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全息舌诊与用药(二)

(接上)

三、舌诊地位:

中医学认为舌通过经络的循行,直接或间接的与五脏六腑相通,又与人体的四肢百骸相连。脏腑的精气上荣于舌,脏腑的病变也必然影响精气的变化而反应在舌象上,正所谓“有诸内,必形于诸外”。

中医舌诊源流久远,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最早记录舌诊者是扁鹊(公元前407年 - 公元前310年,河北任丘市人)。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也将舌诊作为中医辨证论治法则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元代《敖氏伤寒金镜录》是现存最早的第一部舌诊专著。

随着明清时期温病学派的兴起,在研究温热病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温病察舌”的方法,辨舌与验齿相结合, 对温病的分型、分期、辨证用药起重要的指导作用。

明·王景韩《神验医宗舌镜》说:“内有是症,外有是舌”。

清·梁玉瑜《舌鉴辩正》有云:“辨舌较证脉稍易,脉隔皮而舌无皮也,寒脉不变热脉多变,而舌色则不乱也,切脉凭指涉于恍惚,而观舌凭目尤为昭著也,脉动之源根于心,每刻心跳若干次则脉动也若干次,以脉验心病颇显,以脉验他脏之病每易混乱,唯舌居肺上腠理与肠胃相连,腹中元炁熏蒸酝酿亲切,显露有病与否昭然若揭,亦确然可恃。小病以舌脉参判,久病及略重之病脉有时不凭者,则当舍脉凭舌,切勿拘执脉象”。

清·吴坤安《伤寒指掌》也说:“病之经络、脏腑、营卫、气血、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必形于舌,故辨症以舌为主,而以脉症兼参之。此要法也”。

清·杨云峰《临证验舌法》论:“即凡内外杂证,也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据舌以分虚实,而虚 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谬焉。 危急疑难之顷,往往证无可参,脉无可按,而惟 以舌为凭。妇女幼稚之病,往往闻之无息,问之 无声,而惟有舌可验。”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说“辨舌质可辩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浅。”可见舌诊是中医学最独特、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之一,从古至今,我国医学家都十分重视舌诊的临床应用。

《黄帝内经》记载,心、肝、脾、肾等脏及膀胱、三焦、胃等腑均通过经脉,经别,或经筋与舌直接联系。至于肺、小肠、大肠、胆等,虽与舌无直接联系,但手足太阴相配,手足太阳相配,手足少阳相配,手足阳明相配,故肺、小肠、大肠、胆之经气,也可间接的通达于舌。

舌为心之苗,为脾之外候。在脏腑中尤以心和脾,胃与舌的关系最为密切。舌质的血管丰富,与心主血脉的功能相关;舌的灵活运动可调节声音形成语言,又与心主神明的功能有关。所以舌象首先可以反应心的功能状态,而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全身脏腑气血的病变必然通过心反应于舌。

舌的味觉可影响食欲,与脾主运化,胃主受纳的功能相关。舌苔为胃气所熏蒸,所以舌象可以反应脾胃的功能状态。脾胃又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有赖于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舌象通过反应脾胃的功能状态,也代表了全身气血津液的盛衰,所以舌也是五脏六腑的外候。

舌是怎样与脏腑器官产生配属关系的呢?传统中医学认为,舌尖代表心、肺,舌中代表脾、胃,舌根代表肾,舌两侧代表肝、胆。如果在相应的区域出现异常的舌象,则提示对应的脏腑可能发生了病理改变。

舌诊包含八纲辨证,如舌鲜明灵活为阳,晦暗呆板为阴,舌苔舌质分表里,舌红为热,淡白分寒,舌体高凸为实,凹陷为虚等;舌诊也包含脏腑辨证,如舌尖为心肺,两侧为肝胆,舌根为肾,舌中为脾胃;舌诊还包含三焦辨证,把舌横分为三份,舌前部为上焦,舌中为中焦,舌根为下焦;舌诊也包含气血津液辩证和营卫气血辩证,如舌苔为气分,舌质为血分,舌的润泽程度又代表津液的盈亏等状态。所以舌诊对于疾病的诊断、预后、用药、疗效评定等都有很重要的参考依据。

四、舌诊注意事项:

