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此人提出一奇计,若能执行,蜀汉北伐有望成功!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蜀汉建立时,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在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对于诸葛亮来说,继承了刘备的遗志,希望通过北伐中原,以此兴复汉室。

点击加载图片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除了第一次北伐获得了机会,在之后的几次北伐中,诸葛亮都没有取得非常大的战果。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多次北伐中原,但是,姜维北伐不仅没有超过诸葛亮北伐,还导致蜀汉国力受到了损耗,乃至于加快了蜀国的灭亡。值得注意的是,诸葛亮去世后,有一位大臣提出了一个关于北伐中原的奇计,如果这个计策可以得到执行的话,蜀汉北伐的成功概率将明显提升。一首先,提出这个计策的,就是诸葛亮的继承人蒋琬。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在诸葛亮去世后,蒋琬被后主刘禅任命为尚书令,不久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虽然蒋琬没有成为丞相,但是,因为被后主刘禅授予大将军、录尚书事等职务,蒋琬在地位和权力上实际上弥补了诸葛亮的空缺。延熙元年(238年),刘禅下诏蒋琬开府治事,加大司马。在魏蜀吴三国时,大司马地位还在大将军之上,这让蒋琬在蜀汉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点击加载图片

在此之后,蒋琬长期驻守汉中,还多次命令姜维率偏师西进,采取一种进攻的姿态,但是收效不大。因此,在长期和曹魏的较量中,蒋琬提出了一个计策,这个计策的核心就是派遣一支水师进攻曹魏的魏兴、上庸二郡,并让姜维率领一支兵马攻打曹魏的凉州,再联系东吴同时出兵,从而让曹魏首尾不能兼顾。二蜀汉大司马蒋琬认为,诸葛亮生前多次出兵秦川,道路艰险,来往不便,这成为蜀汉北伐没能取得根本成功的重要原因。对此,在笔者看来,山川险阻虽然成为蜀汉得以立足的重要基础,但是,这也增加了蜀汉进攻曹魏的成本,比如运送粮草就比较困难,中途的消耗更是加重了蜀国的负担。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蒋琬认为可以沿汉水、沔水东下,以此进攻曹魏的东三郡。

点击加载图片

在此基础上,蒋琬大造舟船,准备袭击魏国的魏兴、上庸二郡,但不料旧疾复发,未能成行。当然,蒋琬想从水路进攻曹魏魏兴、上庸二郡的方案,遭到了不少蜀汉大臣的反对,比如蜀汉朝廷就派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来汉中,试图劝阻蒋琬。对此,蒋琬不为所动,坚持了自己的北伐计策,并且,蒋琬还上书给后主刘禅,详细提出了自己的计划方案。三在上书给后主刘禅的书信中,蒋琬表示:蜀汉的整体实力和曹魏存在巨大的差距,长此以往,蜀汉只会被曹魏消灭。所以,现在应当用姜维为凉州刺史,姜维出军进攻曹魏的雍凉一带,而我蒋琬则会率军后继,以此支援姜维。除了陆路进攻之外,还需要从水路进攻曹魏的魏兴、上庸二郡,并和东吴取得联系,也即促使东吴同时对曹魏发动进攻。在多个方向发起进攻的背景下,曹魏很可能会首尾难以兼顾,这无疑会给蜀汉北伐以可趁之机。

点击加载图片

在向后主刘禅尚书之后,蒋琬于是进驻涪县,病情日益加重。由此,在笔者看来,蒋琬水路两个方向进攻曹魏的计划,无疑是具有很大成功概率的。其中,就水路进攻的魏兴、上庸二郡,就是之前刘封、孟达占据的东三郡。东三郡连接在汉中和荆州,而当时的荆州被东吴占据,一旦占据这一地区后,蜀汉和东吴可以互相照应,成为掎角之势。四最后,如果曹魏将主力放到这一地区的话,那么姜维率领的军队,显然有望在凉州一带取得不错的战果。相对于诸葛亮北伐全力进攻一个方向的战略,蒋琬的北伐计策,可谓天马行空,很可能会让曹魏一方没有防备,也即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因为蒋琬病重,再加上蜀汉内部的阻力,这一计划没能成功实施。延熙七年(244年),蒋琬因病请求将益州刺史之职让与费祎,刘禅便任命费祎为益州刺史。延熙九年(246年),蒋琬病逝,获赐谥号为“恭”。

点击加载图片

相对于主张北伐中原的蒋琬,费祎更重视恢复蜀汉国力,并控制姜维北伐曹魏的兵力。费祎执掌大权期间,姜维进攻曹魏的兵力,往往都不到一万人。在此基础上,主张休养生息的费祎,自然不会继续实行蒋琬的北伐方案了。综上,虽然诸葛亮去世后,蒋琬提出了一个奇计,甚至有望扭转蜀汉对于曹魏的劣势,可是,因为没能成功执行,所以成为蜀汉的一大遗憾,也即对于弱小的蜀汉,想要翻盘曹魏,确实需要承受一定的风险,乃至于兵行险着。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