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天地(709期)‖朱思丞老师点评《大浪淘沙文学》703期部分诗词作品
《大浪淘沙文学》
总709期2020年第79期
《大浪淘沙文学》
总708期2020年第78
作者简介:朱思丞,1983年11月生,研究生学历,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解放军红叶诗社培训部导师、东部红叶诗社常务副社长、镇江市诗词楹联协会副会长、江苏省楹联研究会理事,江苏省诗词协会公众号执行主编,兼任《东部红叶》《漱玉》《多景诗词》等诗词报刊名誉主编、副主编。诗赋作品散见海内外百余种报刊,《中华诗词》《红叶》《江海诗词》《中华军旅诗词》等报刊曾推出个人专栏,在《东南学术》《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民公安报》《国防大学学报》等发表论文、评论86篇,参加第12届《中华诗词》“青春诗会”,获首届“刘征青年诗人奖”、“谭克平杯”青年诗词奖、连续三届当代军旅诗词奖等50余种奖项。
贺胜利诗词分社暨《雁鸣诗社》成立
文/肖建东
巴源滚滚响涛声,助阵峰峦送雁鸣。
信是吟鞭频策马,英才相约踏征程。
评:贺诗不仅仅要“贺”,也要见诗人之胸怀气度。此诗气浑势足,首句滚滚涛声,见其远大宏旨,下句“峰峦雁鸣”紧承,见高远深邃,且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涛声、雁鸣,亦是暗示诗社成立之不同凡响。转结回归主题,策马踏征程,是展望也是希望,虚实相辅,张弛有度。
咏雪
文/胡秋征
驾雾乘风万里征,千山沟壑便丰盈。
皇天似懂黎民怨,世上不平全抹平。
评:历来咏雪之诗多如牛毛,欲翻出新意,非常困难。这首诗前两句直描雪态,驾雾乘风、沟壑丰盈亦是常见笔法。第三句突然荡开一笔,“皇天似懂黎民怨”,让人错愕,似乎离题很远,但结句不仅补圆了这种错差,而且把雪之形象,赋予“抹平人间不平之事”新境,令人拍案。诗贵立意,诚然也。
欣闻全国脱贫摘帽感赋(通韵)
文/ 姜立新
世代农耕世代贫,家徒四壁叹风尘。
七仙姐妹天庭望,再下丹阳不识村。
评:脱贫摘帽,是大事件、大题材,写这样的题材比较难以把握。这首诗区别于常见的平铺直叙模式,而是引入“七仙姐妹”这个形象,借她们的眼睛去看“脱贫摘帽”,去反映“脱贫摘帽”,不仅增加了诗意,而且也避免了大题材的直白化论述造成的诗意欠缺问题。
喜雪
文/沈扬
纷飞瑞雪盖城乡,嬉戏孩童忘冻凉。
绽放冬梅迎客笑,鲜红花朵满园香。
评:写雪,但没有写常见的白色,这样写其实也很难出新。这首诗不寻常之处是用红梅反衬。白茫茫的世界,作者眼中笔下是花朵“鲜红”,此“鲜红”既是诗人的心态——“喜”,此为扣题,又相当夺目,不由得让人眼前一亮。
牡丹
文/李红彬
谁人不爱洛阳花,国色天香好物华。
姹紫嫣红春盛放,风情万种织朝霞。
评:牡丹是洛阳的市花,国色天香是牡丹的特有称谓。这两句是借代,诗贵曲,借代是诗词中实现“贵曲”这一手法的常见形式。借代要形象,要恰当,这首诗应该说很好地做到了这点。
小雪节气感题(新韵)
文/郭通海
时逢小雪漫天寒,池入冰封荷入眠。
须是为争春意早,银花笑在蜡梅前。
评:传统文学意象中,都是“梅报早春”,梅花也一直是最早迎春的文化意象。但是,这首诗独到之处是,把“银花”放在腊梅前,去“争春意早”,独辟蹊径,令人抚掌。一般来讲,“小雪”节气,是寒冷开始的标志,在这个节气作者却看到了银花争春,“早”之诗眼呼之欲出。
顾问:朱思丞 岂有豪情(卢冷夫)、雷海基
主编:肖建东
执行主编:江海龙
编委:江海龙、楚风、汪云泽、 姜立新、胡秋征、侯根厚、河右布衣
组稿:楚风
审稿:汪云泽、胡秋征、姜立新、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