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黄岩口,杨家将重点驻守,明清在此激战

大黄岩口长城

黄岩口山清水秀

五月的天气和秋季一样,也是北京一年中最舒适的日子。每到周末,不少人去郊区舒缓一周来的劳累,笔者选择了密云区北庄镇东北部的黄岩口。黄岩口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明代长城遗址耸立山巅,500多年的古树诉说着过往的传奇。黄岩口村群山环抱,峰奇林秀,滋养流传着许多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其中以“杨家坟与杨家将的故事”最为引人入胜。和杨家将的故事相对应,有文献记载,宋朝军队就曾在大小黄岩口驻守。

明清曾在此激战

溯流向北,大清水河把黄岩口分成两半,中间用桥相接。村子不大,只有几十户上百口人。河西有古城,呈方形,由砖石砌成,现在还存留着东城墙50多米,西城墙20多米,墙高约1米不等,厚约两米。城堡早已荒废,种着各种果树。

河西地势较高,又有古城,应是村民最初居住生活的地方。村外的河水正好做护城之用,可能是古人选择在这里建城堡的原因之一。人口增多后,向城外发展,遂在地面开阔的河东建起居舍,形成现在的格局。村子东侧便是高山,仰头看去,上面有两座敌楼,正是古代边关的标准配置。

黄岩口的名称与古书记载不同,古时称为大黄崖口,“岩”与“崖”,只一字之别。岩指岩石或山峰,崖指山体陡立,各有侧重,形容这里也都适合。这样的地形在古代是重要的关口要道。明代《四镇三关志》有墙子岭一节,墙子岭下有:“大黄崖关,永乐年建,正关,通单骑,冲,余山通步,缓。”清代《密云县志》记得更详细:“大黄崖口,通骑,县东北一百一十里,在小黄崖口东北,外委戍之……大清水河由口北入边,西流注潮河。”之所以称这里为大黄崖口,是因为西南相距10里,还有一关口,山体相似,便有了大小之别,属一个防御体系。大清水河从北向南穿过村子,再拐向西,注入密云水库。

大黄崖关口当年若没有水库,便为河道。岸边有小路,可通过人马,为当年北方骑兵找寻的通道。朱棣当了皇帝后,知道这里的地理位置重要,便修建了长城,选在山体拐弯儿的窄处,截断道路,挡住通道,形成关口,建立水关。水关位置在大坝下方,如今水库边修了公路,依旧是古时交通的延续。

踱步水库坝上,向下望去,有一截古旧石墙。同行的付德顺说,这就是水关城墙。这段墙的延长线就是长城,一直修到山上。墙并不完整,裸露了许多,能够看到内里的结构,石条包着青砖,非常结实。石条錾过,十分平整,墙的缝隙细小,做工精细。贴着墙边,有土坡可以攀登,上面就是城堡。前些年密云文物普查,记录为瓮城。

付德顺是北庄镇的文化人,58岁,致力于镇里的文化事业,曾荣获广电部颁发的先进工作者称号,犹如这一领域的劳动模范。他对镇属自然村也熟悉,说当地人把这块平台叫作台上,这座城称为马圈。瓮城可能用来圈马,并不排除还有别的军事用途。长城连起对面崖壁,拦住关口,再修到山上。站在瓮城,正可观测关外敌情,若有来犯,可先得知,还可发动攻击,护住关口。

黄岩口现在隶属杨家堡村,古时也如是,指挥机关“千总”便设在那里,负责附近的军事防御。两地相距不远,只有5里。这里地势险要,多有争战,大规模的便有多次,尤其是明代末年。《明史》中记载有崇祯十一年(1638),《清史稿》中记载了在崇德七年(1642),清军从墙子岭杀入,明确说明攻克了墙子岭长城。大小黄崖口均属墙子岭管辖,在墙子岭关口的北面,相距很近。这几次大规模的战斗,清军指挥均是著名将领,如多尔衮、豪格、阿巴泰等。墙子岭是进京城的重要通道,防守也是戒备森严。明朝在大黄崖口修建两座关城,依然没有阻挡住北方骑兵的铁蹄。

小黄岩口建有水关

大黄岩口西南10里是小黄岩口,北面不远处就是棒槌山。山是一个脉系,与大黄岩口相连,也是壁立山崖,两山相夹,山色相同。山峰排在一起,像笔架,又似手指,不知是山口处略显低矮,还是关口位置的重要程度不同而分出大小。山上能够看到绵延的长城,还有城墙残断的敌楼。

