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这首诗,开篇便是名句,把得意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纵观我国古代诗歌史,不难发现“以悲为美”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审美倾向。即由于天灾人祸,政局多变,生离死别等种种原因,作者在诗歌创作时会偏向于抒发哀怨之情,表现悲凉之感。尤其当作者怀才不遇,失意时最为典型。如柳宗元在遭受政治打击后,就写下了《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当然,事物有一面,自然就有另一面。除了失意后创作出的这些“以悲为美”的诗歌作品外,也有很多是得意时的喜悦之作。如孟郊在自己金榜题名时,就曾写过“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样的得意之作,再如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南陵别儿童入京》,亦是一首典型的得意之作。它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之手,是李白的一首七言古诗。
那么在《南陵别儿童入京》的背后,李白究竟有什么得意之事呢?我们都知道李白从青年时期就有着远大的抱负,所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但很长时间都没有得到实现的机会。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四十二岁的李白,终于得到了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南陵别儿童入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开篇四句“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它的意思是说,白酒刚刚酿熟,我便迫不及待的从山中归来。看到家中黄鸡正啄着谷粒,也长得肥。于是我赶忙喊来童仆为我炖上黄鸡、斟上白酒,准备庆祝一番,我的孩子们知道我回来了,也都嬉笑吵闹着牵扯着我的布衣。
很显然,无论是这里的白酒新熟、黄鸡啄黍,还是儿女嬉笑,都显示出了一种欢快的气氛。而这种欢快的气氛,正是对李白得意之情的衬托。可以说自从李白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后,生活中的一切就都变得美好了起来,心情自然也是无比的喜悦。所以李白便想要抓紧时间与家人告别,好早日“著鞭跨马涉远道”,前往京城。
其实前面四句,可以说已经把李白的得意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了。不过紧接着的四句“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却是将李白的得意之情,进一步升华到急切之情。它的意思是说,此时我放声高歌,但求一醉,只为表达我的快慰之情。喝到兴处,我还要起身舞剑,剑光闪闪可与落日争辉。
我一直恨不能早些年头见到皇帝,所以此次我要快马加鞭,直奔远道。由此可见,李白在喜悦之余,也不忘感慨“苦不早”之感,即李白等待这一刻的到来,实在是等得太久了。但李白此时心中仍然是满怀希望的,不然也不会想要立即“著鞭跨马”了。当然,李白也想不到自己之后,进了京,做了官,可是仍然没有实现抱负的机会。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这两句诗主要是借用了汉代晚年得志的朱买臣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得意之情。言下之意,也就是说,我此次进京,一定也能像朱买臣一样,西去长安就可青云直上了。最后“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即我要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家门,我李白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呢?
不得不说当时的李白可真是自信之极啊,对于袒露心中的得意之情,是丝毫没有含蓄,而是直白的喷发而出,使之读起来深感慷慨激昂,也极具感染力。虽说自信过头了不好,但很多时候,我们却还是需要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样的自信的。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