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关于三星堆文化来源的错误言论都有哪些,实事求是才是真理
三星堆上新以来,网络上出现一股热潮,各种言论扑面而来,其中不乏真正客观进行科普的文章,但同样夹杂着各类漫无边际的胡言乱语。好一幅群魔乱舞的网络奇观。本文做下简单梳理,并尽可能做下释读,限于学识有限,错漏之处欢迎方家斧正。
1、三星堆文明是外星人创造的
这个言论似乎很受欢迎,不过实在不值一辩,三星堆文明固然有其高度,但尚处于青铜铸造的中低级阶段。能够星际航行来到地球的外星人自然不会落后到如此程度。
2、三星堆文明是西来的文明
持此论者颇多,不能说肯定是错误的,但从目前考古来看,并无西来的证据。文化传播与族群迁徙有一定关系,但族群的迁徙不会是某件器物相似就能够确证的,整个传播链条以及器物形制流变的过程很重要。如果看不到一丝流变迁徙痕迹,我们很难说有这样迁徙的行为发生。
例如三星堆与金沙常见的金面具,似乎让人能够让人联想到古埃及金面具。但稍微了解下就能够发现,三星堆的所谓金面具只是金箔,附于青铜人像的表面。与古埃及所见金面具形制完全不同。事实上,三星堆所处的商代,我国各个区域发现了很多金制物品。其中大多数为金箔,殷墟发现的金箔就有两百余件。多用于器物表面的装饰。而三星堆用于人像的装饰。虽有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
事实上如果由印度地区迁徙而来,我们至少在沿途会发现有类似遗物出土,比如云南地区,但至今未见早于三星堆的相关遗物出土。所以三星堆西来说从目前考古发现上是无法成立的。同时三星堆所见遗物却有很多中原以及长江中下游等地区遗物的特征。
3、三星堆文明没有受到中原文明的影响。
首先我们不要混淆三星堆遗址上的考古文化和三星堆文化,三星堆遗址考古文化上限是距今4600年,有称三星堆一期,也有直接将其划分进宝墩文化。下限为距今4000年。这一期三星堆遗址文化面貌尚显简单,陶器类型比较单一。
距今4000年至3600年是雷雨先生划分的三星堆遗址新二期,或称之为鱼凫村文化以及宝墩四期。这个时期通常被认为是宝墩文化向三星堆文化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晚段开始出现了中原地区常见的高柄豆形陶器(江章华先生将高炳豆划分进之后的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高炳豆
二里头豆
豆这个形制的陶器是用来盛放食物的,历史非常久远,考古发现所见最早在距今七八千年的马家浜文化以及河姆渡文化,所以陶豆的源头在长江中下游应该是可以确定的。随着崧泽文化北上,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和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的先民也开始使用陶豆。同时在长江中游的大溪和屈家岭也出现了不同形制的陶豆,说明此器物的实用价值是非常大的。
至于高柄豆,最早的源头应该也是在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有发现高炳豆。不过应该是在海岱龙山地区发扬广大的,海岱龙山出现了精致的黑陶高炳豆,不过海岱龙山更多制作的是蛋壳黑陶高柄杯,非常精美。
其后高柄豆在陶寺有发现多件,形制也呈现多样化,有彩绘的,也有木制的。非常漂亮.。中原腹地的新砦和之后的二里头也分别发现了高柄豆。这些遗址出土的高炳豆从年代上较距今3600年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高柄豆要早很多。三星堆遗址高炳豆从形制上与二里头晚期高炳豆比较相近,两者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还有三星堆另一件大宗陶器“陶盉”,其远源或许也在长江下游,但学界基本上认为是由海岱地区的陶鬹演化而来,至于二里头封顶盉的传播可参见杜金鹏先生的论文《封顶盉研究》,虽然很早,但今天看来仍然字字珠玑,分析得很到位。
