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在指尖遇到高台 —— 记玉溪市民族民间工艺师姜增福

面塑在指尖遇到高台—— 记玉溪市民族民间工艺师姜增福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1624

面塑作品《天衣无缝》。□  本报记者  何超  文/图滇南小城通海,自古以来便有“礼乐名邦”的美誉,上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出了石雕、木雕、银器、铜器、刺绣、高台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从业者还涌现出了一大批90后。82岁的玉溪市民族民间工艺师姜增福,是一位面塑师傅,他60岁开始学习面塑技艺,二十余年间创作了100余个面塑高台,在通海民间手艺人中是一个“例外”。退休才开始学艺“生于通海、长于通海的人,对各种雕塑或多或少都有接触,我年轻的时候就很喜欢雕塑,在了解研究雕塑的过程中,面塑这种传统艺术引起了我的兴趣,从玉溪印刷厂退休以后,我就开始做面塑了。”姜增福告诉记者。似乎是因为研究了解得够深,姜增福上手很快,几乎是初次尝试面塑便成功了一大半,这让他很高兴。但很快,姜增福就有了困扰。“面塑所用的主材料就是各种面,它有干缩、碎裂、霉变这些先天的缺陷,不易保存,这让我很头疼,找不到这方面的书看,也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姜增福说道。虽然困难重重,但姜增福从不气馁。他找到从事化学教学的兄长,并在他的帮助和指导下,找到了添加化工原料的解决方法,制作出了不碎裂、不褪色、不变形、能防虫且在自然条件下可以长久保存的面塑作品。此外,姜增福还亲手磨制了一套面塑工具,使塑造的作品更加生动传神,这也坚定了他做面塑的决心。最宝贵的“财富”从1999年至今,姜增福共创作出了100余个面塑高台,这是他最宝贵的“财富”。在通海县城祁家巷的姜增福面塑艺术博物馆里,记者看到了塑有《水浒传》《封神演义》《红楼梦》《西游记》等故事的面塑高台。谈起面塑与高台,姜增福表示,作为一个地道的通海人,他一直钟爱通海文化,尤其是流传甚久的通海高台。通海高台表演取材于戏剧、历史小说、典故、传奇等,集雕塑、绘画、篾扎、铁艺、木艺等工艺于一体,自明代传入通海后,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但如今仅在通海县的七街和河西等地流传,这让姜增福忧心极了,他决心把高台通过面塑的形式保留下来,以面塑的形式重现高台的绚丽身姿。1999年开始,姜增福便潜心创作面塑高台。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后,姜增福将高台按实际比例缩小到60至70厘米,通过面塑的形式做出来。“面塑高台,要在形象生动的基础上,保存高台高、险、奇、秀的特点,在尽可能仿真的基础上,增加人物,丰富故事性。”姜增福说道。通海高台一直以制作精美、构思奇巧而闻名,而在姜增福的手中,变得更加戏剧化。“你看这件作品,名叫《天衣无缝》,原本它没有这么多人物,我做的时候增加1个,看起来是不是更有故事性了。”姜增福把地方民俗文化通过传统面塑的形式“变身”,让面塑艺术的魅力彰显得更加淋漓尽致。创新传承两不误为了让记者更直观地感受面塑艺术的“诞生”过程,姜增福取出原料,亲手示范面塑的做法。一捏、一揉、一搓,屏气凝视,用小刻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再蘸取胶水将分制的“零件”合一,片刻之后,一个栩栩如生的小鸭子便在姜增福的手上跃然而出,加上不倒翁底座后,便是一个既可观赏又能玩耍的面塑了,望着自己的作品,姜增福满眼的柔情与自豪。二十余年来,姜增福不断学习并创新技艺,如今他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捏、搓、揉、掀、点、切、刻、划等众多面塑技法。为了将面塑艺术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他已经在通海县秀山小学和通海县文化馆开课传授面塑技艺。姜增福说:“学校和文化馆的人找我,我就去了。我认为民间艺术是非常有意义的,我想让更多人了解面塑、了解通海高台。”为达到教学效果,姜增福在每次教学前,都会针对教学主题做充分准备。“要教他们做盆景,我就要先把盆做好,让他们做树;教他们做小鸭子,我就先按照不倒翁底座能承受的重量称好相当重量的面,再现场教做小鸭子。”每次上课,姜增福的准备工作都会长达月余,相当烦琐,而在面对学生热情时,一切劳累便烟消云散了。面粉,在普通人看来不过是可以制作面食的原材料,而在姜增福心中,面塑讲究耐心、专注、细致……是宝贵的传统工艺,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面塑、学习面塑,传承面塑技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