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在家,孩子就不听话!”对不起,惯坏孩子这口“黑锅”妈妈们不背!
作为宝妈,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只要你不在家的时候,孩子不管和谁在一起,都是一个乖乖听话的好宝宝;
但是只要孩子在你身边,就秒变成一个赖叽叽、爱粘人的小哭包?
比如说这样:
还有这样:
对于妈妈们来说,照顾孩子是辛苦也是甜。
但最大的无奈就是听到孩子爸爸或奶奶说:
“你不在家孩子乖着呢,怎么你一回来孩子就这么不听话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听到这句话的妈妈们真的是分分钟就要爆炸!辛辛苦苦养育孩子却换来别人的不理解,真是比乌贼还冤枉!
难道孩子乖都是别人的功劳,孩子不听话就是妈妈的锅?
其实不然,心理学家指出,孩子“闹妈妈”是有原因的:在婴幼儿早期,母亲承担了大部分照顾孩子的重任,给了孩子更多的关爱与安全感,孩子久而久之会对妈妈产生一种安全依恋关系。所以孩子才会格外地粘妈妈,在妈妈面前展示更真实的自我,因为他们心里对妈妈充满了信任。
亲子间的安全依恋关系,对孩子成长及家庭和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今天Professor就通过几个真实的小故事,跟大家聊一聊亲子安全依恋关系的重要性,以及亲子间如何建立起安全依恋关系。
拥有安全依恋关系的孩子更有安全感
同事小晴放假回来后做了一个决定:和丈夫回到家乡发展。
原因是,他们的女儿今年三岁半,上半年被爷爷奶奶带回老家去读幼儿园,小晴只能通过视频来了解孩子的情况。
每当听到爷爷奶奶说,孩子又乖又听话什么都不要的时候,小晴都很欣慰。
可是这次回家,小晴却发现女儿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原本开朗活泼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不爱说话、做事畏畏缩缩、吃东西都要先抬头看看别人的脸色……
晚上睡觉的时候,女儿小心翼翼地问她:“妈妈,你是不要我了么?是因为我不乖吗?”
幼儿时期,父母是孩子的安全基地,父母的陪伴和关心会让孩子安全感满满。
研究发现,相比由爷爷奶奶培养长大的孩子,父母教育长大的孩子脑力发育更为完善,性格也更加自信大方。
安全依恋的建立,源于父母应给予孩子的关心、陪伴和照顾,孩子从父母那里获得的温暖和爱,可以让他们拥有更加积极大胆探索世界的勇气。
有安全依恋关系的家庭生活更幸福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Professor发现朋友晓粉家的孩子和她并不亲近,整个聚会过程中,母子俩彼此之间互动很少。
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都和妈妈亲密无间,儿子却理都不理她,晓粉非常苦恼,尴尬地和我们说:
“真羡慕你们和孩子关系那么好,别人家都是孩子对妈妈粘得不行,我们家孩子却从来不理我,我在不在家他都是一个样。”
通过深入交谈后,Professor了解到,晓粉和孩子之间之所以不亲密,恰恰是因为没有建立起安全依恋关系。
晓粉夫妻都是独生子女,家里有四个老人帮忙带孩子,所以孩子从小就和妈妈不亲。
有时候孩子不听话,晓粉火气一上来,就打骂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和她的关系就越来越僵,只要她在家,孩子就变得拘谨、小心翼翼,整个家庭氛围都很压抑。
父母本该是孩子最信任、最依赖的人,一个和父母相处融洽的孩子,才能更加积极阳光。否则,身处一个不和谐的环境里,孩子的性格和心态也会受到消极影响,变得更加怯懦孤僻。
家长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依恋关系,对于增加亲子亲密度、构建幸福和谐的家庭生活都极有益处。
理解并倾听孩子的内心
是增进亲子关系的绝佳方式
豆豆的爸爸是公司高管,平时工作很忙,孩子都是妈妈在照顾。
一般这种情况,豆豆爸爸本应该把握好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但是,不常与孩子打交道的爸爸根本不懂得如何与孩子相处。
比如,他和孩子之间就像上级与下属一样:
对孩子喜欢看动画片的行为嗤之以鼻,认为这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孩子偶尔冒出的一些奇思妙想也会被爸爸无情地泼冷水,说这不切实际;
过生日时,豆豆用心给爸爸做了贺卡,却被责怪说:“一点用都没有,还不如考个100分。”
……
豆豆做什么,都会受到爸爸的批评和教育,所以豆豆觉得爸爸一点也不理解自己,于是他不想亲近爸爸,甚至有些怕爸爸。
从小到大,豆豆有什么事情都会和妈妈说,最依赖的也是妈妈。只要妈妈不在家,豆豆就六神无主。
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每当看到孩子那么依赖妈妈,爸爸虽然嘴上不说什么,心里也有些不好受。
帕蒂·惠芙勒在《倾听孩子》一书中说过:
孩子喜欢在家里,在至亲面前表达全部情感,是因为他能被倾听和理解。孩子被理解的越多,以后在外面他就会表现得越好。
豆豆的爸爸只站在自己的立场对待孩子,没有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所以他看到的都是他认为幼稚、没有意义的事情。这样的行为,只能让孩子认为是父母嫌弃他、不爱他,所以孩子只会离父母越来越远。
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理解并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更好的和孩子建立安全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