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英华】陈子昂诗文风骨溯源 ‖ 蒋从华

陈子昂诗文风骨溯源

蒋从华

据有关史料记载,陈子昂历代世祖在其所处时代均不同程度受到儒、道、墨、法、释诸子百家思想影响,在仁、义、礼、智、信诸方面都得以充分体现。从陈子昂创作的诗文杂著看,他所倡导的“汉魏风骨之气”多带着浓厚的道教意识渗透在诗文杂著的字里行间中。

从《修竹篇序》中可更清楚地看出这一点。如《修竹篇》一诗中,先写衡山修竹“孤翠郁亭亭、此节无凋零”来突出亭亭修竹“终古保坚贞”之气节,接着以“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遂偶云和瑟,张乐奏天庭。妙曲方千变,《箫韶》亦九成。信蒙雕斵美,常愿事仙灵。驱驰翠虬驾,伊郁紫鸾笙。结交蠃台女,吟弄《升天行》。携手登白日,远游戏赤城。低昻玄鹤舞,断续彩云生。永随众仙去,三山游玉京。”的诗句,恰当引用典故展开自然联想,巧妙借用有关“伶伦”的传说,写黄帝的乐师伶伦受黄帝之命,取昆仑山之亭亭修竹做成洞箫,演奏千变万化,美妙动人,令人飘然入仙的《箫韶》之仙乐,让人听后顿有身临仙境之感,给全篇序文渲染了一种具有道教色彩的“神气”。所以我们可以说陈子昂在他的诗文中所蕴含的汉魏风骨之气,就有着浓郁的道家仙气,是一点也不为过。《修竹篇》就是借写亭亭修竹之高洁来赞美超凡脱俗、静雅高洁品格的。所以我们毫不夸张地说:陈子昂诗中借以审美意象所蕴含的汉魏风骨之气,又是多以崇尚道法自然而寄寓和善亲民、纵横任侠、发奋自为、骨鲠忠义、静雅高洁等人格意志美的形象彰显。正如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查屏球在《时风家风与陈子昂风骨精神》所述:“这种自然的人格意志美是受魏晋以后玄学思潮影响而形成的,唐人又多赋以更加积极的生命意识。”

又如陈子昂《感遇诗》(其十)曰:“深居观群动,悱然争朵颐。谗说相啖食,利害纷㘈㘈。便便夸毗子,荣耀更相持。务光让天下,商贾竞刀锥。已矣行采芝,万世同一时。”全诗通过指斥争名夺利、互相倾轧的丑恶世道,而含蓄抒发既归于高蹈求仙,逃避现实,又愤世嫉俗之隐逸情怀。由此,陈子昂是在顺应时代文化潮流油然而生隐逸之意时,借诗言志以表达寄寓其心地正直积极、亲民向善、兼善天下的人格意志美之旨意的。

陈子昂在《堂弟孜墓志铭·并序》中云:“始君伯父,海内之文人也,含纯刚之德,有高代之行,每见君叹曰:'吾家世虽儒术传嗣,然豪英雄秀,济济不泯……每一见尔,慰吾家道。’实谓君有逸群之骨,拨俗之标。”可见陈子昂在铭文中所说的“纯钢之德”与“高代之行”之类,应是对陈氏家族历嗣后代承续儒家思想、道家仙术等所沿绎内化出的陈氏家族家风文化核心内涵的深刻诠释;“逸群之骨”与“拔俗之标”,也应是由陈氏家族历嗣后代承续纵横家之术、王霸大略等所沿绎外化出的陈氏家族家风文化中人格魅力的形象彰显。

他在《饯陈少府从军序》一文中云:“夫岁月易得,古人疾没代不称;功业未成,君子以自强不息。岂非怀其宝,思其用,然后以取海内之名,以定当年之策,展其才力,受以驱驰。……”从这篇散文更易看出:陈子昂不仅自己从儒家思想、道家文化中汲取了这种自强不息的生命元素,在励己方面做出表率,做到励人先励己。正如文中写的在为他的叔辈陈少府从军饯行时,还坚持激励家族亲属要为朝廷“展其才力”,去积极地追求人生的社会价值。这方面他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竭力倡导汉魏风骨,开创初唐诗坛一代新风,也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和“展其才力”的生命意志,以及儒家兼善天下的人格理想在审美意识上的完美结合和充分反映。

激荡陈子昂生命本源的还是儒家思想和道家精神。对社会人生的终极关怀与积极进取的态度,是他的人格力量。儒家思想、道家文化中自强不息的人格力量,不仅是陈氏家族家风文化的精神支柱,也是陈子昂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竭力倡导汉魏风骨、开创初唐诗坛一代新风的动力源泉。

作者简介

蒋从华,笔名根深,男,四川省射洪市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退休),作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理事。四川省、遂宁市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会员,射洪陈子昂研究会理事。论文《协同论在“双向导读整体阅读法“中的运用》发表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获国家级成果一等奖,被“中国知网”收存在“全球最大数据图书馆”。在各级报刊发表论文、文学作品40余篇。公开出版教育教学论文、师生文学专著《来者书台》《杏坛心月》。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