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昊:新技术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场景

导语

 黄昊: 一名从事医院信息管理工作的工程师,对医院信息管理略有心得,专心于信息规划设计、数据安全、数据治理的探索。也曾发表专业杂志数十篇,喜欢写点小文章,闲暇之余撸猫逗狗,生活平淡总自娱自乐。

黄昊:感谢邀请我到这里来跟大家分享,刚才听了咱们郑杰老师的演讲,我感觉跟我的分享内容比较搭。郑杰先生从一个宏观的科技发展的角度去跟我们描绘了一个很好的蓝图,我作为一个医院信息科的负责人,更多地要考虑到怎么样把很多的新技术应用和落地。这两年有太多的新技术在我们医疗开始应用了,有些也确实应用得比较好。我感到困惑的是什么呢?更多的好像应用得不那么好。也就是说,前途是非常光明的,道路不说曲折,至少是坑坑洼洼的,这回也是受邀说有没有可以分享的地方,我就把我的一些困惑还有一些想法总结了一下,跟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可能我的演讲没什么技术含量,毕竟今天是周末,这两天大家听了太多的技术分享,包括像郑杰先生的分享,特别烧脑,我的相对比较轻松一点。

为什么我们现在医疗信息化这么火,我个人觉得这确实是从国家层面,国家提出“十四五”宏观规划“健康中国”和“数字中国”成为了我们国家的战略,“数字中国”不说了,肯定跟我们搞信息的有关,“健康中国”最重要在于如何落地。根据相关文件和规划,都需要我们信息人去做大量的支撑工作。我作为一个小信息科主任都能看到的东西,我相信在座的各位老师,各位公司的老总们也自然是看到了这个趋势。在商业和科技的加持下,对于医疗信息化,我感觉市场有点趋之若鹜。现在很多公司都开始跨行业发展,比如以前是做金融的,在金融行业里他们也做得比较好。大家甚至觉得既然医疗行业有很多机会,在其他行业相对比较饱满的时候,我也是学计算机的我也会编程,我也可以做医疗信息化。我认为在实施过程中确实不是这样的,不是说你会码代码,会把一个很小的点做好就可以宣扬我能做智慧医疗。而且乙方口中的痛点,真正来说很多时候有点不痛不痒,只是你们认为的“痛点”而已。

实际上你的理解和实际的场景是有区别的,这就造成了我们会有很多的槽点,这个系统上线了之后,怎么用都用得不好。我们信息科会经常被临床科室吐槽,当我没有这个系统的时候,临床科室主任见到我说:“黄主任,人家其他的医院都有的东西,为什么我们没有”。我就赶紧上马,系统上线了之后,再见面就是说:“黄主任为什么我们的系统这么烂,别人的系统都用得那么好!”这搞得我很困惑。

也许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赋予了医学新的魅力,也会让我们的临床大夫觉得我们古老的医学插上了信息的翅膀,能变得多姿多彩。真正在我这看到的是信息系统左右为难,我梳理了我们现用的系统,大概有一两百个之多。一两百个系统都是靠我们的技术公司,靠我们的同道一行行代码码出来的。我们脑袋中的事物跟应用场景之间是有差别的,这些差别到底应该怎么解决。

这就涉及到如何拥抱新技术,这两年我们也做了一些应用,咱们用的最多的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我觉得在这种普查上面确实起到一个很好的效果,至少提高了效率;在临床教学方面,把书本上的不生动的东西,转成了动画,转成了虚拟现实的东西,让我们的医学生更直观、更容易接受;还有质量管理,都说到建立现代医院管理的制度,怎么建立,肯定要依靠数据说话,除了有数据还要有模型;另外就是说在患者服务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不错的效果。

在这些实践过程中有很多的槽点跟大家聊一聊,这么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也确实是甲方乙方沟通的时候,我提一点小建议。你要深入了解医院的现状,不是说你去跟院长讲,你们医院这种落后的状况,交给我,我几个月给你搞定,让信息化建设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几个月下来,可能依然是一地鸡毛。医院信息化不是简简单单的软件系统的上线,它涉及到制度、流程,甚至是人思维的转变。我们体会最深的是,曾经我们上线自助服务,怎么推广都推不好,使用率一直不高。后来我们调查发现,使用了自助服务在绩效分配上会影响到收款员的绩效。找到原因后,进行相应的调整,自助服务就用起来了,在整体的协同作战下,我们现在扫码支付达到67%的患者金额在微信上支付了,这样极大提升了我们的管理效能。

