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词概说(连载之一)
白居易诗词概说
(讲稿提纲)
白居易将自己的诗分为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四类,其中最有价值且他本人也最看重的是讽喻诗,这是白居易诗歌创作中最精华的部分。
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明白畅晓。同时又是经过千锤百炼,作了艺术的加工。他的诗“老妪能解”的故事,用现在的话说,有群众观点。
他还有个特点,他的工作、生活都如实地用诗歌记录下来。在唐诗里他的诗最多,有两千七百多首。这为我们研习白诗提供了丰富资料。
我们作诗填词就应该像白居易那样,深入浅出,明白如话。
下面以白诗为引线,以先后为顺序来概述其生活的片段,供诗友们参考。
一、刻苦读书
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字乐天。出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河南郑县东郭村的。祖父和父亲做过县令等小官。说得上是书香门第。自小家教很严,他勤于读书作文(也包括作诗)。他刻苦读书甚至口舌生疮;他刻苦练字甚至胳臂生出老茧。据说九岁就谙识声律。
为了躲避战乱,他十一岁就随家人远离故乡,迁寓居江浙一带。
他的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年纪稍长,其父白季庚去世,家境衰落,生活贫困,迫使他南北奔走,愁于衣食。也正是这种贫穷的生活经历,使白居易对当时人民生活的痛苦有着较为深切的感受,这奠定了他以后在政治上和诗歌创作上关怀百性疾苦的思想基础。
二、崭露头角
他十五岁那年作了一首题为《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的诗,小小年纪,初露锋芒。这首诗的原文是:
故园东望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
今日因君访兄弟,数行乡泪一封书。
他十六岁到过首都长安。有一次他拿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谒大文豪顾况,以求指教。先是守门人通报说:有个少年郎叫白居易的求见。顾况说:告诉他,长安米贵,居之不易。不予接见。白居易无奈地说:那就将这些诗稿呈送,请先生过目。顾况翻阅到《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当看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句子,而拍案叫绝,大为赞赏。于是接见了白居易。顾况似是道歉地说:你能写出怎么好的诗,居之易也;前言戏之耳。
因之,这首诗不胫而走,白居易也声名鹊起。(连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