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索桥封网跨越的装置计算和受力计算

1.都需要计算哪些?

绝缘索桥封网跨越架线施工,又叫无跨越架封网跨越架线施工,一般是在跨越档两端的杆塔上搭设临时操作平台,在两塔之间架设高强绝缘绳或迪尼玛绳作为承载索,在承载索上展放绝缘网,架线时导线在绝缘网上方通过,一旦发生跑线落线,绝缘网可以承担导线冲击,起到保护下方被跨越电力线、公路或铁路等。这种施工工艺目前已经得到普遍的应用。在进行封网方案设计时,需要对封网装置进行计算,确定各部尺寸,验算正常工况下和事故工况下的最大受力,确保满足安全需要。

那么,都需要进行哪些计算呢?一般主要有:

1.封网装置宽度计算;

2.封网装置长度计算;

3.封网装置承载索规格的确定计算;

4.承载索正常工况下受力计算;

5.承载索事故工况下受力计算;

6.承载索正常工况下对被跨越物安全距离;

7.承载索事故工况下对被跨越物安全距离。

当然,还包括地锚受力,滑车受力等常规计算。

2.封网宽度的计算

计算的依据:DL/T5301-2013《架空输电线路无跨越架不停电跨越架线施工工艺导则》

绝缘绳网宽度B应满足:

目前三跨设计,跨越档档距一般不得超过350m,以630/45导线为例,500千伏悬垂串长度6m,展放时跨越档内张力为20000N,导线分裂间距500mm,导线单位长度重量20.8N/m,外径为33.8mm,被跨越物距离临近杆塔为120m。则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封网宽度为4.96≈5m。这是封网宽度的最小值,实际施工时,为安全起见,应适当的加大。双承载索封网装置宽度一般不超过6m,大于6m的,采用三根承载索。

3.封网装置长度的计算

封网长度应能保证导线落网后,线头不会甩到下方被跨越物上,确保下方被跨越物的安全。绝缘网长度应满足以下公式:

绝缘网网端到被跨越物顶部之间的连线,与竖直方向形成的夹角,不应小于30°,此时保护网长度的长度,应按照下式计算:

计算出来的结果,如果大于10m,取计算值;如果小于10m,则取10m。当新建线路与被跨越线路交叉角小于30°时,应全档封网。

4.落网导线长度的计算

发生跑线的情况下,导线落到绝缘网上,按照DL/T5301-2013导则计算理论,认为绝缘网需要承载的导线重量,换算成长度,等于封网的长度,加上跨越档未封网部分长度的3/8,所以落网导线长度计算公式如下:

落网长度是后面用来验算事故工况下承载索安全可靠性的,需要考虑冲击系数和不平衡系数,而不是简单的将导线自重累加到承载索张力上,计算时必须注意。

5.绝缘网安装垂直净空高度的确定

绝缘网安装之后,高度多少满足要求?高度过高,则导线及牵引板不能顺利通过,高度过低,则事故状态下绝缘网下沉后不能保证对下方被跨越物的安全距离,甚至砸到被跨越物上,造成重大损失。净空距离计算公式:

这个高度取值,不能简单的进行计算,而是事先设定一个估值,在经过后续的事故状态下工况验算,根据验算结果来确定(本文后面会提到)。最小距离应满足下表:

上表中的数值,仅满足电气距离要求,一般很难满足事故状态下导线落网后的安全距离。

6.承载索规格及受力计算

承载索受力,分为空载状态、封网状态、事故动载状态和事故静载状态四种工况。

安规及DL/T5301-2013导则要求,事故静载状态下承载索安全系数不得小于6.0。

先初步选定一种承载索规格,比如说直径φ18mm的迪尼玛绳进行验算,如果不满足则增大规格继续进行验算,直到满足要求或得出方案无法实施的结论。计算公式:

计算步骤:

1.初步设定一种承载索规格,汇总封网装置总重,设定安全工况下绝缘网与被跨越物的垂直净空距离,比如5m或者7m,根据平断面图估计,根据净空距离计算出张力,这样上述等式左边的所有数值就都已知了。

2.等式右边的数值,除了Hs,其他也很容易算出来或查询得到。

3.于是,上述公式就可以简化成:

利用一元三次方程求解或者Excel表格单变量求解功能,很容易求出事故动载状态下承载索张力Hs的值。通过事故动载状态下承载索张力值,计算出对应的交叉跨越点绝缘网弧垂值和对下方跨越物的高度,看看是否满足要求。公式如下:

7.小编寄语

至此,无跨越架封网跨越架线施工所有计算公式介绍完毕,计算与其它架线施工计算相比,步骤较多,涉及到解一元三次方程,看起来比较复杂,但是理解之后,编制Excel表格来自动计算,就十分简便。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跨越方式,针对单根导线或双分裂导线,还是基本可以满足安全要求的,对于四分裂、六分裂甚至八分裂大截面导线,很难通过理论受力计算,采用无跨越架封网,只能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一旦四根导线同时跑线、或者牵引走板在跨越档内脱落,封网装置是难以起到实际的保护作用的,此时的封网装置,就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而已。

所以,跨越施工方案,不论是无跨越架封网、还是常规跨越架,只是事故发生情况下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一种被动的防御。实际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系统的考虑施工安全,从根源上进行预防,比如选用性能良好故障率低的牵张设备、卡线器、葫芦、钢丝绳,做好地锚埋设,通过优化方案、人员组织(比如导线定长或合理布线减少接续压接、缩短放线区段、调配施工能力强的队伍等),缩短跨越档施工周期,从本质上降低安全风险。如果是跨越带电电力线,尽可能争取停电跨越。不能把安全的希望,寄托在封网或跨越架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