1.时间:观察舌相的最佳时间是早晨起床后,刷牙及进餐前,此时气血平稳,舌质舌苔均不受其他因素影响,所以是一天之中最真实的舌相状态。但实际情况不一定能满足,所以不必太拘泥于此,若有必要观察晨起时的舌相,选择拍舌相照片则是最佳首选。

2.光线:室内充足柔和的自然光线,伸舌时可面向光亮处,避开有色的墙壁、窗帘等物体反光干扰。

3.姿势:患者坐位或立位,重病也可卧位,舌自然伸出口腔外,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自然下垂,充分暴露舌体,不可过度用力伸舌,伸舌时间不应过长,否则均会影响舌的气血运行而造成假象,这时可令患者稍事休息,再把舌伸出,反复观察。

4.拍照:由于饮食,洗漱,伸舌时间过长,过度用力等因素,均影响观舌的准确性。所以,采用高像素(大于800万PPI)数码相机抓拍舌从口腔中伸出的一刹那,舌的状态、颜色、软硬、润燥等各方面瞬间保留了下来,并输入电脑放大显示,既便于观察研究,又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疗效评定,提供了可对比参考的依据。拍舌相照也是最容易捕捉“舌神”的方法。

5.观舌:一般舌相主要从四方面入手,即舌形、舌质、舌苔、舌底。其他的如舌神,舌态,大小,厚薄,软硬,润燥,裂纹,齿痕,郁点,凹凸等细节特点再逐一观察。

6.真伪:某些食物、药物可影响舌质及舌苔颜色,造成假色假苔,临床中应注意问诊鉴别。如:  

—— 抗癌化疗可使舌苔少,或较干燥;  

—— 食用花生、瓜子、杏仁等可使舌苔增厚;

—— 饮牛乳或乳儿因乳汁关系,大都附有白苔;

—— 广谱抗生素可使舌上出现黄褐色、灰黑色舌苔;  

—— 儿童食口香糖、冷食或饮料也易染成各色舌苔;   

—— 食用绿色蔬菜如黄瓜、菠菜、茴香等可染成绿苔;  

—— 食用复方甘草片、酸梅汤、咖啡、茶等,可染成黑褐色或茶褐色苔; 

—— 食用蛋黄、柑橘、柿子或服用黄连粉、核黄素等药物,都可使舌苔呈黄色;

——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及朱砂制成的丸或散剂,可使舌苔或舌质变红。

光线变化也易使舌苔、舌质变化。如在室外阳光下,黄苔可变浅,舌质可由暗红变浅红,其色鲜如杨梅;室内日光灯可使舌质变浅红并略带玫瑰粉色等,另外进食过热,辛辣或运动后会使舌质变红,进行过凉食物,会导致舌质变淡,以及由于进食的摩擦,或有刮舌习惯,可使厚苔变薄,这些情况在临床中一定要认真鉴别。  

五、正常舌象:

要分辨异常舌象,首先要认识正常舌象,传统中医说“淡红舌,薄白苔”为正常舌,这种提法不是很正确的,这是从舌质和舌苔两方面来说的,而忽视了舌形。

传统中医以看舌质,舌苔两大项为主,关于舌形记载仅有齿痕舌,胖大舌,瘦削舌而已,比较粗略,不能满足临床舌诊的使用,所以我根据我们李氏全息舌诊的相关内容,总结纠正了正常舌象的新定义。

正常舌象可概括为“ 舌质淡红,舌苔薄白,中线不斜,活动自如,舌面平坦无凹凸,舌边圆润无盈缺,无裂纹与斑点,舌底络脉隐隐无青紫与曲张 ”。

具体表现为舌体柔韧但不瘫软,运动灵活但不震颤,颜色淡红而鲜明,胖瘦,老嫩,大小适中,无异常形态,舌苔薄白润泽,颗粒均匀,薄薄的铺于舌面,其下有根与舌质如同一体,干湿适中,不黏不腻。此为气血充足,脏腑调和,见于健康人。

李氏全息舌诊主要是从舌形、舌质、舌苔三大方面去看:

