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爱人妻的行为,如何戳穿了中国文人的虚伪?假仁假义
这是船夫聊三国人物的第五篇,希望观点和角度能够让大家有所收获,如果喜欢那就更好了,全文3300字,阅读可能需要5分钟。
曹操一直被世人吐槽的一个点就是:爱人妇,这种说法其实是很不准确的,更精准的说法应该是寡妇。
由于三国演义小说是明清时期开始流行起来的,而在当时世俗礼教对女性贞洁观已经有了很高的要求,对于寡妇来说,只有守节才是唯一出路。
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曹操爱娶寡妇的行为,似乎在潜移默化地告诉读者,曹操是在逼迫这些寡妇嫁给他,这些寡妇的贞洁节操也都是被曹操破坏掉的,所以按照这个逻辑,曹操就更加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了。
但我们却忽略了一个事实,中国古代对女性的压迫和贞操观的约束并非一直如明清那样十分严苛。商周时期男女地位相差不大,到了汉朝女性地位也并不低,尤其是在婚丧嫁娶方面,要知道汉武帝的母亲(汉景帝的妃子)就是个二婚的,甚至在第一次婚姻中还生下过孩子。
由此可知在汉朝时期,寡妇再嫁,并非是一件容易被世俗唾弃的事情,而是司空见惯的了。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便会发现,在东汉末年群雄争霸的时候,失去丈夫的女性,带着孩子能够找到像曹操这样一个大靠山,该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啊!
1000多年后的说书先生之所以大骂曹操爱娶人妻,恰恰是因为曹操的诸位妻妾在史书上是有记载的,这在古代是极其罕见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古代史书中记录关于女性内容本身就很少,就更不要说不是正妻的妾了。
曹操的这些妾室之所以在正史中有记录,恰恰是因为曹操给了这些寡妇应有的名分,而曹操之所以光明正大地娶了她们,背后也大有深意,下面我们便来举例分析一下。
尹氏:
尹氏是大将军何进(另有说法是何苗)的儿媳妇,魏晋名士何晏便是她的儿子,曹操不但视若己出,还将女儿金乡公主许配给了他。当初董卓进京之所以能够迅速壮大,很重要的一部分部队便是来自大将军何进麾下,这部分人群龙无首,便被董卓收编了起来,并参与了后来的动乱。
董卓死后,原本事情就要皆大欢喜了,不成想司徒王允力排众议来了一次大清洗,就连颇有名望的蔡邕都难逃毒手,这一下子让原本打算投降的军队变得人心惶惶,进而促成了后来规模更大且破坏性更强的动乱,汉献帝正是在这个时候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甚至流落荒村衣不蔽体。
在曹操迎立汉献帝之后,摆在他面前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便是如何让这些群龙无首的部队安下心来,相信归附曹操以后不会被秋后算账,于是曹操才会娶了大将军何进的儿媳妇,也就是此时的寡妇尹氏。
很多人或许不理解,为什么娶了一个寡妇就可以让部队安下心来呢?
这就要回到古代战争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那就是斩草要除根,大多数情况下,一方战胜之后都会对将战败的一方来一次大清洗,即使当面不好意思对这些老弱妇孺动手,往往也会事后清理的干干净净。
这便是作为投降者的无奈,人心惶惶之下,很容易就铤而走险。换位到战胜者的角度看这件事,他们也并非不想接受这些人的投降,而是他们也担心会遭到背叛,这个时候战胜一方的将领,娶了战败一方将领的遗孀,实际上相当于通过联姻的方式将原本敌对势力变成了“一家人”。
虽然只是名义上的,但的的确确堵上了战胜者秋后算账的路,毕竟他只要这么做了,便会背上对自己家人下手的骂名,不但名不正言不顺,背后的沉默成本也是高的吓人。
某氏:
某氏指的是《三国演义》中的邹夫人,她是董卓部将张济的妻子,张济骁勇善战,一度担任骠骑将军,并支持汉献帝东迁,他死后部队被侄子张绣接管,后来张绣假意投降曹操,差点就让曹阿瞒阴沟里翻了船,这段故事在三国演义中有很详细的描写,并将这场祸事归咎于曹操的好色。
按照小说的描写,这段故事的确可以凸显出曹操爱人妻的卑劣行为,但真实的情况可能恰恰相反。
要知道在古代很讲究子承父业,张绣继承叔父张济的部队本来就很有问题,应该只是权宜之计。所以当曹操迎娶了张济的遗孀,那么从道义上来说,曹操才是这种部队的真正继承者,而从普通士兵的角度来看,也更愿意归附像曹操这样有名望的强大诸侯。
当曹操表达了想要迎娶张济遗孀的意图后,最害怕的其实就是张绣,因为他好不容易成了一只军队的领袖,压抑的野心还没来得及释放,这支部队马上就要失去了,他怎么甘心?
