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诛杀蓝玉,只是因为他嚣张跋扈吗?这个人的死才是关键
蓝玉,安徽定远人,名将常遇春的内弟。徐达、常遇春去世后,蓝玉多次统兵南征北战,为大明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蓝玉被任命为大将军,率军十五万远征北元,大胜而归。明太祖朱元璋非常高兴,盛赞蓝玉,将他比作汉之卫青、唐之李靖。
但就是这个战功赫赫的名将,在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以谋反罪被逮捕下狱,最后被“剥皮实草”,灭三族。“蓝玉案”株连蔓延,牵连出功勋宿将达一万五千余人,最后全被杀,而蓝玉最后只剩了张人皮,明末在四川蜀王府被发现。
蓝玉剧照
如此功勋卓著的名将,为什么最终落得这样凄惨的下场?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蓝玉的骄横不法
蓝玉虽有大将之才,但他性情残忍粗暴,建功后更是居功自傲,骄纵放任,蓄养的家奴、义子横行不法。
公元1388年,征讨北元大胜后,蓝玉得意忘形,私自霸占了北元的太子妃,纵容属下抢掠财宝,这本来就让明太祖朱元璋大为不悦。
更严重的是,北归途中,蓝玉更是目中无人。途径喜峰关的时候,仅仅因为守城将士开关慢了点,恃宠自傲的蓝玉竟然下令炮轰关口,最后破关而入。
要知道的是:喜峰关地势险要,是抵御北元重要军事重镇,结果让自家人蓝玉攻破了。
换其他人,完全可以按谋反罪处死蓝玉,但朱元璋念其功绩,从轻发落改蓝玉为凉国公,以此来小示惩戒。
朱元璋剧照
但蓝玉却没有因此收敛,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率性而为,一点也不约束自己。
蓝玉出征西藩时,捉住了建昌卫的叛帅月鲁帖木儿父子,自以为功劳更大了,愈加得意洋洋。本以为回朝后会大有封赏,没想到明太祖把他晾在一边。册立皇太孙时,冯胜、傅有德被加封为太子太师,而蓝玉仅仅是太子太傅。他对此十分不满,竟然狂妄叫嚣道:“难道我就不配做太师吗”?
自此以后,蓝玉逐渐失宠。但他还是一意孤行,甚至侍奉明太祖酒宴时也多次出言不逊,手下将领也只听蓝玉的将令,为此,朱元璋多次下诏斥责。
朱标的英年早逝
蓝玉是常遇春的内弟,而常遇春是太子朱标的岳父。有了这层关系,蓝玉自然是太子朱标的铁杆支持者。
朱标若在,还可以镇得住嚣张跋扈的蓝玉,但不幸的是,公元1392年,年仅37岁的太子朱标病逝,年幼的皇太孙朱允炆上位,蓝玉功高骄纵,必为大患。
朱元璋(左)与朱标剧照
再加上燕王朱棣久与蓝玉不合,曾向明太祖上奏:“在朝诸公,有人纵恣不法,如不处置,将来恐尾大不掉”。
虽然朱棣没有直言指明蓝玉的罪状,但大家都心知肚明。蓝玉确实有很多不法行为,更严重的是,蓝玉手下的骄兵悍将只听蓝玉一人的将令,这对于后世之君是个巨大的威胁。
朱标死后,也就没人帮蓝玉说话了,明太祖下定决心要除掉这个祸患。
朱元璋生性多疑
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后期,生性多疑,尤其是在太子朱标病逝后,对淮西勋贵更是不放心。
朱元璋需要给太孙朱允炆留下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对于有实力叛乱的蓝玉自然是不放心,更重要的是,太祖需要一个由头,除去其他不放心的勋贵。刚好蓝玉多有不法,正好给了朱元璋一个清算的理由,太祖以蓝玉案为契机,不光诛杀了蓝玉满门,还顺带解决了傅友德、冯胜、王弼等公侯。
《祀灶文》中有关太祖朱元璋的亲述:“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就绪。维宫城前昂后洼,形势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劳民。且兴废有数,只得听天。惟愿鉴朕此心,福其子孙。”
这段记载表达了朱元璋晚年的凄凉,希望给子孙带来福音的愿望,经过胡惟庸案、蓝玉案后,与朱家关系特别亲密的徐、李、汤、耿、郭、沐几家勋贵后代都得到了善终,说明朱元璋并非滥杀,而是有深远的考虑。
公元1393年的一天,蓝玉因一句“上疑我矣”,被锦衣卫抓住把柄,而后以谋反罪四面构陷,朝廷中的勋旧,几乎被屠戮殆尽。
蓝玉因为多有不法,况且手握重兵、威胁皇权,他的死并不冤枉。但由于蓝玉案被牵连出来的人,多少就有点“祸从天降”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