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玉米棒 || 作者 杨进荣 2024-06-06 05:36:15 两个玉米棒 作者 ‖ 杨进荣 久居旱塬上的人,二十年前,很难吃到嫩青绵甜的新鲜玉米的。吃够玉米是遇灾荒,每人只供应八两粮的年代。不敢吃稠糊糊,只能喝清咣汤。雨水好的年份,个别家庭只在自家半亩自留地中,准几十棵小熟玉米,大熟的生长周期长,根本熟不了。小熟玉米个小,结的棒棒小,有三分之一的棒棒上,没有玉米一粒。近几年随生态改善,科技兴农,玉米成了垾塬的主粮。吃新鲜玉米棒那是立秋前后的经常。前年,路过通胃鸡川乡,到一朋友家歇缓。正是国庆节前后,天地被初霜虐过,百草已经枯萎萧瑟。山梁上柳杨榆杏,各色树木的叶子,基本脱落,山弯里避风的地方,还有杏叶红黄相间,象大山上胸腔内,那颗相思的心,充满期盼地愁肠。山坡上,梯田中,收谷收糜,搬sh玉米挖土豆,牛拉运输的架子车,人骑电动车,相挤相让在山道上。秋收,对于深居大山中的人来说,是一场忙碌而兴奋的狂欢。站在七拐八弯的山梁上,有触动在思海涟漪。这么幸劳而偏僻的地方,人们仍旧在每一寸土地上播种着祖祖辈辈的希望,这与水川大地上的一部分人,把地撂荒,是多么地不同。问过几位割谷子的老乡,他们黑瘦的脸上,露出善意的祥光,淡淡一笑,说地种惯了,撇掉舍不得……现在条件好了,种地不费劲了,农闲时附近打打工,农忙时回来收碾耕种,人是辛苦些,但生活有保障。吃穿不愁,花钱也有,咱们农民,你说还要咋样?……知足就是幸福。也许真正的幸福就是这样平凡而普通。吃过晚饭,朋友邀我们到庄前山顶转转,看看沉醉在秋日里,山乡人家的黄昏。秋日的黄昏有点凉。秋风一会紧一会慢地在干枯的秋禾上弹奏,嗞嗞飒飒的,衬托的山乡更加清寂。太阳丢进西天,只剩西天的一片金黄。炊烟也好像怕冷怕潮,从这个山嘴,那个山弯,缓慢地贴着山坡,在杏树林里绕缠,远处看如一团云,飘在林子上方。烧柴做晚饭的烟和炕洞里冒出的烟,交织在一起,草和牛羊驴粪的味儿比较浓郁,不时还有点炝鼻子熏眼睛。太阳西沉后的山村,一个山弯连着一个山弯,山下山上,脚下对面,通了电的人家,真如星罗棋布一般。回他家的路上,我提出了一个令我疑惑的问题:兄弟,你们社村头上那处荒院,从塌陷和院内外长的野草看,多年应是没人住了,但为啥门口一根快要倒掉的椽子上,要挂两棒玉米呢?陪同的主人听了,叹了口气:这说来就话长了,这里原来住着刘家人。是我们从建社到三十年前的老社长,人正派诚实,这一山的树和梯田,都是他在任时领大伙弄的,当时人们都骂他,说冬道腊月,都不得清闲,现在看来,我们当时修的梯田最多,现在铺地膜种玉米和土豆,栽苹果花椒树,风调雨顺,都是高产。附近其它社的人情况就没有我们好。老社长一次去外地,因为识字少,不懂科学种田,开春后,硬把几十亩冬麦耕了,说是李家坪差不多地势和我们一样高,人家种的那个叫啥号的玉米,棒棒大的很,一亩产五六百斤,人都不爱吃,人家把秕包谷棒棒倒上喂了猪羊了……咱们娃娃们馋零干了都吃不上……结果,到了那年秋天,玉米长得一人深,就是不结棒棒,上面批评,社员埋怨,自已一时想不开,突发心脏病,人就没了。老两口没生养,无儿无女。前两年老伴也过逝了。老伴在时,地膜玉米下来,她都要绑两棒挂在那木杆杆上。一年四季,路过的人都能看到,孤零零地两根玉米棒。这几年,我们这些过来人,谁家要是先搬玉米,都要拿两棒最大的,挂在老婆子先前挂过的杆杆上。大家都习惯这么做了,沒人要求也沒人说……两个玉米棒,不,这不是玉米棒那么简单的事情,这是山乡人纯朴的感恩心。是山乡人以最厚道的纪念方式,对有恩于已之人的真切缅怀!作者杨进荣,曾用名绿云、罗巴、走天涯。甘肃省会宁县人。本科学历。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学时代起在《中学语文报》《诗歌报》《散文林》《诗人》《驼铃》《白银晚报》《白银文艺》《甘肃日报》《首都文艺》《乡土文学》《乡韵》《陇上风情》《天南地北会宁人》《中华诗词》中国网、神州网、《今日头条》《陇上风情》、凤凰网等网络报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游记多篇。有《抱朴》散文集出版。现供职央企,从事管理工作。