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林教学文章《紧扣核心素养,聚焦文化交流》刊《读写月报》2020年第7-8期

陈振林文字

紧扣核心素养  聚焦文化交流

——由广州市“一模”作文题说说2020年高考作文方向

陈振林(特级教师)

近日,广州市“一模”作文题新鲜出炉,让人觉得眼前一亮。2020年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我们也不妨说说今年高考作文的方向。

一、说说广州市“一模”作文题

(一)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多国高中学生参加的“文化之旅·魅力中国”游学活动即将结束。中国学生文佳作为小组代表将在活动分享会上发言,为此,他采访了小组的几位成员。

欧洲的欧文说,他印象最深的是敦煌。在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中,他看到了多种文化的影子,不禁感叹不同文化的汇集交融成就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

美洲的珍妮说,最让她震撼的是北京故宫。她看到了宏伟的皇家建筑、珍贵的中国文物,还碰巧参观了由几家世界知名博物馆联合推出的“灵感中国”特展,她惊奇地发现,中国元素正成为世界时尚艺术的流行素材和灵感来源。

非洲的西塞说,与中国同龄人一起生活是他最好的体验。打篮球,练武术,喝可乐,品中餐……共同的爱好、新奇的感受让大家成了好朋友。

请结合材料内容和自己的体验,以文佳的名义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文化交流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任务理解

这是一道情境式任务驱动材料作文。这道作文题分为三部分。一是介绍了作文情境,二是规定了作文内容,三是提出了作文要求。

作文情境,有两个要素。一要明白是多个国家的高中学生参加的“文化之旅·魅力中国”游学活动,二要明白是中国学生文佳作为小组代表在活动分享会上发言。

作文内容,有三块信息。三块信息来自三个不同国家的高中学生,三个学生的回答内容有着不同的指向。欧洲的欧文,由最深的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感受到了多种文化汇集的影子;这是说中国文化汇集多种文化的特点,是文化交流“引进来”的方式。美洲的珍妮,由北京故宫宏伟的皇家建筑、珍贵的中国文物以及“灵感中国”特展,发现中国元素正成为世界时尚艺术的流行素材和灵感来源;这是说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特质,是文化“走出去”的方式。非洲的西塞,由自己与中国同龄人在一起的生活,感受到是最好的体验;这是说中外文化生活交流融合的现实,是文化“动起来”的方式。很明显,这三块信息同时都指向了“中国文化”这一主题,涉及到中国文化特点、中外文化交流、中外文化生活融合等方面内容。

作文要求,有两个方面。一是以文佳的名义写一篇发言稿,二是表达考生自己对文化交流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基于以上作文情境、作文内容、作文要求的分析,此次作文符合题意须完成以下四个任务:

任务

要求

任务一

“对文化交流发展的认识与思考”的立意

任务二

结合三则采访材料表达认识与思考

任务三

“以文佳的名义”的写作身份(高中学生)

任务四

活动分享会上的发言稿

同时,要注意发言稿的格式,要有开头语、对象问候语、点明发言的目的以及发言结语。

(三)立意方向

1.正确立意

作文的立意方向,要体现对文化交流发展的认识与思考。立意的确定,从三则采访材料中得到。

欧洲的欧文说出了中国文化汇集多种文化的特点,是文化“引进来”的方式,从这个方向可以这样立意:“中华文化荟萃精华”“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等。

美洲的珍妮说出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特质,是文化“走出去”的方式,从这个方向可以这样立意:“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中华文化元素影响他国文化”等。

非洲的西塞认为中外文化融合的生活会有最好的体验,是文化“动起来”的方式,从这个方向可以这样立意:“中外文化交流融合”“体验中外文化融合的生活”“文化交流生活化成果”等。

立意的选择,应该对以上三方面观点进行综合,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思考。如“有容乃大,走向世界”“中外融合,幸福体验”等。

2.偏向立意

(1)不抓三则材料的立意,或者只抓住一则或两则材料立意,而不是抓住三则材料三个立意方向( “引进来”“走出去”“动起来”)。

(2)只谈文化和文化交流,或者只谈中国文化,或者只谈中国文化的交流,而不是谈对中国文化的交流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3)抓住了三则材料,也抓住了中国文化的交流发展,但是只谈了认识,没有谈思考。