一是看舌形,即舌体形状,舌体的厚薄软硬,大小胖瘦,高凸凹陷,齿痕裂纹,舌体及舌中线的中正与歪斜,舌体运动的灵活与呆板。

二是看舌质,即舌体所呈现出来的颜色,明暗深浅,瘀斑郁点等,反应整体气血的一个流通分布及盛衰情况。

三是看舌苔,舌苔分布的均匀与否,颜色与清浊,厚薄与剥脱,荣枯润燥,均反应整个中气的清浊与强弱。

中医传统诊法认为,舌质与舌苔在反映病证方面各有侧重,一般来说,舌质多反映五脏精气的盛衰;舌苔多反映病邪的性质及病位的深浅。这是因为舌质的色泽形态主要是依靠五脏所化生的精气上荣以维持,故五脏精气的盛衰也就主要表现在舌质上;舌苔由胃气上蒸而成,若体内有邪气,常与胃气相抟结上蒸于舌面,而表现为舌苔的异常,故舌苔更侧重于反映病邪的情况。

由于中医发病学理论更重正气的盛衰,故相比较而言,中医望舌更重舌质的变化。对此,清代医家周学海在《形色外诊简摩》一书中明确指出:“苔无论何色,皆属易治,舌质既变,即当察其色之死活。”《诊家直诀》也说:“凡察舌须分舌苔、舌质,舌苔虽恶,舌质如常,胃气秽浊而已。”因此,一般而言,仅有舌苔的变化,病情较轻;从舌苔变化发展至舌质的改变,提示病情渐进;若舌质了无生气,则表示脏气已绝,病情危重。当然,舌质与舌苔的变化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故临证还要将它们的变化综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一般多以舌色为纲,以舌苔为目,共成为舌象辨证论治的依凭。另外,舌诊也要注意看“舌神”,这对疾病预后关系密切,即舌色鲜明润泽,活动灵活为有神,此时正气足,病易治;若舌色晦暗,活动迟缓为无神,其病难治。

图解:A:舌尖内陷 B:舌中焦凹陷 C:舌根高耸有郁点 D、E:舌两边高耸,右侧为甚 满舌郁点,B、C:舌苔较厚,中下焦为甚。

根据舌与五脏的对应关系,我们观看这张舌象最显著的特点,也就是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就是舌中间的凹陷,也就是脾胃反射区的凹陷。这里就牵扯到了一个望舌象的一个原则,那就是“高凸为实,凹陷为虚”。在不同部位凸起和凹陷,就代表着相应部位脏器的虚实。

如上图,我们知道了是脾虚导致的舌体中间的凹陷,根据中医治疗原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通过加强健脾益气的药物,就可以纠正舌象脾区的凹陷,在纠正舌象凹陷的过程中, 身体症状也会得到明显的改善。通过上述讲解,我们知道了舌中间的凹陷,代表了脾胃的虚弱(因为舌中属脾胃)。脾气虚弱,无力运化水谷,所以就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表现。

我们知道了这个“高凸为实,凹陷为虚”的舌诊原则,我们看一下他的舌尖部位也是向内凹陷的,所以他的“心(脑)”也是虚的,“虚”就是“不足”的意思,这主要是心阴不足,睡眠也是不足的,多见于习惯熬夜或失眠患者。如果内陷中度,就伴有心阳不足了,就会表现出嗜睡的症状了,程度再大的凹陷就代表腰痛了(如下图),这是一个特殊的表现,我们会在以后的课程中逐一详细讲解。

我们讲了两个“凹陷为虚”了,我们再来看看什么叫“高凸为实”?我们还结合上图来讲解,患者两侧边缘是高凸隆起的吧,两侧按五脏来区分属于肝胆的区域。“实”就是“太过”和“不通”的意思,患者在肝胆部位高凸了,那就是肝胆功能郁结不通了,就是肝气郁结,患者肯定会有心烦易怒,脾气不好,头晕痛等肝火旺,肝气盛的症状表现。

上面我们说了舌中凹陷是脾胃虚弱的表现,那么我们再看看下图这个,这舌中部位与上面相反,是高凸隆起来了,这也是“高凸为实”的表现,中间部位能量垃圾太多了,壅塞不通了,你见舌头有多胀满,患者肚子就有多胀满了,这种舌相的患者肯定会容易腹胀的,胃肠蠕动缓慢,与上面正好形成一个虚实对比。

另外,其舌尖部位(脑与心的反射区)颜色比较红,这里其实有很多红色的郁点的(照片可能不一定很清晰),从舌两侧可以看得更明显一些,这就是心肝郁火不能通降,就是中医通常所说的“相火不降”、“心火涣散”的表现。郁火在心肝与头脑之中,会有哪些表现呢?这舌象特点的患者就会表现出容易烦躁易怒、睡眠不安、头痛头晕等表现。

