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声音‖文/维生素Zn

中国声音

黄钟大吕,琴瑟八音,琵琶胡琴,筝箫笙鼓。它们是中国乐器,交织出千年的旋律。宫商角徵羽,五音传千年,我们仍旧倾听着,那条川流不息的长河,所发出的中国声音。

无论是金石之声高昂铿锵,还是丝竹之音悦耳悠扬,它们所代表的中国之声,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划时代的魅力与颤动。八音天籁、胡乐新生、国乐气韵,在感受传统音乐魅力的同时,倾听中国乐器的心跳声。

什么最能代表中国声音呢?在得知如此庞大的“中国乐团”后,我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琵琶,是顽强“翻盘”的二胡,还是最雄健、霸气的鼓?我想最能代表中国声音的,无疑是“合天人之和”的古琴。

琴之道,人之道。中国古代的众乐之王,文人必修的琴棋书画的四艺之首--古琴。它是集天、地、人于一体的“圣人之器”,是智慧、修养、身份的象征。古时有《礼记》要求“士无故不彻(撤)琴瑟;今日有蔡元培力邀王露、杨时白等古琴名家在北大授课。从古至今,古琴的重要地位是未曾被动摇过的。古琴最能代表中国声音,也正是因为它有与中华民族十分相似的品质。古琴没有华丽的“身躯”,模样甚至是低调无奇的,选材也偏向于古朴苍老的木材。“旧材”历经春夏秋冬,自然老化,所以水分早已被蒸发,使发音具备古、透、松、润等特点。吸收大地灵气,让琴人的指尖弹出震撼心灵的声音,这不正像是中华民族朴实无华但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吗?中华民族敬重自然、热爱山水,而古琴便是人与自然沟通的“神器”。“清冷由木性,恬澹随人心。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是白居易与山水中琴声的交流。而伯牙的老师成连为伯牙请来自己的老师“天地自然”,在孤岛上,面对大海,弹奏古琴,仿佛世间只剩下一人一琴一孤岛,与天地自然合二为一,从此伯牙的琴艺名扬天下。

在“天”与“地”之间,古琴找到了“人”的位置。古琴对于中国文人更是灵魂安置的所在。有如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古琴是王维隐居生活的精神慰籍。也如陶渊明与“无弦琴”的故事,留下的琴声是圣人宽大的襟怀。以及嵇康的绝命之曲《广陵散》,将所有的愤懑倾泻,用古琴完成了淋漓尽致的复仇。古琴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在古琴流传的曲目中便有千古佳话的《凤求凰》、有断肠思乡的《胡笳十八拍》、有依依惜别的《阳关三叠》。人们将情感寄托于古琴,而无形的琴声勾勒出一代代琴人“有形”的清高风骨,古琴早已超越琴之道,而到达了人之道。

滚滚的历史长河并没有将古琴冲刷掉。直到今天,古琴与当初的模样相比,并没有发生较多的变化,更是说明了古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样的它便足以称之为乐器之王,弹奏出的琴声,便是最中国的声音。

蕉林听雨,抚琴弦,是自然之音;月明沧海,弹指间,是千年旋律;九霄环佩,奏古琴,是中国声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