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龙纹、回头行龙纹、正面行龙纹、鸳鸯行龙纹
明代中后期的行龙纹
行龙纹,身形向左右平铺展开,头部向前,以侧面示人,整体呈前行奔跑状。四肢在身躯下方,两前肢和两后肢各自前后分置。
清早期的行龙纹
走马板上绘制的双行龙纹,俗称二龙戏珠纹。
清早期的双行龙纹,绘制在方心内。
当代仿清早期的行龙纹。斗栱下面的平板枋上和两根额枋之间的垫板上也都绘制行龙纹。画面以宝珠为中心点,从上到下所有构件上的行龙纹都向着宝珠奔跑,这说明此处彩画在明间构件上。
清晚期的金琢墨行龙纹,只有纹饰轮廓线沥粉贴金,里面没有贴金,而是用颜色描画填充。如果轮廓线里面也贴金,则是片金做法,大多数龙纹都是片金做法。
清晚期的行龙纹
平板枋上的行龙纹,当代新绘,脊背就像是被上面的柱头科斗栱压弯了。
夕阳下,牌坊上熠熠发光的片金双行龙纹。
苏式彩画聚锦内的五墨行龙纹,没有用金,只用颜色绘制。
梁枋的底面,双行龙会做一正一反的设置,即一条行龙是正向的,另一条行龙是颠倒过来的,这种正反对称的龙纹组合叫做鸳鸯龙。
这处鸳鸯行龙纹,两条后腿都在身躯上方,与前腿正好相反。
这是一处天花梁的侧面,不是双行龙纹的组合,而是行龙纹搭配行凤纹,行龙与行凤都是正向。
行龙的四肢都在身躯下方,扭曲的身体只有一个波峰。
这是上面天花梁的底面,同鸳鸯龙,龙、凤不同向,做正反向设置。
看其中的鸳鸯行龙纹,四肢不同侧,除了一条前腿外,其余三条龙腿都在身躯上方。且身躯有两个波峰,多的波峰是为了安置朝上的龙腿。
再看一处天花梁的侧面,行龙行凤纹,行龙四肢都在身躯下方,身躯一个波峰。
底面龙凤做正反设置。
鸳鸯行龙纹的前腿和后腿分别有一条在身躯上方,另一条在身躯下方,两个波峰。
而这处同样是清中期的鸳鸯龙,龙形画法同侧面的行龙纹,四肢都在身躯下方,一个波峰。
这处鸳鸯龙也是清中期的,四肢都在下方。
这两张清晚期的鸳鸯龙,除了一正一反外,身形结构完全同梁枋侧面行龙,四肢在下方。
正面行龙纹的身躯及四肢形态同一般行龙纹,只是它的头部在身体正中,且以正面示人。上图的正面行龙纹位于山面平板枋的正中,与下面方心的宝珠上下对齐。与方心的行龙纹对比,可见其身躯形态类同,只是头颈被安到了身躯中部。
此处的正面行龙纹也在山面平板枋上,上面是斗栱,下面是山面中柱,与柱头上的坐龙纹对比,它也是正面,仿佛是被斗栱和柱头合力压扁的坐龙似的。
上图大小两根额枋方心内绘制的即是回头行龙纹,其身躯虽然向前奔跑,但是头部却扭向后方,回首张望。中部红色的由额垫板上绘制的是一般行龙纹,它们的主要区别在头部的朝向。
清早期的回头行龙纹,天花梁侧面,四肢都在身下。
这处是位于天花梁底面的清早中期回头行龙纹,后腿有一条在身躯上方。看来在清代早期中期,不仅在鸳鸯龙组合中,只要是位于梁枋底面,行龙纹的腿爪就会分列身躯两侧。
这处是仿晚清的天花梁底面上的回头行龙纹,四肢都在身躯一侧。
这处是位于包袱内的龙纹,笔者认为,它可以归为回头行龙纹的类别,身躯左右伸展,向前奔跑,头颈扭向后方,看向天花梁底面的宝珠。
清早期天花梁包袱内的回头行龙纹,主体绘于天花梁底面,四肢分列身躯两侧。这种四肢分列身躯两侧的画法,可以使龙纹显得更加立体全面,不只是以一个侧面形象示人。
天花梁包袱内两条回头行龙纹,奔跑方向相反,却都回头看向位于底部中央的火焰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