作者前期文字链接:《周末》《雪落会师园》《今夜的雪,湿了我的眼睛》《丑娃的故事(小说)》《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一一写给抗美援朝还健在的一位老兵》《乡绅——杨儒林先生》《活着》《我的故乡并不美》《“为了这口气”——长庆油田第四釆油厂洲20集气站正式投产侧记》《醉爱青山绿水间》《时光失语,惟石能言》《生若夏花》《霞怜池塘一席苇》《风正花浓会师园》《华家岭上》《“端午时中夏,人清时世长”兼写“山里人”——题送魏其儒老师》《凋谢的花瓣》《念那三个人》《听那一声钟 品那一杯茶》《毛乌素畅想曲》《烟火里生成的人(外一首)》《小时候》《“懒”爹“秀”娘就是天》《春色满园》《远方(外一首)》《跨古越今说刘寨》《初春,与你在一河清流里的相遇》《春天,我的爱》《幽思浊泪堡子山》《留在故乡的人》《写给马镜阳(外三首)》《农事修成了心境》《荒村》《一场春雪落故乡 》《推磨》《廿三的爆竹》《故乡人忆(一)(二) 》《父亲的天良》《故乡的那一口腌缸肉》《感念老师 恩重如山》《春雪润故园》《足至辋川,相遇王维》《印象陕北(两章)》《太乙近天都》大家都在看这个秘密噢! 赞 (0) 相关推荐 湖北有一个“薰衣草之乡”,它还是“花炮盛乡”,茶叶享誉鄂东南 大家都知道法国的普罗旺斯,以遍地的薰衣草著名,有"薰衣草之乡"的美誉,被人称为"彻底的浪漫".在我们国家,也有一个这样的"薰衣草之乡",它就 ... 精品推荐|段军峰:山乡望月 啸鹤艺术|啸鹤文字-- 温 暖 · 真 诚 · 乡 愁 山乡望月 嵕山郎 | 文 一 雾霭从山村的沟道里 涌起 我在泠泠的潭底打捞 你的影子 蒹葭在瑟瑟秋风里 摇曳 我在七彩的晨曦里收集 你的气息 暮 ... 【关于”野鸡“ 】/ 志辉 关于"野鸡" 志辉 此文中所说的"野鸡",不是社会上对那些作风不正女子的贬义称呼,而是学名叫雉鸡的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保护法咱不懂.但 ... 思学感悟(两篇) || 作者 杨进荣 思学感悟(两篇) 作者 | 杨进荣 思学感悟(一)浓缩了的古体诗歌:对联 虽然,我文化知识不高,古典文学学的不好,背熟了巜音韵学>,但因灵性不足,思维愚钝,对平仄的运用不是十分自若, ... 印象陕北(两章) || 作者 杨进荣 印象陕北(两章) 作者 | 杨进荣 我和一群人,离开故土,在陕北,经营了十多年的人生.陕北,那片被雨水冲涮的支离破碎的黄土高原,有无数的人和事留在心中,那片民歌的原生态海洋,那片生长过路遥 ... 会宁刘家寨子,一部古旧的书 || 作者 杨进荣 会宁刘家寨子,一部古旧的书 作者 | 杨进荣 初夏,又一次走进会宁县刘家寨子,适逢母亲节,一为看望百岁的母亲,二为感受故土,那种爱恨交加的牵挂. 关于母亲,写过很多诗文.因为是我的母亲,怎 ... 半城湖光一城景 || 作者 杨进荣 半城湖光一城景 作者 | 杨进荣 五一长假,几位朋友诚邀笔者到有塞上江南之美誉的银川游玩. 季节时令随至初夏,银川还是有点凉寒.但绿树红花,禁不住季节的更迭,便在习习凉风里,花团锦簇,生机 ... 生如夏花 || 作者 杨进荣 生如夏花 作者 | 杨进荣 非是时间充裕,足行于山水云深处:不是闲情逸致高,游走在旷野深山中.给心灵放假,有时需要挤出一点空余,独自收获一捧风,抱揽一团云,倾听一场雨,接住一片雪.把它们勾 ... 崇山残堡话刘寨 || 作者 杨进荣 崇山残堡话刘寨 作者 | 杨进荣 刘寨,是甘肃省会宁县刘家寨子的简称.五十岁以上的附近周县的人,都知道刘寨的集市很红火.逢一四七日逢集.先前一到集日,人山人海,以物易物,用物换钱.农牧产品 ... 红柳 || 作者 杨进荣 红 柳 作者 | 杨进荣 红柳是广布西部大漠.盐碱渍地.旱地荒塬的植物.因其茎杆幽红,开花纷红,枝多如柳,人们便称其为红柳. 风沙中狂舞,盐渍地中顽强.所以素有沙海舞者,碱渍旱塬的铁 ... 家乡的那棵老杏树 || 作者 杨进荣 家乡的那棵老杏树 作者 | 杨进荣 春风已逝,清明又过,想起家乡的山,想念家乡的河,想起老堡子山下北面的山窝窝,想念山窝窝里那一院土窑洞,更想念父亲栽下的那棵老杏树. 那个山窝窝在刘家寨子 ... 天地同哀(二首) || 作者 杨进荣 天地同哀(二首) 作者 | 杨进荣 哭双星 阴云低垂 细雨霏霏 我站在周天的寒凉里 七尺男子 为双星陨落 身不由己 泪淹心海 一辈子交给水稻 稻田就是你的道场 亩产两千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