另外,现在大家都谈大数据,很多科技公司就一门心思的花各种手段去收集数据,要解决数据大这个问题,可是大家并不了解安全上应该怎么样去做,甚至不知道国家很多的安全政策就开始做。开始一直都想着我要把你的数据收起来,收得数据越多越好,现在数据安全、数据合规性检查反而成了很多大科技公司的很沉重的压力。如果大家数据安全这块做不好,我觉得你前期付出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

除此之外,你还要了解管理体系,还是要跟医学做朋友,而不仅仅说我会做编程,还要了解我们的业务流程,这里面还有很多的事情是需要咱们科技公司去做的。因此我觉得科技公司除了要有远大的目标,更应该脚踏实地。先踏踏实实做出一个好系统来,只有你们把系统做出来,我们才能用一个好系统。

对于我们医院信息科的同仁,我也是有一些建议。不是说我们看到一个美好的前景,我们就开始义无反顾地去实施这个新技术,上一个新业务。而确实是要分析清楚现在我们的痛点在哪里,科技公司到底能做什么,作为医院信息建设的专业人员,我们更要擦亮眼睛。有些科技公司就是一个PPT公司,真的没有什么技术实力,曾经有一个公司给我发了很多天的短信告诉我,主任我就想给你介绍全世界最好的信息系统,我当时觉得全世界最好的信息系统我没听说过,连着几天给我发信息,说一定要把最好的信息系统介绍给我。最后我说,那你给我讲讲吧,讲了几分钟我说十年前不就有了吗?他说我们做得比他们好,我说到底好在哪里。他说让我们的技术总监给你讲,结果我问了几个问题,这个技术总监直接告诉我,他说我不是技术总监,我是市场总监。我相信不止是我一个人遇到,现在确实有蛮多的热点,会让大家一股脑的扎进来,自己还没想清楚。所以我更希望我们信息科的人能够想清楚,我到底要干什么。

另外一点,我们还要用勇气、有魄力主动迎接新技术。我认为信息科现在的学习压力是很大的,有太多的系统要上,有太多的新技术要学。如果我们自己都不了解的话,在实施中把所有的东西全交给公司完成,这是不对的。

对于新技术,我认为是融合而不是颠覆。首先我们应该敬畏生命、敬畏法律、敬畏制度,还有敬畏历史。不要看到一个医院原有的样子就是这么破破烂烂的,我们就提出一个非常宏观的计划把这个破烂改变。到底这些破烂是怎么来的,如果我们要有一个新技术的应用,更多地要思考这方面的东西。

新技术我认为在几个场景下有一些应用是值得期待的,首先在管理上。现在大家看到“十四五”规划包括国家健康中国的规划里面都说到,我们要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怎么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就是要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展示我们的现状,用工具发现问题,用信息系统减少风险,去提升效益。在这上面就有好几个点,现在很多公司已经在做的,围绕着管理我们去发现数据的价值。当然还有一点,我们一定要记得合适的时候把合适的数据,推给合适的人。同样的数据如果推给院长,是对的,如果你推给了一个普通的医生,甚至推给了一个不是医院的医生,就可能违规了,甚至触犯法律。

在科研方面的应用,刚才郑杰先生已经做了很好的描绘了,我不做展开,我们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医学做很多科研上的应用,这确实是一个锦上添花的。现在存在一个什么问题呢?问题就是很多做大数据的,误把临床科研当成工厂化流水线生产,我觉得这是不对的。有一本书叫《临床科学研究》,说得最多的是科研是灵光乍现,而不是大数据平台跑完了发几篇文章,这确实是一种科研的形式,但不是真正的科学研究。如果我们用数据发现了疾病之间的规律,这确实也是科研。

在教学上,刚才郑总已经讲了,我们主要是围绕着智慧教学、智慧仿真以及沉浸式创伤救治融合造景平台。教学融合信息技术,确实多方位地给学员提升了体验,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新技术的应用上面确实是有比较广阔的前景。

