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历史上一个靠诚信发迹的大商家

福安历史上

一个靠诚信发迹的大商家

福安,历史上就是中国产茶区之一。自古以来,在没有公路、靠木帆船运输的时代,福安运往福州的茶叶,也只能通过海上运输。赛岐港,因此成了福建八大港之一,商铺林立,茶商云集。

清朝后期,在赛岐众多茶商中有个“旭记茶行”,因为老板经商诚实,大家便称其为“旭哥”。其实,旭哥当时也就是一爿店面的普通茶商,平时靠收购茶农的茶叶后,通过与别人“拼件”雇船或跟“顺风船”运到福州贩卖,按茶叶品质等级,从中赚点差价为生而已。

据说有一次,旭哥运三十袋茶叶到福州茶行,其中10袋为精茶,20袋为统货。帐房先生开出银票后,旭哥也没细看,因为白天坐船累了,就到客栈洗漱过夜,准备次日兑现后,启程回家。

当夜,旭哥与几个送茶的同乡在客栈中喝点小酒,有人醉了,大家就散伙,分别回房就寝。旭哥闲得无聊,掏出银票认真一看,这诚实人以为自己酒后眼花,头也大了。原来是白天茶叶记帐时,帐房先生将三十袋不同等级的茶叶记反了,变成了精茶20袋和统茶10袋,要知道,精茶和统茶的差价是很大的,这让旭哥一夜翻来覆去没睡好。

第二天刚黎明,旭哥就怀揣银票,直奔茶行而去,茶行没开门,他就坐在门前等。茶行到点开门,老板见旭哥便笑脸相迎,问其何故?旭哥便一五一十道出了原因,还说因为茶款多出不少,害得他一夜没睡好。茶行老板顿生欢喜,便请旭哥入室敬茶,同时叫来帐房先生和茶行几个伙计,大家聊了一个上午。

老板在了解了旭哥的家境、乡情和生意状况后,当着旭哥的面,对伙计们说:大家听着,以后旭哥送来的茶叶,其等级和重量,一律就按旭哥自己的帐单计算,免检入库。

因为误了回程的船只,当天下午,老板还请旭哥逛了城景,次日又让旭哥多带点银两回家为本做生意。从此,旭哥在赛岐的生意如日东升,红红火火。旭哥也为赛岐筑堤建街,广做公益事,“赛岐旭记茶行发迹史”至今依旧成为赛岐乃至福安诚信文化之美谈!

诚实——为人之本!

诚信——可以生金!

(0)

相关推荐

  • 茶是这么做旧的,看完手中的茶不香了

    本文由森醇悦原创 首发于头条号:森醇悦 作者:俊茗 随着喝茶人数日益增加,很多茶友有了收藏.存储老茶的习惯.与此同时一些无良商家为了谋求利润开始萌生了做旧茶的恶念,使得初入茶圈的小白茶友正中下怀. 什 ...

  • “坦洋工夫”杯斗茶赛落幕啦,谁是茶王?| 视频新闻

    △福安市"坦洋工夫"斗茶展示会圆满落幕 福安,一座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城市.这里诞生了闻名遐迩的坦洋工夫红茶.5月28日上午,以"绿色.创新.发展"为主题的&q ...

  • 视频来了!| 在福安举办的这两场制茶赛事,就差你没看

    8月30日下午,在福安落下帷幕的 全国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竞赛福建省初赛暨福建省首届茶叶(红茶)加工工职业技能竞赛 福安市第十五届坦洋工夫斗茶赛 你错过了吗? 编导 / 王妙容 栾雅婷 责编 / 王妙容

  • 福安茶谚

    ▲头年栽,二年养,三年还本钱. ▲人惊饥荒,茶惊山荒. ▲春茶留一芽,夏茶摘一把. ▲头茶不采,二茶不发. ▲头茶粗,二茶幼,三茶留叶做茶木臭. ▲一年老不了一个爸,一夜老了一坪茶. ▲茶身三次脓,茶 ...

  • 古代银票选观

    古代银票选观

  • 坦洋工夫成为闽东首个通过国家标准实物样的品牌,标准化推行或将再受世界瞩目

    8月23日至24日,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在福安召开<坦洋工夫茶感官分级标准样品>国家标准样品评审会,对坦洋工夫茶国家标准实物样品进行评审,并获评审专家组成员一致通过.坦洋工夫成为宁德市第 ...

  • 经典茶叶包装设计案例,尽显中国茶品质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几样基本用品.茶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之一,和我们常说的其它必需品不同,茶既作为普通百姓的日常饮品,也是招待客人的首选食材.用大家的话讲,茶是既能下得厨房 ...

  • 中国第一个茶叶科学研究所

    在福建武夷山风景区旁,武夷茶皇家御制茶叶所在地,由当代茶圣.茶业界泰斗--吴觉农1941年创办的中国第一个专门的全国性茶叶研究所就诞生于此.包括中国十大茶人吴觉农.张天福.庄晚芳.陈椽.王泽农和众多著 ...

  • 普洱茶五大终极话术,我承认全部中招!

    普洱茶五大终极话术,打遍茶江湖无敌手. 第一,茶人的最后一站是普洱茶.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点过普洱不喝其他茶. 这句话很好理解,每个人对自己喜欢的东西都有所偏袒,无可厚非.云南本身气候多 ...

  • 世界名茶坦洋工夫是怎么诞生的?为何能如此火爆出圈?| 说茶大讲堂

    坦洋工夫,可以说是红茶这一茶类里颇具传奇色彩的存在. 这款茶叶于百年之前创制,之后畅销荷兰.英国.日本.东南亚等20余个国家与地区,彼时每年出口创收的茶银达百余万元.19世纪甚至流传这样一句话:&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