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温除热法

作者:蒋洪耀

单位:蒋洪耀(山东省枣庄市肿瘤医院 277500)

关键词:甘温除热法;高热;大热;扶正祛邪

时珍国医国药000358 提要 对40例甘温除热法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甘温除热法的特点是以温补药为主治疗发热证,其作用机制是扶正祛邪,临床可广泛应用于虚多实少之热证,并对“大热”的涵义有新的见解。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2000)03-0250-01

Analysis of 40 Case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pyresis by Sweet-Warm Remedies

JANG Hong-yao

(Zaozhuang Cancer Hospital, Tengzhou, Shandong 277500, China)

Abstract By means of analysing 40 case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eliminating evil heat by sweet-warming the rapeutic method,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essence of eliminating evil heat by sweet-warming sweet flavor and warm nature in main, the curative mechanism was vitality-supporting and perversity exorcising therapy, the methods could be commonly used for the asthenic fever. The author thought the concept of evil heat beared a new meaning.

Key words Eliminating evil heat by sweet-warming therapeutic method; High fever; Evil heat; Vitality-supporting and perversity-exorcising

甘温除热法是金元时李东垣创立的,在以后漫长的医疗实践中得以运用和发展。近几十年来,有关该法的理论和临床文章已达400余篇,但多集中于理论探讨、心得体会类个案报道等分散资料,对温甘除热的涵义、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指征及现代病理学、药理学基础仍众说纷纭[1],本文集中各家翔实医案40例,结合现代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对此作一分析总结。

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选自《中医杂志》、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名医名家著述等可靠资料。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数月,最大75岁;病程基本在1周以上,其中超过2周者23例,2例病程达2 a之久;病种涉及到原因不明的长期发热、产后高热、骨科术后、产科术后、脾切除术后,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黄胆型急性甲型肝炎、中毒性心肌炎、硬皮病、胶原性疾病、乙脑、麻疹、败血症、急性扁桃体炎、迁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心衰、药物热、肠伤寒及感冒等;体温在39℃以下者24例,超过39℃者16例;血白细胞一般不高,其中超过10×109/L 者3例;舌质多淡红或淡嫩,其中舌质红者1例;舌苔多薄白或无明显变化,其中微腻苔,黄燥苔及黄腻苔各1例;脉象均呈虚数,或弦数;治疗药物以当归、黄芪、党参、附子、白术、柴胡及升麻等为主;方剂多用补中益气汤、七味白术散、建中汤类、桂枝汤类、四君子汤类及归脾汤类等。

2 讨论

发热就其发生疾病来说,首先见于各类外感病证,如伤寒、温病的各阶段均可有发热,所谓“阳盛则热”;而内伤性疾病亦可引起发热,所谓“阴虚则内热”。现代病理生理学指出,发热是致热原对机体作用的结果,细菌及病毒(毒素)是最常见的致热原,而机体自身代谢异常亦可引起发热。从本组资料看出,甘温除热法所治之热包括了以上各种情况,如肺炎、乙脑、扁桃体炎等感染性疾病,即外感证,和产后,术后发热等非感染性疾病,即属内伤范畴。西医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以体温计的读数高低来衡量发热程度,将发热分成低热(37.4~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及超高热(≥41.1℃)。有人将李东垣“甘温除大热”之“大热”等同于西医学之“高热”是不妥的。首先,从本资料可见,甘温所除之大热不仅有高热,而且也包括了低、中度热,甚至超高热;其次,大热与高热是两个完全不同体系的医学概念:高热具有西医学准确性、客观性的特点,但它仅反应了体温计这一工具的读数;大热同壮热、潮热等概念一样属中医学概念,它虽没有西医测量工具的准确性、客观性优点,但它可反应病人发热的主观感受。因此,有人理解为大热不仅指高热,而且指长时间的低热,甚至可以为自觉发热较甚、感觉不适而体温计却测不出发热的情况,这是符合中医理论和临床实际的。我们认为李东垣立甘温除大热之名,无非强调甘温除热这一现象而已,是与传统苦寒泻热的事实对照而言,并非强调热之程度。

从本资料来看,甘温除热法方药虽多,但绝大部分病案所用之药可分成两类:即以甘温补益药为主(个别医案纯用了补益药),苦寒清热药为辅。甘温者,扶正之品;苦寒者,祛邪之用。因此,该法组方原理仍不避扶正祛邪,只是较传统习惯之甘温扶正药明显偏重而已。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温药除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的“补益功能”之外,尚同苦寒药一样,具有直接杀灭或抑制致病微生物及抗炎作用,如当归、黄芪、附子、肉桂、党参、甘草等甘温药均有一定抗菌消炎功能[2]。因此,甘温药为主的甘温除热法是有现代科学依据的。

