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断裂?节理?看完这篇文章,不再傻傻分不清
断裂是岩石的破裂,是岩石的连续性受到破坏的表现。当作用力的强度超过岩石的强度时,岩石就要发生断裂。断裂是构造变形的另一直观反映。
断裂包括断层与节理两类:节理内容稍后介绍。岩石破裂,并且沿破裂面两侧的岩块有明显相对滑动移位者,称为断层。
包括断层面、断层盘、断层滑距等(图8-16)。
断层面 分隔两个岩块并使其发生相对滑动的面。断层面有的平坦光滑,有的粗糙,有的略呈波状起伏。断层面的走向、倾向与倾角,称为断层面的产状要素。
图8-16 断层的要素
ABCDE—断层面;1,2—断层盘:1 为下盘,2 为上盘(图中为下降盘);AA′—滑距
(1)按断层两盘相对滑动方向,可分为:
正断层 上盘向下滑动,两侧相当的岩层相互分离(图8-17B,图8-18)。
逆断层 上盘向上滑动,可掩覆于下盘之上(如图8-17C,图8-19)。若逆断层中断层面倾斜平缓,倾角<25°,则称为逆掩断层(图8-20)。
图8-17 三种断层示意图
图8-18 正断层(南京大石碑)(舒良树摄)
图8-19 逆断层(新疆哈密三道岭)(舒良树摄)
(3)根据断层的组合形式,可分为地垒与地堑(图8-21):
地垒 是倾斜面相背的两个正断层所夹持的共同下盘(上升盘)岩块,常为山岭。地堑是倾斜面相向的两个正断层所夹持的共同上盘(下降盘)岩块,常为谷地。例如,江西的庐山是地垒;山西的汾河及渭河河谷是地堑,称汾渭地堑。国外著名的有东非地堑、莱茵河谷地堑等。
图8-20 逆掩断层
图8-21 地垒与地堑
(4)特殊类型的断层
【推荐一个优质公众号】
(1)擦痕、镜面和阶步 断层面上平行而密集的沟纹,称为擦痕(图8-22);平滑而光亮的表面,称为镜面。它们都是断层两侧岩块滑动摩擦所留下的痕迹。断层面上往往还有垂直于擦痕方向的小陡坎,其陡坡与缓坡连续过渡者,称为阶步(图8-23)。如果陡坡与缓坡不连续,其间有与缓坡方向大致平行的裂缝(图8-24A),或有呈较大交角的裂缝隔开者(图8-24B),称为反阶步。它们都是岩块运动时受到阻力而产生的。擦痕、镜面、阶步、反阶步均是断层滑动的证据。
图8-22 擦痕
图8-23 阶步及其指示的断层动向
图8-24 反阶步的两种类型及其指示的断层动向
擦痕的方向平行于岩块的运动方向。阶步中从缓坡到陡坡的方向(陡坡的倾向)指示上盘岩块的运动方向,反阶步中陡坡的倾斜方向指示本盘岩块的运动方向。
(2)拖曳褶皱 断层两侧岩层受断层错动影响所发生的变薄和变弯曲。因断层性质和滑动方向不同,拖曳褶皱具有不同形态,根据其形态能判断断层的运动方向(图8-25)
图8-25 拖曳褶皱的形态与断层滑动的关系(剖面)
(3)断层角砾岩与磨砾岩 断层两侧的岩石在断裂时被破碎,碎块经胶结而成的岩石称为断层角砾岩与磨砾岩。前者碎块为棱角状(图8-26A),其大小不一,常见于正断层中;后者碎块圆滑(图8-26B),常呈拉长状、透镜状,乃至浑圆状,显示它们遭受过旋转摩擦与滚动,常见于逆断层或平移断层。因碎块来自断层两侧岩石,故仔细追索其中某种成分碎块的分布,有助于推断断层的动向。
图8-26 断层角砾岩(A)与断层磨砾岩(B)
表8-1 由断层作用引起的地层重复与缺失
图8-27 是正断层引起地层重复与缺失的两种形式。
图8-27 正断层引起的地层重复和缺失的两种情况
(8)地形证据 由断层两侧岩块的差异性升降而形成的陡崖,称为断层崖(图8-28)。如正断层横切一系列平行的山脊,其上升盘的山脊便展现出三角形的横切面,称为断层三角面(图8-29)。两个断层三角面之间的沟谷谷底常明显高出上盘断块所构成的地面,该沟谷称为断层悬谷。断层崖、断层三角面以及断层悬谷是断层在晚近时期活动的证据,属于新构造运动的产物。
(9)泉水出露及矿化现象 断层是地下水或矿液的通道,故沿断层延伸地带常能见到一系列泉水出露或矿化现象。
图8-28 断层崖
图8-29 断层三角面山(新疆库鲁克塔格)(舒良树摄)
其基本原则是:断层发生的年代晚于被断层切割的最新地层的年代,早于覆盖在断层之上未受其切割的最老地层的年代。如图8-30 所示,断层的形成年代应为二叠纪与三叠纪之间。
图8-30 断层与地层的切割关系
指示断层形成年代在二叠纪(P)与三叠纪(T) 之交
研究断层对找矿、找地下水、找油气以及水利工程建设都非常重要。因为断层是矿液的通道,控制了矿体的形成和赋存部位;断层也可以破坏已形成的矿体,只有根据断层性质才能推断矿体的延续情况。断层也是地下水循环的通道,在断层带中常常有丰富的地下水赋存。在许多地区找水的成败就取决于是否能够找到晚近时期活动的断层。断层是油气运移富集的重要通道,勘探油气必须查明断裂构造。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对地基的断层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以确定较优的工程基地,保证工程的稳固性。
图8-31 张节理(安徽黄山,莲花峰)(舒良树摄)
图8-32 剪节理(江苏苏州,虎丘公园)(舒良树摄)
在应力作用下,沿着共轭剪切面的方向会形成两组交叉的剪节理,称共轭节理或称“X”节理。两组剪节理互相交切,常将岩石切割成一系列的菱形方块。追踪两组共轭剪节理而呈锯齿状,图8-31显示的就是一追踪张节理。苏州虎丘公园内一条小溪就是沿追踪张节理发育的。
来源:自然资源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