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对十二三岁的奉俊昊说什么?
奉俊昊获奖了,很大很大的奖,大到改变了一个国家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历史,大到前所未有地提高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力和民族自豪感。
这两天关于奉俊昊获奖的相关报道铺天盖地向我们传来,其中最让人感触深刻的不是韩国总统文在寅的发言,也不是韩国政府要在奉俊昊的家乡修一条以奉俊昊名字命名的观光街,而是奉俊昊导演接受美国媒体时所说的一段话。
美国记者问奉俊昊。
“导演,你想对十二三岁的自己说什么?”
奉俊昊不假思索的回答。
“早点睡,不要这么辛苦了,那个时候经常熬夜看电影,现在健康都出了问题”。
多么接地气、多么真挚的回答。
又据成都商报报道。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心中有了做导演的想法?”
奉俊昊:“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喜欢上了电影,也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看完这两则报道,真是不服不行,原来奉俊昊导演之所以成为现在的奉俊昊的导演,早就是天选之人。
奉俊昊获奖之后,韩国的网友欢呼雀跃不已,他们把奉俊昊和韩国“花样滑冰女王”金妍儿,足球运动员孙兴愍,电竞选手Faker,以及韩国男子演唱组合防弹少年团统称为“韩国五大国宝”。
金妍儿,花样滑冰领域的世界级选手,早在几年前就完成了世界大满贯的成绩,联合国儿童慈善基金大使。
孙兴愍,如今的亚洲足球第一人,一次又一次地向世界证明了东亚的黄种人也能够把足球踢好,真正的亚洲第一人。
Faker,韩国著名电竞选手,拿下了多项世界冠军,年龄却是刚刚23岁。
奉俊昊十二三岁遇到了电影,金妍儿7岁开始练习滑冰,孙兴愍也是7岁开始踢球,jaker也是小小年纪就接触到了游戏。
看看这几个人,那一个不是小小年纪就幸运地遇到了自己一生的职业,那一个不是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着自己的工作,直至水到渠自成,花开果自熟。
国内的好多媒体和影评人把奉俊昊能够获奖的原因,简单的归结到了制度的原因,也就是韩国实行电影分级制度,而我们还是电影审查制度。
我承认有这方面的原因,但这不是唯一的原因。
“打铁还需自身硬”,假如有一天我们真的放开了电影审查制度,有那个自身硬到可以拿下奥斯卡奖项吗?
《寄生虫》能够拿下奥斯卡靠的是一个黑韩国的故事吗?
并不是吧。
而是一个剧情结构精致、拥有高度艺术性的电影吧。
这是不是一个黑韩国的故事不重要,而是这样的高质量的电影,即使国内放开审查,依靠我们的业务能力能不能拍出来的问题。
所以抛开制度原因,我们还是回到人的问题上。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人的力量又是无限的,大到可以为一个国家写剧本,大到可以为一个民族拍电影。
说了这么多,说过来说过去,说到了一个根本的问题上,那就是我们在文化软实力这些方面急需大量的人才。
我们需要和奉俊昊一样从十二三岁就把电影种在心里的电影爱好者,我们需要和孙兴愍一样7岁就在绿茵场上奔跑的足球少年。
而现实的中国社会这样的少年有几个?
更多的是各种补习班的繁忙少年,他们有没有机会幸运地遇到自己一生的爱好?
有没有机会坚持自己一生的爱好?
现实是残酷的,可能99%的中国少年遇不到一生的爱好,遇到的这1%里面也可能有99%的少年不能坚持自己的爱好。
有多少有梦想的少年出于现实的原因,听从了父母的劝告并没有选择自己心爱的电影学院。
又有多少考上了电影学院的少年,只是学到电影创作的表面方法,而没有学到电影创作的灵魂手法。
奉俊昊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电影教育,但是他依然学到了电影创作的灵魂手法,那就是深刻的观察和表现自己的家国。
电影在哪里?
电影在人心里,在十二三岁少年的人心里。
从前有一位老人,说中国的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其实中国电影更要从娃娃抓起。
只要小小少年的心中有电影。
总有一天,我们也能走上奥斯卡的领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