本组资料还显示,病人虽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但血白细胞明显增高者不多,大多正常或偏低,舌质多淡红,舌苔多薄白,脉象呈虚数,病程往往较长,病种虽可为急性传染性疾病,但多是疾病的后期发展阶段或变证。总之,应用甘温除热法的病人,其正气已虚,扶正治疗是治疗的主要方面;邪气已衰,祛邪治疗则处于从属地位。因此,甘温除热法的应用指征是机体正气不足(气虚、阳虚或阴虚、血虚等)而邪气不盛。临床凡以甘温药为主,或辅以苦寒清热药治疗发热的用药思想均可视为甘温除热法范畴。考李东垣立甘温除热之法,实因当时民处鼎革之变,丧乱忧患,饥寒交迫,病家“胃气亏乏久矣”,即病人以正气不足者突出,治疗宜以扶正为主,使用甘温补益之药,而力避通常苦寒攻邪表下之治,故立甘温除大热之说以警世焉。再究东垣甘温除热之代表方补中益气汤,方中芪、参、术、归、草等补益中气,乃扶正之治;升、柴不可只认为其有升提之功,而忽略其苦寒之性,从而将全方误认为纯甘温升举之剂。实事上,升麻、柴胡在晋前之方书,如《小品方》《千金》《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圣济总录》诸书,皆同羚角、石膏、大青叶、栀子、芒硝等辈,用作清热解毒之品,且得到现代药理学证实。因此,此方实有扶正祛邪之意,只因升、柴具有良好退热功效,常用于热证治疗而已。

作者简介:蒋洪耀(1964-),男(汉族),山东省滕州人,现任山东省枣庄市肿瘤医院哮喘病防治中心主治医师,在职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周超凡,潘 萍.甘温除热法溯源[J].中医杂志,1992,(4)∶10

[2]李希新,苏明廉.当代中药临床应用[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346,639

收稿日期:1999-10-08

修订日期:1999-11-08

(0)

相关推荐

  •  小儿高热有没有简便退热法?

    小儿高热有没有简便退热法? 我们小儿的外治法,如果是急性发热,我们就可以按这个次序:大椎放血-耳尖放血-然后十宣放血,如果有食积的再放一下四缝,这个热很快就会退下去.而且我们这种治疗方法,孩子一哭一闹 ...

  • 春天对你说爱爱爱 so sweet

    --让我住进你心里-- 立春日 想到春天最喜欢的 风和花开 温柔映在诗里的街头 可现在街上却没有人 我们爱的这个世界 此时此地 Wish you were here. 春天带来好消息 ©对你的爱爱爱 ...

  • 马老师甘温除热法治疗午后低热验案 -- 马氏妇科

    初诊:2013年8月23日.冯某某,32岁.因"午后低热10天"就诊. 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末次经期8月13日至8月22日,伴痛经,自经行起每日下午发热,体温37.5℃,伴恶心.出汗 ...

  • 《脾胃论》中的一方,是李东垣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剂之一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简称升阳汤,出自<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是李东垣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剂之一,李东垣认为,脾胃为人体元气之本,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脾胃气虚,升降失常则变生诸病.脾主 ...

  • 马老师应用“甘温除热法”治疗妊娠期反复发热验案一则 --马氏妇科

    郑慧君 初诊:2019年2月22日.徐某某,28岁.因"孕7月余,反复发热2月"至我院门诊就诊. 患者近2月余来不明原因反复发热,至今已经发热4次,最高体温达40,伴有腰痛,曾在外 ...

  • 甘温除热法治疗不明原因高热

    本公众号,以往发的都是理论性文章,没有发过病历.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公众号读者中医素养水准不一,怕误导读者.担心有些读者,判断不准,误用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但是有朋友一再让我发一些病 ...

  • “甘温除热”法治疗复发性口疮体会

    复发性口疮,中医称"口疳".因患者大多有口舌灼热疼痛.舌红等热症,故病因以火立论.<丹溪心法>说:"舌上生疮,皆上焦热壅所致."<圣济总录&g ...

  • 复发性口疮治不好,你想过甘温除热法吗?

    中医书友会第2539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口疮是常见病,一般多以火立论,也多用甘寒或苦寒之药.但如果是虚证,过用寒凉则有可能是"火上浇油",这时不妨试试甘温除热之法 ...

  • 谈个中医“甘温除热法”之智慧之法

    [附例:甘温除热之中医智慧]就着前面中医治疗高热不退案例,我们再来谈个中医"甘温除热法"之智慧之法. 在谈"甘温除热法"之前,我们针对大众还是要简单脑补一下:临 ...

  • 『名医经验』万友生甘温除热治脓毒症经验

    万友生认为应用甘温除热法治疗脓毒症的辨证应立足脾胃气虚,阴火内生.对于"阴火"的界定,他认为"火分阴阳,是以阳火病性属热而治法宜清忌温,阴火病性属寒而治法宜温忌清. 扩展 ...

  • 甘温除热趣案

    [出处] [清]李用粹<旧德堂医案>. [原文] 嘉定孝廉①陆佑公长子,童年发热,遍尝凉药,热势更炽,昼夜不减,复认阳明热证,投大剂白虎,禁绝谷食,致肌肉消瘦,渐致危困.迎予往治.见面色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