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潭》文刊,我看见波光粼粼的西河口
《仙潭》文刊,我看见波光粼粼的西河口
作者:张明儿
《仙潭》文刊终于和大家见面了。翻开这本文刊,那些纷繁的文字给我们很多旧年岁月里的熠熠光影,一些史志载文以外的遗逸,活跃在重要生活现场的往事,都汇聚在这里,就像一条波光粼粼的西河口,展示在我们面前。
是的,《仙潭》文刊是由新市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发,荟萃了文化名人吟诵家乡的美文,汇聚了新市人对家乡生活事物的抒述。让这个千年古镇以文字的形式,展示出它文艺的优美形体。我作为一位主要参编者,欣喜于采编过程中收获到古镇岁月流光之美,抓握到这些精制的文字,让读者能够籍此收听到仙潭现代历史中,具备时代特征的一段悠长的音乐旋律。
《仙潭》文刊,收集了39篇文章,分划于七个栏目之中,安静又美好。文刊的“创刊首荐”比较特别,编集了政府有关领导对文化发展的寄语,蕴意深长。编集了相关文化部门对本刊的祝福与期望,字里行间春风温暖。在“渚香特稿”中,我们邀请到本地和外地著名作家的稿件,都围绕着新市的主题,笔下流出炽烈的情感文字。在“九井人文”栏目里,我们与热爱仙潭的朋友相聚,他们以不同方式、多角度反映新市的人与事,时光匆匆,而他们依然执着对家乡的挚爱,用令人感怀的文字记录着仙潭的人文风情。“三潭诗韵”栏目集中反映以纯文艺形式咏唱家乡,一首首一阕阕的诗词曲艺,都浓彩重笔歌颂着新时代家乡的美。随着“永灵随笔”的行云流水,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水乡新市变化发展的风貌,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受。当读者顺着“新市故事”的大幕拉开,才知仙潭原来拥有如此惊艳的美瞳。在“编后记”中,我体会到刊物主编者对家乡之爱更是情到深处。
在我采编过程中,要特别感谢“渚香特稿”栏目撰稿的各位著名作家和对新市深怀重谊的人,他们是远离家乡的新市人,或者是热爱新市的异地作家,当我通过电话表达家乡拟编印一本《仙潭》文刊的时候,他们欣然应约,都一一按预约日期将文稿如数寄送给我。写得那么认真殷切,写得那么纤秾华美。当我闻讯了解到有的作家竟连夜开笔畅怀写作,寄托这一份对新市的深情厚意这些细节之时,内心充满澎湃的激动,久而不息。的确,作为一位采编者能有如此众星灿灿的优雅氛围,也是醉了。
这次编稿中,让我了解到新市民间许多隐秘的文化表达方式。像浙北中医界名人钟锬先生能够对新市中医的历史渊源进行溯源追本,理清脉络,宣传新市古镇对中国中医史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像银河集团公司董事长吴立民先生通过自己经历的职业生涯,详细剖析了新市饮食业的发展变革简史,从而给我们了解到近百年来新市餐饮业的“缩影”。像古砖艺刻的凌新华先生能够在艺术篆刻的道路上,走着一条宣传家乡风情的路线,使之文化形式深扎于本地的土壤之中。像书法家陈家昶先生对书法技巧的精益求精,寄托了对家乡历史文化的深切眷恋。像新市历史文化宣传积极推崇者徐传忠先生通过对新市古迹的浩繁整理,编制了一幅“新市古迹图”,给我们指明了当年历史上新市曾经的辉煌。更有古镇摄影行业世传的沈强先生,对父母辈当年凭着摄影爱好的热情,表达出对家乡仙潭一草一木的强烈热爱……
在编刊中让我感慨到,现实中波光粼粼的西河口,正是享有“仙潭”美名的新市古镇,那灿若银河1700多年历史的缩影。我在非物文化传承人闻永泉先生“三跳”说唱与他的《隋唐》苏州评话的沧桑动作中,突然让我想起了仙潭的民间故事:“镇国大将军”朱泗治水、“新市”名字的由来、朱泗与“永灵庙”、千古一绝《仙潭志》、陈霆为新市百姓“修路”、“仙潭”的传说、刘圣元与西河口“米漾潭”、诗人杨万里“仙潭”行、新市“陈家潭”的由来、清朝大画家沈铨的少年学画……
500年前,新市先贤陈霆《仙潭志》中对新市是这样描述的:“桑稻有连接之饶,晓市竞开,舟车无间断之隙。”是呀,这本《仙潭》文刊,便是蕴入了新市当代文化的丰饶,折叠起古镇现代市景繁华的风情,是等待每一位热爱新市的人把它深情地阅遍。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