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来源 | 《中国民间传说》
《异苑》
文 | 也可自话
图片来源 | 网络
◆ ◆ ◆
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句俗语,说“老龟烹不烂,移祸于枯桑”,光看字面,好像有点没逻辑,很难理解是什么意思。实际上,这句老话中蕴藏着一个古老流传的神话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故事记载于南朝宋刘敬叔所著的《异苑》——看这个名字你就知道,这又是一部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
01
▲
老龟与老桑
话说三国东吴孙权时期,永康县有个猎人,在山里遇到一只大乌龟,猎人二话不说就冲上去把乌龟捆起来。乌龟也是一脸懵,摇头叹息说:“我就出来游玩一下,怎么就被你抓住了,这可如何是好?”猎人一听,心想:我去老乌龟还会说话,这可真是个宝物啊,如果拿去送给吴王,嘿嘿,是不是就从此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了?于是乎,猎人就带着老乌龟,走上了向吴王献宝之路。当天夜里,他把船停泊在越里(古地名),把揽胜系在江边一棵老桑树上。半夜人静,突然系着船的那棵老桑树竟然也开口说话了,它对老乌龟说:“劳乎元绪,奚事尔耶?”——元绪先生啊,您老人家这又是什么新鲜玩法,还捆绑起来了?在古代啊,因为长寿,龟成为了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动物,也有着非常荣耀的地位,《史记》中就说:“龟者,天下之宝也”。人们非常崇拜龟,比如占卜的时候,要用龟壳,称为龟卜;朝廷里要设置龟官;许多印章也是龟的模样;大小官员也喜欢佩戴龟戴;最著名的要数驮碑的石龟了。因此,人们就给乌龟取了个“元绪公”的雅号。当然啦,后来乌龟的地位一天不如一天,从人们崇拜的宝物,变成了形容男人戴绿帽子的耻辱,元绪公一词的含义也随着乌龟的地位,发生了改变。但咱们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乌龟的地位虽已不及春秋战国时期高,但还远没有变成绿帽子的代名词。那老乌龟回答桑树说:“老子出门不利,被人抓住,估摸着明儿就要被扔进锅里炖汤了,不过也没事儿,像我这千年王八万年龟的,他们这些凡人哪怕把南山上的树木都当柴火烧了,恐怕也把我煮不烂。”老桑树说:“你别吹了,吴王账下的诸葛恪,见多识广,他肯定知道像我这样的老木头,可以煮烂你这个老乌龟”。两个老妖精聊得开心,却不知道那位猎人其实并没有睡着,聊天内容全被偷听了去。
02
▲
移祸于枯桑
后来,乌龟被送到吴王孙权那里,这渣权果然不出意料,头也不抬就叫人把老龟炖了。也不知道煮了多久、烧了多少柴火,那乌龟在锅里悠然自得,起伏有度,欢畅淋漓。他正得意自己是个烧不烂煮不烂的铜豌豆时,诸葛恪大人来了,对吴王说:“必须要用千年老桑树,才能煮烂这个老货”。那猎人也在旁边附和,把夜里老桑树和老乌龟的闲谈说了出来。于是孙权立刻派人去江边砍了那老桑树,拿回来煮乌龟,没多久,乌龟就四脚朝天,被煮的皮开肉烂了。这个故事之后,便留下了“老龟烹不烂,移祸于枯桑”这句俗语,说老乌龟煮不烂,却让老桑树遭了秧,延伸一下就是嫁祸于人之意。这个故事,具有典型的六朝志怪小说特点,万物皆可成精,并且都与人类有着紧密的关系,像这个老乌龟,没事儿出门遛个弯,就被猎人抓了,真是命运捉弄,而更被命运女神捉弄不堪的,是那棵老桑树,你说他招谁惹谁了?不过是深夜一段闲谈,竟然自爆命门,被人听了去,真是祸从口出。再说诸葛恪,此人在历史上就以聪颖闻名,千年老龟和老桑的弱点,他都门儿清,更好笑的是孙权,现代人称渣权,一个老乌龟有没逗他又没惹他,干嘛就要把人煮了,真的很渣啊。
03
▲
白居易诗
后世人们,常用这句俗语来抒发情感,唐朝时,著名诗人白居易作《杂感》诗,开篇就说:
意思是说君子要防止怨恨之心,贤人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做瓜田李下之事,让自己身陷嫌疑是非之地。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他便举了老龟和桑树的例子,写入诗中:
说老狗啃桃树根,反而伤了李子树,老龟煮不烂,反而连累了桑木。可是啊,做君子或做贤人,远离是非,说来容易,做到又何其困难,因为人生在世,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你立志要做君子贤人,时时克己复礼,可是架不住命运的捉弄,遭不起小人的陷害,所以最后白居易感叹道:
是是非非不由自己,祸患灾难也是防不胜防,我能怎么办呢?只能哭一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