想了多种答案,但最终被自己一一否定,藏在心里一直是个谜。
说这些并不是对父亲有所不满怨恨,只是提醒每一个作父母的,即使有所发威,也一定要提醒孩子,俗话说“打牲口也要喝醒”,让他觉得确是理亏,受制亦然。
中国的家庭教育,因袭了几千年,其中不乏成功之处,但有不少是为人所诟病的。比如说“少要稳重,老要癫狂”就是其中之一。它的错误就在于违背了人类成长的本性。正如鲁讯先生所说:“青年应当天真烂漫,非如她们(指寡妇)的阴沉,她们却以为中邪了;青年应当有朝气,敢作为,非如他们的萎缩,她们却以为不安本分了,都有罪。……以她们为师法,使眼光呆滞,面肌固定……已经失了青春的本来面目,成为精神上的‘未字先寡’的人物……”先把少年变成“老成”灭了他们积极、向上的朝气,成为“未老先衰”的青年,无论对家庭还是国家,希望都不会是很大的。
“老到癫狂”也值得商榷,上了年纪精神些,健康些,乐观些是应该的,但说到要“癫狂”恐怕就有失分寸,过了点“度”。《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癫狂“一词意思有二:1、由精神病引起的言语或行动的异常现象。2、(言谈举止)轻佻,不庄重。试问有哪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愿意如此。
文/老农民 原创
编辑/五台人(sxwutairen)
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小编语:在这里发稿并不是一件难事、真正难得用心的五台人用自己的手中的笔或者手机拍下的图视频等,投稿给我们五台人,让我们五台人记录下五台发生的相关点点滴滴,做这些小编认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互联网时代,也是分享的时代。非常感谢你们的分享。同时也希望更多人给我们投稿、一起做这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感谢!投稿可回复8加小编微信,也可投稿到347945165@qq.com
关注五台人,们五台人都关注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