在医疗上的应用,第一代的信息系统,我们解决了规范录入的问题,从手写变成了键盘录入的系统;第二代我们融入了很多的流程管控,把管理的要求通过信息系统进行了规范和固化;第三代,就应该是结合了一定智能化判定的系统,比如说我做临床CDSS,还有我们后面的大数据分析,虽然它具有了一定的智能,但是这种智能真正的离我们医生的要求还很远。上午我跟很多朋友聊天说到,我们蛮多的信息系统可能就是我们工程师们拍脑袋想出来的。因为在大会上不好说,我曾经做过调研,有些系统在医院的应用,就是为了评级的时候用,医院必须上这个系统,真实情况是,评级过了,就没人用,这就需要我们思考,为什么我们想象很美好的系统,居然没有人用。

接下来就是展示一下我们自己这两年利用信息化改造所达到的一些效果。我们在自助服务中加入很多无感的支付,像刷人脸、对接医保卡,让用户用起来更方便。我们是一个小门诊,大概就是一万平方左右的门诊,高峰时日门诊量达到9000多人次。在我们信息系统高效的运转下,门诊就医持续非常棒。

同时通过这个应用对患者服务这也取得很好的效果,门诊预约率达到了75%左右,患者平均就诊等待的时间8分钟左右;在门诊医生站也加入了一些闭环管理、结构化病历,以及全景的病历,这些对于医生来说还是蛮有用的。尤其是一些慢病患者,医生能看到他的历史记录,看到急诊记录、体检记录等等,对医生的接诊都蛮有帮助;我们还利用了人工智能的技术去做随访,我们把语音机器人用在了随访上。曾经有一个患者跟我们讲,你们医院还是蛮高级的,给我打电话的竟然是一个机器人。后来在应用中,更是不断完善,使得既提升了工作效率,又做好了患者服务。传统的随访,管理者一天打不了几个电话,但是这个模式一天能打好几百个电话。我们科技让大家方便的同时,一定要想除了方便之后,怎么样提升管理。我认为科技使人变得越来越懒,而且懒惰也是科技向前发展的动力。但是这样的话,你怎么做好患者服务,不是你打完电话,服务就做好了,而是要解决问题。

近几年咱们行业内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智慧医院、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在做信息化建设,围绕这些,我们今年也想做的一些工作。基本上也就是说,除了我们临床信息化我们今天还要把我们的HRP(音)重新做升级改造,围绕管理指标,重新梳理我们大数据中心哪些还没有满足,对患者服务方面怎么样去做深、做细,这其中很多东西都跟我们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密切相关。我要做的是把这些技术融入到每一个业务系统里面去,而不是单独让它成为一个孤立的技术。

这么多项目要做下来,信息科肯定也要做很多的变革,一个是项目要有人抓,有落地;还有就是我们这两年做的一个比较好的方式,信息化建设一定是拉着临床做的,我们在建设的时候,就让临床科室主导,一定不能说他说建完系统我买回来,他就不管了。不行,最后这个系统建不好,背书的除了信息科主任,临床的科室一样也要受到牵连。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确实也比较专业,我们更需要获得医院领导的全力支持。很多时候我们就想不用跟院长汇报,汇报他也不懂。但实际上,你只有把院领导,把我们的高层领导说动了,让他成为积极的参与者,我们的信息化才好做。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感悟,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黄老师,从传统的数据录入,到我们流程的改造,一直到我们智能化赋能我们医院的管理,帮助我们医生一路走来。刚才黄昊老师讲的有一个很重要,一个敬畏,敬畏生命、法律、制度、历史。我们如何来敬畏?如何在第三代的信息化,就是新一代的,我们今天讲的全新的数字化医院建设如何做,今天我们的峰会请到了我们华卓CEO李谭伟先生给我们主讲这个题目,掌声有请。

本文为长城国际健康论坛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关于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英文简称CHINC)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该大会已成功举办21届,已成为我国医疗信息化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和技术交流活动。大会以促进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应用理念更新及扩大技术成果交流为主旨,展示医疗信息技术研究、应用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关于华卓科技

华卓科技基于混合云技术架构的“医疗新基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融合国内顶级医疗专家思维想法,以云计算、微服务、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为基础,打造出一套突破传统IT架构限制的新一代“医疗新基建”产品体系,面向医务工作者、患者、经营管理者提供全流程、智能化的信息服务。

公司现有员工350人,博士、硕士30余人,子公司10余家并在广东、山东、海南、重庆、四川等地设有办事处。公司是OMAHA发起人之一,坚定推动生命健康数据的开放、共享和互操作,为迈向真正传递价值的数字医疗时代不懈努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