沿沟谷间公路行走,前方看到了“万里长城”碑牌,是河北兴隆县所立,原来不经意间已到了河北边界。沟谷间有小河,河床多有碎石,低凹处能见到水。河在此处转了90度大拐弯儿,自南向西而来。就在拐弯儿处,山上有塌滑的碎石。那片碎石之间,露出了一段垒得整齐的条石,正是古时的城墙。长城在河道上建起关口,截断道路,连到了对面的山上。此处就是小黄岩口水关。《四镇三关志》记得详细:“小黄崖关,永乐年建,正关,通单骑,冲,余通步,缓。”《密云县志》记:“小黄崖口,通骑,县东北一百里,在石灰峪口东北,有堡,小清水河由口南入边,西流入大清水河。”这里距密云城区有100里,比大黄岩口关要近10里,古时在一个防区,水关也与大黄岩口水关同年建造。这条河水古时称小清水河,北面是大清水河,现今称作小黄岩河与大黄岩河,两条河都在清水河上游,流向密云水库。

从志书上得知,关内有城堡,便向同行的付德顺打探。老付说,按照距离来看,关口旁边有营房村,城堡可能在村内。营房村建在一个较低矮平坦的山梁上,由于旧址年代久远,加上汛期交通不便,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迁到山梁下,搬进新址。城堡相距关口仅1里路。村内正在修公路,只能绕道。老付路熟,从小路上了山梁,在上面反复找寻,看不到城堡的遗迹。老付真是热心人,打电话寻问文物部门,向专家打听。

老付引领着,从山梁走下,在坡上果然看到了巨石垒的墙体,有北墙、西墙和西南角,只是很矮,高不足1米,总共只有几十米长,不特意指明,很难确认,这就是城堡的遗址了。借助土坡,再爬到山梁上,看着城堡,勾勒着当年的样子。城堡地势较高,西高东低,倚着山,面朝河。

据村里2006年文物普查资料,城堡修有城门,东山建有木楼,称后楼,又名军楼,约有30多间房屋。木楼对面建有关公庙,内有关公铜像,手持青龙偃月刀。庙墙上绘有三国故事。庙前有亭,庙后有四棵大松树。清代时,此处成为通往东陵的要道,设驻守衙门,驻守官兵100多人。慈禧太后去东陵曾多次从此经过。守护东陵的人每年都派人来视察。

杨家将曾在此驻守

边关一带多有战事。点兵台位于营房村西北,大黄岩河北岸。相传北宋年间,为抵御辽国入侵,杨家将曾率宋军在大黄岩口一带安营扎寨,驻守边关。这个村内有一座宽阔平坦的山梁,面积约50多亩,宋军每天都要到这里操练兵马,后人便将这座山梁称为点兵台。紧靠点兵台的村庄也被称为点兵台村,现是自然村。

据说到点兵台操练的官兵,常把盔甲战袍挂在途经的一座山岭上,后人将此山岭称为挂甲岭。说到挂甲岭,还有一段神话传说:明代初年,有人传言,挂甲岭是一道龙脉,将来这个地方可能会出皇帝。朱元璋听说后,便派刘伯温前来视察。刘伯温为斩断龙脉,用剑劈开此山。于是山岭中部留下一道断开的豁口,至今如是。

城堡用于小黄岩口防御,应该建于明代,而明代万历四年成书的《四镇三关志》并没记载,似乎应是万历四年以后建造。而清代光绪年间编修的《密云县志》中,只记述小黄岩口有堡,却没记大黄岩口的那两座城堡,又有了不解,是因为这里城堡重要,还是因为小而特意点明?总之,没有这几座城堡详细情况的记载,也无门额石碑说明,不知具体建造时间。这里距离小黄岩口关如此之近,可以屯兵,用于军备。总之,能直接称为营房,便是关口防御的纵深,也是村子的初始,之后渐成村落。

山梁上看不出村落的样子,已为村民劳动生产的耕地,庄稼与果树茂密,一片绿色。山梁上住有一户人家。主人叫冯喜财,65岁,一直住在这里。问起为何没搬。他说,房子在全村搬迁时,刚刚盖好,新房拆了可惜。房子很好,五间北房敞亮,院落也大。现在,他只身一人住在这里。房后就是庄稼,守着这块土地,出门就能耕作,自有方便之处。

现在的营房村是个行政村,管辖着营房、点兵台、葡萄峪、石门子四个自然村。站在山梁上,正可看到村子全貌,房舍崭新,统一规划,成排连片,全然一片新农村景象。空气的清新,环境的优美,居住条件的改变,这在当今非常有吸引力。山村不再偏僻,也有了外来人。不禁感慨起黄岩口村里那几间时尚民居,用心者看中了这里,打起了旅游的算盘,正是发现了残石断墙的文化价值。(高文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