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塑料吸管!谁来监督执行

不仅仅是塑料购物袋!2021年1月1日起,全国塑料吸管禁令生效。2020年年初,国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政策已出,落地后看实施!

1
塑料吸管禁令后
餐饮店纷纷改用可降解吸管

很多大型餐饮企业,包括各品牌奶茶店、咖啡店都已经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大部分换成了纸质吸管,也有的改成了聚乳酸可降解吸管,还有一部分用可直接引用的杯盖来代替。

很多大型餐饮企业,包括各品牌奶茶店、咖啡店都已经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大部分换成了纸质吸管,也有的改成了聚乳酸可降解吸管,还有一部分用可直接引用的杯盖来代替。

另一方面,有部分消费者认为,奶茶店换了吸管,尽管价格没变,但是口感有些微妙的变化,有些纸质吸管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变软的现象。
2

可降解吸管成本比塑料吸管高三到五倍
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催生了大量可降解吸管的市场需求。目前,市场上普遍推广的可降解吸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纸质吸管,另一种是聚乳酸可降解吸管。这两种吸管和传统的一次性塑料吸管有哪些不同?目前市场供应情况如何?

在浙江义乌一家大型吸管生产公司的展览室里,五花八门的纸质吸管和聚乳酸可降解吸管整齐地摆放在这里。

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在2018年,公司已将一半产能投入可降解吸管的生产,因为材质不同和生产技术上的差别,目前可降解吸管的生产成本明显要高于传统的一次性塑料吸管。一吨一次性塑料吸管的成本在8000元左右,而一吨纸质吸管则要将近22000元。 

聚乳酸可降解吸管,是以玉米、甘蔗等作物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复杂工艺生产而成。画面中浅绿色的吸管就是其中之一,据介绍,它放在这里已经20多天,表面已经开始渐渐分解。

实际上,对于这种新型吸管,大部分工厂目前还存在技术上的难题,仍未普及。需求旺盛,总供应不足,让下游的不少吸管经销商,不得不面临订单排队的情况。

浙江义乌一家大型吸管生产公司总经理李二桥告诉记者,因为海南在2020年12月份已经开始实施塑料吸管禁令,当下又在全国范围内正式生效,最近几个月,厂接到的订单量呈现爆发式增长,订单已经排到了四月份。为此,公司正在加快产能转换。

3

监管执法部门是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4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第六十九条 国家依法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  商品零售场所开办单位、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和快递企业、外卖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商务、邮政等主管部门报告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回收情况。  国家鼓励和引导减少使用、积极回收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推广应用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产品。

第一百零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遵守国家有关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规定,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告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情况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务、邮政等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随后,商务部发布《商务领域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报告办法(试行)》,《办法》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细化规定。

该《办法》规定,报告情况可作为政府部门实施支持政策的参考依据。对报告信息未遵守国家有关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的,或未按照本办法报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承担商务执法职责的部门,依法及时处理或给予相应处罚。

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监管执法,各地做法不一。
新发布的《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
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根据省人民政府和本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负责禁止生产、运输、销售、储存、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监督管理工作。
建立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牵头,生态环境、旅游文化、农业农村、交通运输、环境卫生、综合执法等有关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及时查处违反本规定的行为。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生态环境、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举报违反本规定的行为。
生态环境、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将举报方式向社会公布。
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
对实名举报并查证属实的,由查处违法行为的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举报人给予奖励。

依据新发布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将商务领域塑料污染治理行政处罚职责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集中行使的决定》,商务领域塑料污染治理行政处罚权以及与之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权职责,与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宣传培训、日常监督等职责分别由市场监管部门、商务部门承担。

(纸吸管带来了不同的味道,来源:视频号:大院搬砖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