那么这个郁热是怎么来的呢?就是因为他的脾土虚弱,脾肾有寒气。见上有热,下必有寒。肾居下焦属水,主寒,心位上焦属火,主热。而脾在中焦,为上下二焦沟通之枢纽,就是水火既济的枢纽,其枢纽功能正是通过脾升胃降的功能实现和完成的。如果脾胃虚弱之后,升降枢纽不利,肾水上不来,救济不了心火,心火下不去,温煦不了肾水,这个时候就心肾不交了,就会造成上热下寒,虚火上炎之心火独热于上,肾水独寒于下的结果。

(0)

相关推荐

  • 17什么才是正常舌 如何看舌最准确(舌形、舌神、舌质、舌苔和舌下脉络)

    17什么才是正常舌 如何看舌最准确(舌形.舌神.舌质.舌苔和舌下脉络) 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喉,舌的经络直接或间接与脏腑相连,脏腑精气也上荣于舌,所以脏腑的病变,可以通过舌体现出来.望舌的时候,我们 ...

  •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65讲,望而知之谓之神

    今天我们和大家讲一讲中医基础理论里面比较重要的内容,舌像,原来讲中医基础理论的时候有问诊,还有望诊,舌诊就是望诊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中医有句话叫做"望而知之谓之神",特别强调了 ...

  • 李氏全息舌诊与用药(四)

    (接上) 我们今天通过一些对话实例,来带领大家深入感受和了解李氏全息舌诊的魅力风采. (内容些许零散,但仔细品味,收获必丰) 一.舌中线的诊断价值和意义: 对话 1: 附图: 舌中线与脊柱的关系图(李 ...

  • 李氏全息舌诊与用药(三)

    (接上) 继续给大家讲解一下如何望舌知病. 在临床诊疗之中,要想抓住患者的心,则必须要掌握两点,一是在诊断技术方面要叫患者口服,二是药物疗效方面要叫患者心服.这样的话,患者才能对你心服口服,信仰有加, ...

  • 李氏全息舌诊及用药 (一)

    望舌诊病是中医四诊中望诊之中最重要的一环,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 最早记录舌诊者是扁鹊(公元前407年 - 公元前310年,河北省任丘市人),扁鹊创立和发展了中医望闻问切四 ...

  • 李氏奇效舌诊与望舌用药内部资料(二)

    前几天我们讲到了望舌苔的意义和治疗,我们讲到这里厚腻舌苔. 厚腻舌苔该如何治疗呢? 我们知道了舌苔厚腻就是痰湿重的表现,在我们讲的全息体质论里就谈到了这个现代人的痰湿重的病理体质特点,在我们的李氏奇效 ...

  • [转载]李氏奇效舌诊与望舌用药(上)

    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为"望.闻.问.切"四种诊查方法,统称为中医四诊.<难经·六十一难>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在<伤 ...

  • 李氏奇效舌诊与望舌用药内部资料(一)

    我本人 吴雨霏 - 我本人 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为"望.闻.问.切"四种诊查方法,统称为中医四诊.<难经·六十一难>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 ...

  • 李氏奇效舌诊与望舌用药(中)

    前几天我们讲到了望舌苔的意义和治疗,我们讲到这里厚腻舌苔. 厚腻舌苔该如何治疗呢? 我们知道了舌苔厚腻就是痰湿重的表现,在我们讲的全息体质论里就谈到了这个现代人的痰湿重的病理体质特点,在我们的李氏奇效 ...

  • 舌诊系列(二)

    舌体脏腑分布图 舌 诊 今天给大家讲解胖瘦舌 胖 瘦 舌 .... 胖瘦舌也是反应疾病虚实,即邪实与正虚 胖大舌多主水湿内停.痰湿热毒上泛:瘦舌多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 1.胀大舌:分胖大和肿胀.舌体 ...

  • 全息舌诊:易懂、易学、易会舌诊技术,仅需198元即可学习!

    全 息 舌 诊 舌诊是观察舌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舌诊,诊断学名词.为望诊重点内容之一.观指标.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脏腑通过经脉与舌相联中医诊断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