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断纳斯达克,王健林的“体育梦”就此打住?
回复「文旅」
本文作者:I先生
全文共 1972 字,阅读需要 4 分钟
“血流成河”的
万达体育IPO
该从何说起,或许还是从2019年的IPO开始吧?
2019年7月26日,万达体育(股票代码“WSG”)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从最初的12-15美元的发行价下调至9-11美元后,由于万达体育临时调整了IPO的规模,使得在上市当天仅以6美元/ADS的低价发行,和最初的发行价相比下跌25%。不仅如此,当日收跌35.5%至5.16美元后,万达体育收盘市值仅为7.3亿美元(约合50亿左右的人民币)。
最终,万达体育募资近1.9亿美元,和预估的5.75亿美元募资额相比不到六成。据去年部分媒体透露,这笔募资款原本是用来偿还这些年万达体育在海外“买买买”所产生的负债,可惜在募资额连续下调后,万达体育不仅没有尝到“甜头”,反而将自己推进了巨大的债务“泥潭”之中。
2019年11月18日,登陆纳斯达克刚过100天的万达体育披露了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万达体育Q3营收达2.67亿美元,同比增长8%。第三季亏损3400万美元,同比增幅达138%。随着财报的公开,市场一片哗然,万达体育的股价随即再度下滑。
18日晚间,美股开盘,万达体育应声下跌14%,盘中股价一度触底及2.53美元/股,中盘收2.78美元/股,比较三个月前的6-8美元的发行价,已经跌幅超过60%,而此时的万达体育总市值已经蒸发超过至少50亿人民币。
还记得2017年末,王健林和他的万达集团完成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戏剧性转型后,2018年初,王健林说:“万达在资本市场上有望取得突破,包括加速万达体育IPO等事件”,随着路透社称万达集团考虑选择“香港”或者“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消息被再次证实后,万达体育在美国纳斯达克IPO基本成了板上钉钉的事。
现在回看2017、2018连续两年的万达体育年度财报时,我们会发现,从2017年总营收的71亿到2018年的91亿元,万达体育总营收实现了两倍的增长,确实进一步坚定了王健林要通过万达体育这块“跳板”,实现去地产化、轻资产运作的决心。
可是,对于从传统商业地产起家的万达集团来说,万达体育始终是一个相对“弱小”的业务,真的足以支撑起万达集团实现去地产化的华丽转身吗?
寄予厚望
的“体育梦”
从2015年成立之初,就万达体育的经营范畴来看,什么电视节目制作、赛事转播、体育赛事等业务,统统涵盖其中。所以,万达体育未来的发展之路就是“文化”。
2015年,是传统地产发展依旧蒸蒸日上的一年,但是王健林看见了更远的未来,他曾表示:“以传统商业地产驱动的资本轮转,由于项目开发周期长、销售率慢等问题,必定会被更好的营销模式取代,而万达体育成立就是为了更好实现万达集团的去地产化。”
这一年,随着两次海外并购的成功,万达体育不仅获得了核心资产,也成为王健林手中时刻紧握的“去地产化”王牌。随后的几年中,关于万达体育各类上市、转售、出售的传闻在资本市场已屡见不鲜。
2019年,被寄予厚望的万达体育,在近四年一轮又一轮的疯狂收购中已然具备了上市的“资本”,当然,也埋下了随时可能“暴雷”的危机。
根据当年的招股书显示,万达体育的财务数据已经“见红”。2017年、2018年,万达体育负债率均超过100%,虽然2019年第一季度负债率有降至84%,但是Q1季度的万达体育负债总额已经破10亿欧元,迫于债务压力,再也没钱折腾的万达体育,最终只有选择上市募资这条路,相比国内严苛的上市要求,美国纳斯达克成为了万达体育的最佳选择。
万达体育作为万达文化集团的组成部分,它响应国务院46号文件的号召而生,因万达集团去地产化转型而“入仕”,可惜也由于万达集团肆意扩张的行为便早早“夭折”。
万达体育作为万达集团轻资产项目,在2017年时,搭上了国家政策利好的“顺风车”,另辟蹊径找到了靠“体育化”实现万达去“地产化”的新路径。
可是现在看来,万达体育这种另辟蹊径的做法,真的要谨慎而为之。
首先,万达体育把主营业务聚焦海外市场,从根本上错过了国内万亿的消费市场;其次,由于体育赛事运营自身的慢热性,国际很多的A级赛事,或许不能迎合国内观众的“口味”;最后,频繁举办各种烧钱的国际A级赛事,对于本来就入不敷出的万达体育来说,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当然,这次万达体育从美国纳斯达克退市事件,或许会让王健林如梦方醒,那么接下来王的文化“野心”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