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的黄土高坡感觉土挺厚的,怎么只有黄土不长树呢?

的确,黄土的土层是很深厚,很多地方在100米左右。一般我们常常形容新疆土层薄,到处是戈壁沙滩,是一块块贫瘠土地,寸草不生。可是黄土高原土层这么厚,为什么就不是鲜花绿草,绿水青山呢。

如果说降水少,可是这里降水量也在400毫米左右,同地域的内蒙古东部地区,降水量与黄土高原相差不大,可这里却是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草原景观。

黄土高原有什么秘密,为什么不 能成为碧绿的世界?

归根结底还是黄土结构的问题,其次是自然条件恶劣,首先我们认识一下黄土结构。

一般土壤的形成是母岩风化原地形成的,随着风化进行土层随之也越来越厚,在发育过程中,微生物也参与进来,慢慢地形成了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壤,能长出绿草和树木,所以土壤与母质有着“母子”关系。

黄土却是风积地貌,是风力作用把西部地区的沙尘吹起来,搬运到这里堆积,一天天,一年年,经过上百万年形成了厚厚的黄土层,这些黄土是“外来户”,不是原生母岩风化的。

由于是风力搬运堆积起来的黄土,结构松散,具有管状孔隙和铅直孔隙,孔径比我们头发还细的毛细管,竖直向下沿伸,当遇到降水时,这些雨水便沿着这些小孔渗入地层深处,难以在地表层蓄水,而地表层恰恰是生物生长需要的土层,因蓄水难地表层就变得非常缺水,所以说黄土高原干旱与沙漠地带有着本质上区别,沙漠地带是降水量少形成的干旱,而黄土高原是蓄水难形成的干旱。这就是黄土高原长草都很难的原因,更不用说长树了,我们见到的多是祼露的黄土高原面,自然景观空旷苍凉,大自然表现出“恶”的一面。

风积黄土不仅仅是蓄水难,还会有湿塌,雨水沿着毛细管下渗地程中,溶化了土壤中的矿物质,土层开始塌陷, 地表层又形成了新的土壤面,又被雨水侵蚀,新的土层面不利于肥料的累及 ,有机物和微生物也会遭到破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能形成具有肥力的土壤,那么花草树木难以生存。

假如黄土没有那么深厚,只有1米左右,下渗的水或湿塌的土层被母岩所支撑,即起到蓄水的作用,还会起到“骨骼”支撑作用,那么养料就容易蓄积,所以黄土厚还是一种”罪过“。

可以这样说,降雨后黄土就是一堆没有“骨骼”烂泥,雨水一冲刷,新的侵蚀面形成的了,每一 次雨后就是这个样子,恶性循环难以改变。

其次,生态环境问题,黄土容易被雨水剥蚀,但每年夏季气温高,雨水也多,水热配合较好,会有大量的微生物繁生,这对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有很大好处,可是冬季来临了,黄土高原北部没有高大的山脉阻挡,完全在偏北风劲吹之下,夏季积累的养料被风力剥蚀,风吹沙起,不仅给京津冀地区带来沙尘暴天气,还会把一年累积的养料随风送入西风环流中,降落大海。

总之黄土高原蓄水难,储存养料更难,那么土层再厚,也难长出茂密的森林。

黄土高原西北部,黄河”几“字边里有一片毛乌素沙漠,从临海位置来说,距离海洋比黄土高原还远,降水量也少,但这里植树成活率很高,这些年来,我们在这里开展人工植树造林,目前森林覆盖率达到94%,显然这里的黄土土层薄,加之有黄河古河道,地下水埋藏浅,就能长出郁郁葱葱的森林,这不能不说黄土结构有问题,看来黄土高原是最难治理,难以利用的。

黄土高原变成绿水青山,也不是没有条件,近几年西北地区暖湿化,降水越来越多,很多荒山长出了绿草,这是大自然馈赠。黄土高原降水要求比较苛刻,不能降下大暴雨,适合于毛毛细雨,雨不大,湿润润的,不会造成黄土湿塌,特别有利于草木的生长,只要植物的根系扎下土层深处,黄土有”骨骼“之后,就有了蓄水功能,植被就容易恢复,进入良性循环,就会把荒山变城绿草青山。

近十几年西风带活跃,带来的多是毛毛细雨,几乎没有大暴雨的发生,这才有了恢复植被、休养生息的机会,就是夏季的黄河水也不是那么浑浊,这反映出黄土高原植被发生了很大变化 ,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但愿我们更加珍惜来之的不易的机会,加强管理,实施最能效的管理政策,让昔日漫漫黄沙的黄土高原,变成花香鸟语的翠绿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