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到70岁的人生烦恼,在这里都可以找到答案|新书书单

第  2064 篇好文
图源 |《茶之味》(浸删)

成长,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人生主题,但它却常常与孤独、迷茫纠葛在一起。尤其是在社会高速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成长已经成为一道多选题。

俞老师2021年全新力作,心路历程全盘分享,充满长者智慧,给我们积极正向的引导和示范。这是一本“智商 情商 逆商”的人生成长之书,帮助我们学会正确看待自己、考虑未来。相信成长的力量,让青春与梦想不期而遇。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计较的不是你的起点,不是站在第一排、起跑快、装备好就能赢的。马拉松真正计较的是你能走多远、走多久。如果你能坚持走出足够的距离,只要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是清晰的,未来你就能走出别人没有走出来的距离,就能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风景。”--《俞敏洪:我的成长观》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是动画大师宫崎骏从10岁读到80岁的小说,也是宫崎骏正在制作的同名电影的灵感来源。

在日本,这本书长销80年,收入教材,备受各界文化名人、大学教授、中学教师推崇。在中国,它获得曹文轩、刘雨昕、粲然等各界大咖推荐,得到上万读者好评,豆瓣8.7的高分,是老师、家长最想送给孩子的礼物

它探讨了友谊、勇气、贫富、人与社会等所有人都会遇到的问题,生而为人真正重要的事情,都在这本小蓝书里了。

“人习惯以自己为中心思考、判断事物,这种想法根深蒂固,即使长大后也很难改变。长大后你就会明白,能够摆脱这种想法的人在广阔的世界上实在少见。
尤其是在关乎自身利益的时候,要客观地做出正确判断十分困难。绝大多数人都会陷入自私自利的考量,所以无法看清真相,只看得到对自己有利的部分。”--《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梁先生说:“人生苦短,故人生如梦。人生如梦,所以,当活出几分清醒。”本书编选自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先生散文随笔中的精华文章,共28篇。

从抵御时代的污浊和浮躁到浮世万象下的人生百态,旨在呈现多个关于人生的深度思考。

比如人生和它的意义、人性如水、正在死亡的“自我”、为什么我们对“平凡的人生”深怀恐惧、我们为什么如此倦怠,书中浸润了作者对现实生活和浮世万象的沉思及感触,积聚了很多看待人生、看待生活的积极视角。

愿每个人都能切实感受来自岁月和生活的馈赠,不忘初心。

所谓“人生的意义”,

它一向至少是由三部分组成的:

一部分是纯粹自我的感受;

一部分是爱自己和被自己所爱的人的感受

还有一部分是社会和更多有时甚至是

千千万万别人的感受。

人生一切其他的意义,

往往是在最基本的意义上生长出来的。

--《我们究竟该过怎样的人生》

明天和苦难不知哪个先来?新冠病毒肆虐的今天,我们不得不面对不期而遇的痛苦。
哲学教师斯科特·塞缪尔森这本在狱中写成的哲学通识课会带给你启发。从古到今,东西方的哲学家是如何面对痛苦、思考痛苦的?究竟该面对苦难,还是逃避苦难,苦难又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人类用几千年的时间,用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质问着、体验着、拥抱着、逃避着痛苦,于是我们自痛苦中诞生了艺术、音乐与哲学。而最终,痛苦的意义由你自己赋予。
“只是简单粗暴地解决痛苦,不愿面对痛苦的阴影,是种肤浅:我们失去了通过苦难、悲剧以及人性的弱点丰富自身的能力,而这些是所有富有意义的事物的核心,是生命本身的核心。”--《关于痛苦的七堂哲学课》

18到25岁,人生行至1/4。一切悬而未决,一切皆有可能。人们说这是最好的年华,拥有最旺盛的精力和大把的时间。然而,这也是最蹉跎的岁月,最充满未知的路口。站在大学和社会之间,无法后退,却又不知如何向前。人生的1/4危机,不被了解却又无比真实。

白岩松,马未都,周国平,陈鲁豫……他们是当今社会最前沿的文化名人,也都有过不安的青春。在本书中,他们分享自己的故事,将最具精华的人生经验倾囊相授,呈现一部专属于“后浪”的人生指南。

每个人在起步的时候,条件是不同的,那么当你在面向社会的时候,是要做自己,还是要先生存下来、先安身立命呢? 如果我没有办法一开始就向生活摆出一副剑拔弩张的样子,我该怎么做?我想,理想很伟大,生活同样很高贵。 --《对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