(四)佳作赏析

文明互鉴,兼容并包

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高三(9)班  钟圣懿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的文化之旅在此时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相信大家定满腹收获,心怀感触。这几天,我们游遍中国风景名胜,踏遍中国名胜古迹,走进了中国寻常人家。看到敦煌文化的多元魅力,发现中国元素走向世界,并与中国友人分享共同的爱好,建立深厚的友谊……这些,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体现,同时也是多种文化交流互鉴的结果。正是这样的文明互鉴,兼容并包,铸就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也将通过文化交流走向世界。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其博大精深的重要因素,人们通过文化交流,吸收外来文化有益成果,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在我们参观莫高窟时,发现莫高窟的壁画与彩塑存在除中华文化外的多种文明的影子。不同风格的壁画与独特的文字符号是中外文化交流中形成的,体现了文化碰撞之美。这样充满魅力的中华文化,正为文明互鉴、兼容并包所成就。

文化交流,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我们都知道并深感自豪的是,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未中断并绵延至今的文明。在这富有文化内涵与文化要素的文明中,许多独有的文化财富吸引了世界各地文化学者的目光。在北京故宫中,宏伟的皇家建筑与珍贵的中国文物成为世界时尚艺术的流行素材与灵感来源——中国风已然刮向了世界。除了我们能在媒体上看到的外国人过中国节日外,还有融入中国元素的世界服装展,还有丝绸之路的再次复兴,都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深刻体现。在这过程中,西方文明借鉴并吸取中华文化成果,不仅提升了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更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进步。

文化交流其实也存在于我们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在这次活动过程中,大家一定发现中外伙伴的生活习惯与爱好都非常相似,例如外国友人住在我家时,我们有同样的爱好,看过类似的书,有类似的见解。这得益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让我们体会到文化交流的美好,让我们跨越国界,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中外文化交流既丰富了中华文化,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为我们带来更好的生活。如今正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深入发展之际,多元文明互鉴,兼容并包。我们应该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继续当中华文化交流的使者,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

谢谢大家!

(指导教师:李琼莉)

点评:

小作者思路清晰,紧扣作文题目提供的三则材料,分别对应兼容并包、促进繁荣、文化生活三个方面,写出了文化交流的方式、文化发展的方向。行文流畅,文体特征鲜明。

文化交流促发展

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高三(1)班  吴家慧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文化之旅·魅力中国”游学活动即将结束,相信每个人都获得了独特的领悟。在这次旅程中,我们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伙伴一起领略了大美中国,感受了文化特有的力量。文化让世界充满生机,而文化交流正是促进发展的源泉。

文化交流让单一的文化变得多元,使它具有独特的魅力。来自欧洲的欧文在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中看到了多种文化的影子,这让他赞叹不已。莫高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浓缩的精华,我们能感受到那个年代文化交流的繁盛。多种文化凝结起来,使莫高窟成为绝无仅有的珍宝,使它拥有了经久不衰的价值。这种独特的魅力,是文化交流的丰硕成果。

不同的文化是彼此发展的灵感来源。来自美洲的珍妮参观了“灵感中国”特展,她惊奇地发现中国元素正成为世界时尚艺术的素材和灵感。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不仅属于中国人民,更属于全世界。独树一帜的东方文化不论何时都在世界有着一定影响力,也向来是世界人民兴致所在。世界时尚艺术绝不可能少了独特的中国元素,中国也持续地与世界不同文化进行交流,从彼此获得提升自我的灵感,让文化得以不间断地健康发展。

对于世界各地的人民,文化交流的意义在于能促使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友好相处并在交流中提升自我。来自非洲的西塞与中国同龄人有许多共同的爱好,这种新奇的感受让他与大家成为了好朋友。在文化交流愈发便捷的今天,同龄人总能有相仿的爱好,这有利于相互进行交流。即使在异国他乡,你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跨越了国境,不再被文化背景束缚,文化交流切实地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发展。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这次旅程也带给我许多新鲜体验。与说着不同语言、拥有不同肤色的你们一起感受我的民族的文化,更让我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这种文化交流让我的视野更加开阔!

文化交流在多方面促进着发展,让我们更能理解本土文化,让本土文化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谢谢大家!

