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经典】温病学概述
温病学概述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是认识和防治温病的学说,是一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由于温病学提示了温病的本质,并有效地防治温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因而它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温病是急性外感热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因此,认识和防治温病对保护人民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长期以来,温病学一直有效地指导着温病的临床治疗,此外,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对内、外、妇、儿及五官等学科的某些疾病的治疗,也具有突出的指导作用,因此,温病学是学习中医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公众号:经方世界)
温病学在中医学中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然而作为一门学科来讲,则有着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了解其发展概况,可加深对本学科的认识。温病学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内经》,到秦汉晋唐时期,对温病的病名、病因、证候及防治有了初步认识,在概念上温病隶属于伤寒,对温病的认识理论简朴缺乏系统;经过两宋金元时期的变革发展,温病始脱离伤寒藩篱,在理论上取得进展,提出温病病因的不同看法及从病名、病机和治疗上区分伤寒和温病,在治疗学上,主张灵活运用经方、强调热病的治疗以寒凉为主,提出外感病因按邪在三焦气血制方用药。两宋金元后,到了明清,温病学的发展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温病学家辈出,温病学专著丛现,这一阶段,以明代吴又可的《温疫论》和清代叶天士的《温热论》、薛生白的《湿热病篇》、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王孟英的《温热经纬》等温病学家的温病学专著为标志,有关温病的理法方药已有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从而形成了新的专门独立学科——温病学,因此,温病学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温病学得到了蓬勃发展,出现了令人鼓舞的广阔前景,这一时期是温病学发展提高阶段。
温病学的研究对象是温病,温病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疾病,而是多种外感热病的统称,温病的临床分类在于执简驭繁,有利于指导辨证与治疗,及学习与研究。温病的临床证候多样复杂,依据是否兼夹湿邪,可将温病大体分为纯热无湿的温热类和有热有湿的湿热类温病,温热类温病包括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疫疹、疟疾等。湿热类温病包括湿温、暑湿、伏暑、霍乱等,根据发病的迟早及表里不同分类,感邪即发,病发于表的为新感类温病,如风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等。感邪后邪气伏藏,过时而发,病发于里的温病为伏邪类温病,初起以里热证为主,若无新感即发,一般无表证,如春温、伏暑。对温病的辨证,是以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的病机演变和临床特点为基础,阐发温病的病因、病机、辨证,从而为确立温病的治则和遣方用药提供依据。叶天士以卫气营血的生理功能为基础,将卫气营血的表里层次用来概括病变的浅深及病情的轻重程度。温邪一旦入侵人体,一是防御机能被激发,出现一系列的抗邪反应;二是温邪导致卫气营血功能失调及实质损害。一般而言,卫、气分的病机变化以功能失调为主,营、血分的病变以实质损害为主。卫气营血辨证的意义在于明确病变深浅层次,确定证候类型及病变性质,为确立正确的治法提供依据。三焦辨证起源于《内经》《难经》,发扬于温病学派,为吴鞠通所倡导,能反映温病的发生、发展及传变规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是从人体纵、横两个不同的角度,揭示温病的发病及传变规律,是研究和治疗温病的重要基础。温邪侵袭人体后,会导致卫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功能失调及实质损伤,产生复杂多样的临床症状。以卫气营血辨证及三焦辨证理论为指导,对患者的全部病情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辨析出各种症状产生的原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判断出病变部位、性质,证候类型,邪正消长,以及病变发生、发展、传变规律等。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理论体系,对临床外感病与各科热证辨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公众号:经方世界)
《温病学》论述温病诊治过程所体现的整体观、动态观,理法方药一致的思维方法,对中医临证具有典范作用。对于外感病的诊察方法,《伤寒论》有关望、闻、问、切四诊的论述很多,但温病学对此又有新发展。尤其温病学家对辨舌验齿论述甚多,而且更提出明辨斑疹、白㾦等,可以说对《伤寒论》已有了很大发展。即使是对发热症状的描述,温病学在继承《伤寒论》相关论述的基础上,更提出了湿温病“身热不扬”、邪入营分“低热”、热在阴分“夜热早凉”等,也是对外感病辨证论治理论的补充、完善和发展。
《温病学》治则治法理论,《伤寒论》作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之作,对《内经》治则治法理论进行了具体应用和发挥,而温病学治则治法理论在此基础上更有重要创新。叶天士《外感温热篇》谓“在卫汗之可也,入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所提到的“汗之”“清气”“透热转气”“凉血散血”等治法,与《伤寒论》发汗、清热、活血治法相较,实际上是既有联系,又有发展。《伤寒论》发汗多用麻黄汤、桂枝汤辛温发汗,温病学家则主张用银翘散、桑菊饮,或加减正气散、加味香薷饮等,辛凉清解,或芳香宣化。《伤寒论》清热多用白虎汤、栀子豉汤、大黄黄连泻心汤等,主要是清气分热,活血多用桃核承气汤、抵当汤,主要是逐瘀泄热。而温病学家除清气之外,更强调透热,或投以凉血,或兼以散血,融入了凉膈散、犀角地黄汤等唐宋金元名方治疗热病的思想。再如热病神昏的治疗,在温病学家提出了“逆传心包”“热极生风”导致神昏痉厥病机理论,并提出了醒脑开窍(如清心泄热开窍、芳香化浊开窍、清热息风止痉)治法,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的应用,羚角钩藤汤、菖蒲郁金汤等方剂的创立,较之《伤寒论》均有突破性发展,为中医学理论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温病学家在《伤寒论》及前辈基础上收载了大量的治疗外感热病卓有疗效的方剂,如《伤寒论》治疗“伤寒,脉浮滑”的白虎汤,治疗“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的白虎加入参汤,都是治疗温病的有效方剂。温病学家创立的化斑汤、清瘟败毒饮、白虎加苍术汤、三石汤等,则是以此为祖方。承气汤,是《伤寒论》治疗阳明病的主方,吴鞠通《温病条辨》在此基础上更创立了宣白承气汤、陷胸承气汤、导赤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桃仁承气汤等一系列方剂,既是对《伤寒论》三承气汤的继承,但更是发展。《伤寒论》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炙甘草汤,又称复脉汤,吴鞠通《温病条辨》以此为基础,创立了一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等,应用于下焦温病真阴虚亏诸证,是对张仲景炙甘草汤的重要发展。其他如麻杏石甘汤、栀子豉汤、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茵陈蒿汤、猪苓汤、小陷胸汤、黄连阿胶汤、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等,也是后世温病学家临床习用的有效方剂。现代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常用的方剂如五虎汤、桑杏汤、清燥救肺汤、柴胡达原饮、蒿芩清胆汤、茵陈五苓散、桂苓甘露饮,及银翘散、桑菊饮、三仁汤、青蒿鳖甲汤、增液汤等方,则是温病学家之创新,临床上与《伤寒论》所谓“经方”相比,同样卓有疗效,实际上是补充了《伤寒论》的某些不足,提高了中医药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的疗效。
综上所述,温病学辨证理论,诊法,治则治法理论及方剂对中医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传染病以及内、外、妇、儿各科杂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一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图书名称:活学活用温病名方
图书作者:李鑫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