新砦豆
陶寺彩绘陶豆
另外从鄂西北的荆南寺遗址、宜昌中堡岛遗址、秭归朝天嘴遗址均发现有大量的二里头文化形制的陶器,有深腹盆、三角形扁足鼎、圆腹罐、大口尊、鬹、刻槽盆、盉等。(江章华 2009年 《成都平原先秦文化初论》)。
与之共存的还有小平底罐、高柄豆、鸟头把勺、器盖等三星堆文化常见器物。江章华先生此文中有进一步对两者文化传播的细节作出剖析,我们此处不再赘述。
三星堆陶盉
二里头鬹与盉
再有就是另一个三星堆文化的大宗遗物,玉器。三星堆科学发掘出土玉器近千件,主要出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掘的两个祭祀坑。限于篇幅,我们不做长篇大论,引用下学者分析的结论。(见何崝 2006三星堆文化玉石器综论)。
可以明显看出,三堆文化玉、石器与中原地区玉、石器有很深的渊源关系。例如库、璧、琮、戈、矛、刀、斧、锛等器, 虽在不同程度上有蜀地的特色,但并非蜀地原有之器, 可以相信是由中原地区传入的。即以最具特色的玉璋而论, 也不是蜀地原生, 而是源于中原地区。三星堆文化较早期的墓葬、遗址、器物坑如仁胜村墓葬、仓包包坑、髙骈坑等都未出玉璋, 出玉璋的是燕家院子坑和三星堆两个祭祀坑。三星堆两个祭祀坑的年代大致在殷墟一、二期, 燕家院子坑的年代估计与两个祭祀坑较接近。
有的学者认为蜀地是牙璋的最早发源中心, 这一看法是得不到考古材料的支持的。三星堆文化的一些玉、石礼器、武器和工具虽然源于中原地区, 但在型式上加以改造变化, 从而赋予这些玉、石器以蜀地特色。如牙璋的器形有远远大于中原地区的, 并且型式多样, 也远非中原地区和其他地区的玉璋所能及。此外, 刻有图案的边璋、大型石璧、锋尖有叉口的戈和前锋为平刃的戈等, 也仅见于蜀地。这些玉、石器在蜀地的改造变化,充分说明蜀地文化发展的程度。
再见(陈显丹 2007 三星堆出土玉石器研究综述)
在器类上, 妇好墓的丰富程度远远领先, 以礼器为例, 妇好墓有琮、璧、圭、璇玑、环、瑷、璜、玦、簋、盘等十种, 大洋洲墓有琮、璧、璜、玦、瑷等五种; 三星堆有琮、戚形璧、环、瑷、璋五种; 在仪杖方面, 妇好墓有戈、矛、戚、锥、大刀五种; 大洋洲仅有戈矛两种, 三星堆有戈剑两种。而且三星堆和大洋洲出土的玉琮、玉璧、玉环、玉璋、玉戈、柄形器等造型, 基本上受中原风格的制约, 一种好孔周缘两面凸起的璧类器在造型样式和制作技术上几乎完全一样。三星堆及四川境内多次发现的成批玉石璧的埋藏方式与良渚文化有所相似。
另外有谣传月亮湾出土玉琮与良渚玉琮相近,遍查有关论著和论文,未见有载,《三星堆出土器物》一书加载有误,因为此套书中的玉器部分也未刊载此琮的图片,学者相关论文均未提及,三星堆博物馆所藏应为上个世纪征集而来,无地层年代信息,不做详论。
妇好墓龙玦
青铜冶铸上我们长话短说,三星堆青铜冶铸的基础工艺也是“复合范工艺”,这个是中原地区独自起源的工艺。三星堆在焊接上有了自己独创的特色,但总体上冶铸工艺属于中原文化这个大传统范围内的。从金制品来看,三星堆与中原地区一样主要制品为金箔,三星堆用于人像的装饰,而中原地区大多用于木制器物表面装饰。实际上只是使用地方有些不同,并无本质区别,与域外黄金制品用途有着本质区别。再有就是三星堆青铜器上的纹饰,与我们传统文化体系内的纹饰并无二致,三星堆文化西来说可以休矣。
合范卯铸工艺
综上所述,三星堆从陶器、玉石器、青铜器、金器各个方面均与中原地区以及我国其他文化区有着深厚的渊源,三星堆文明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文明,也是我国多元一体文化的见证,这是毫无疑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