(指导教师:吴琴)

点评:

全篇一气呵成,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文化交流促发展。文中从三方面进行阐述:文化交流让单一的文化变得多元,不同的文化是彼此发展的灵感来源,文化交流的意义在于共同提升。紧扣作文题目的材料立意,抓住文化交流与发展的特点行文,文章结构自然成型,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二、谈2020年作文备考方向

广州市“一模”作文题是一道好作文题,它对2020年高考作文测评有着“方向”的作用。

(一)彰显课标精神

这是一道紧扣核心素养彰显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精神的作文题。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在高中语文教与学的整个过程中,要彰显新课标的核心精神,要时刻关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1年的高考,是全国更多的省市迈入新的高考改革之后进行的第一次高考。那么,2020年高考试卷应该有承上启下的导向意味。语文试卷将会如此,作文考查更会有导向性。

广州市“一模”作文题,由一名高中学生对三名国外高中学生关于“文化”的采访内容,明确提出“表达你对文化交流发展的认识与思考”的作文要求,直接指向了“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语文核心素养。

(二)把握重点主题

每年的高考之前,会出现大量的猜题、押题活动。我们不主张猜题、押题,但我们可以把握几个重点主题。因为2020年新冠疫情的原因,有一段时间总是在写“疫情”相关的作文。其实,有些热点是不适宜作为高考作文拟题材料的,比如疫情(如果进入高考语文卷,可能只是以语言运用题的形式出现)。2020年高考作文方向,我们可以重点把握以下主题:

1.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这一主题是重点。新课标在“命题和阅卷原则”中指出:“选用的语言材料要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多样性,贴近学生生活,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特点,避免出现偏题、怪题。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材料的选用,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对当代文化问题的思考。”

2.审美情趣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审美”这一主题不能忽视。作文考查“审美”的目的,也正如新课标所说:“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

3.青春成长

高中学生正青春。“青春成长”这一主题每年都要把握,每年都有考查的可能性。况且,这一主题,有时不会是单独存在,它会与其它主题(如“审美情趣”“家国情怀”等)暗暗整合在一起来进行设题。

4.责任担当

责任担当是爱国爱民的体现,是一个人忘我工作的精神之本,是能体现一个人远大胸怀的品质。这一主题的考查,有助于高中学生内心里真正成长。

5.家国情怀

这一主题看似很大,真正设题时角度会很小,小到“一个人”的工作与抱负,小到“一个人”对家对国最真实、最细腻的情感。

6.健康生活

这个主题与每一个人相关,除了身体的健康,还应该有精神的健康。要珍爱生命,有科学的健康观念;要有规范意识,塑造健全人格;要有好的心态,在平凡中享受幸福。

(三)引领教学变化

2021年的高考,是全国更多的省市迈入新的高考改革之后进行的第一次高考。那么,2020年高考试卷应该有承上启下的导向意味。语文试卷将会如此,作文考查更会有导向性。

新课标在“命题指向”中作出了如下表述:“阅读与鉴赏”侧重考查整体感知、信息提取、理解阐释、推断探究、赏析评价等内容;“表达与交流”侧重考查叙述表现、陈述阐释、解释分析、介绍说明、应对交流等内容;“梳理与探究”侧重考查积累整合、筛选提炼、归整分类、解决问题、发现创新等内容。

广州市“一模”作文题,要求“以文佳的名义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文化交流发展的认识与思考”,是考查“表达与交流”中的“应对交流”这一小块内容。2020年的高考作文,自然也会在新课标所提出的“叙述表现、陈述阐释、解释分析、介绍说明、应对交流”进行选择。2020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也会体现新课标所提出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侧重考查的内容。

以试题的形式彰显新课标精神,其实正是对今后高中语文教学方向的引领。

长按.识别.关注

    陈振林,特级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十佳教师作家”。广州市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以文学养教学,以教学促文学。冰心儿童图书奖、叶圣陶教师文学奖、青铜骏马文学奖、麋鹿文学奖、吴伯箫散文奖、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大奖获得者;教育部认定中小学校图书馆图书作者,校园文化研究专家,教师培训专家。全国“四方杯”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评委,“原生态”语文教学理念倡导者与践行者,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在全国各地进行语文教学、文学创作、校园文化、教师成长等专题讲座(讲课)60多场次。50多篇作品入选中、高考相关试卷,400多篇(次)作品入选各种选本。在《语文报》《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语文月刊》等报刊发表教学文章320多篇;在《人民日报》《北京文学》《小说月报》《读者》等报刊公开发表作品近300万字;出版文集《阳光爬满每一天的窗子》《父亲的爱里有片海》等25部。系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作家,上海图书一等奖获奖作家,中国好故事获奖作家,百年百部故事经典作家,《北京文学》重点推出作家。《读者》《意林》《文苑》《百花园》《教师博览》等刊签约作家。

陈振林文字工作室

陈振林文字工作室,是一个语文特级教师的自留地,一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小作坊。原创高效撰写各类文字(报告、总结、交流材料,演讲稿,小说,剧本,策划书,广告词,企事业文化整体构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