后来发生的事情,都是其一手策划的,曹操是因为低估的张绣的野心和伪装,才会一失足成千古恨,抛开这些不谈,单独来看曹操迎娶张济的遗孀这件事,可以说是毫无问题,怪也只能怪他没有提防好张绣的反叛。
杜夫人:
杜夫人是吕布手下秦宜禄的妻子,很多野史中的记录是因为曹操爱慕于他的美色,所以才娶了她,并且言之凿凿的将关羽拉进了这出戏中。
实际上我们只需要按照之前几个案例的分析对比,便会发现曹操娶这位寡妇是有目的的,那便是想要收复吕布手下的部队,好让他们安心归顺。
当时杜夫人和秦宜禄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便是后来曹魏名将秦朗,长大后的他不但平步青云官拜骁骑将军,还曾率兵征讨过鲜卑,甚至一度让曹睿选为托孤大臣。
对于秦朗曹操同样是视若己出,举个例子,年幼的秦朗跟随母亲住在曹操的宰相府中,衣食住行丝毫不亚于曹操的亲儿子,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都让曹操的亲儿子曹丕感到了嫉妒。一次大宴宾客的时候,曹操还对宾客说:
世界上有像我这样如此疼爱继子的吗?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不难看出曹操哪里是爱人妻啊?他是真的为了一统北方而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不惜做出这种很容易背骂名的事情。
敢背骂名真英雄
在东汉末年,先是黄巾之乱,后又是诸侯割据,北方的百姓已经饱受战乱之苦,这个时候真的急需出现一个人,将各方势力重新统一起来,进而可以休养生息。想要做到这点,光凭武力是不够的问题的,关键是要与躁动不安人心惶惶的军队和百姓重新建立起信任。
通俗来讲就是让大家投降,同时又要相信你不会秋后算账,曹操娶这些寡妇无疑是用最快最有效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建立起的稳固的信任。
明白了这个道理大家就能理解为何曹操在一统北方之后,可以既凭借自己的实力继续筹备一统天下,同时又抵御住了北方野心勃勃的游牧民族。
与曹操为做大事不惜背骂名的大无畏精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个在历史中被人们歌颂的人物史可法
史可法是明朝末年抗金清军的英雄,一度官拜兵部尚书,但一直困扰他的一个问题,便是没有自己的嫡系部队。这也是为何他在多次抵抗清军的军事行动中孤掌难鸣,最终以失败收场的原因。
其实历史并非没有给过他机会,想当初名将高杰死后,留下了一支战斗力十分强悍的部队,并由遗孀邢夫人管辖。
这个邢夫人可不简单,他原本是李自成的小妾,因为跟高杰私通才与之私奔出来,邢夫人巾帼不让须眉,所以高杰死后部队并没有散,而是继续听从她的指挥。这个时候邢夫人便与史可法取得联系,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让高杰的儿子认史可法为义父,这支战斗力强悍的部队从此便彻底交给史可法。
现如今很难想象,如果当初史可法接受的这个方案,明清的历史会不会就此改写?
原本担心被秋后算账的农民起义军纷纷被史可法收编,而不是像历史上那样跑到清朝那边为虎作伥,人数只有十几万的八旗铁骑,估计早在中原广袤的大地上跑断马腿了,就更不要说改朝换代了。
但大家知道史可法是怎么做的吗?他因为嫌弃高杰和邢夫人是土匪出身,所以并没有接受这个方案,而是让高杰的儿子认了南京的一个太监做义父,可笑吗?我觉得是很可悲。
就这样史可法错失了拥有自己嫡系部队的机会,反倒将所有农民起义军通通地推到了清朝那里。我相信如果换作曹操,还认什么义子,干脆就直接娶了高杰的遗孀邢夫人,进而用最快也最有效的方式与这支部队建立起足够的信任。
那些因李自成溃败而四处躲藏的散兵游勇,会迅速地向史可法汇聚而来,因为在他们的眼里,伟光正的史可法能娶高杰的遗孀,那么就不会在乎他们的土匪出身,也更加不会秋后算账,甚至将史可法看做半个自己人。
毕竟对于汉人来说,如果能洗白成为正规军,并且成为驱除鞑虏的民族英雄,谁愿去去给八旗当走狗呢?
说了这么多,当再次审视“曹操爱人妻”这个说法,我看到的并非是一个乱世枭雄,而是一个为了拨乱反正,不惜背负骂名的英雄。同时,我也由此看到了后世酸腐文人的虚伪与自私。
那些看似爱国爱民的文人东林党,骨子里其实更爱的是自己故乡的良田美妾,以及自己所谓的美名,如果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与自己的身后名起了冲突,他会毫不留情的选择后者。至于国家的命运自己老百姓的死活,只要不干扰他的作秀就行。
202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