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习《伤寒论》?

最好的办法是不生病。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这种不生病的状态,从很古老的时候,就已经不复存在。

《内经》中都已经说,今时之人不然,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人的天年是120岁,现在60岁人就已经衰老的不行了。想要达到上古之人的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尽终其天年,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太难太难了。

好好养生,只能是尽量少生病,要说不生病,很难。原因就在于,自己再养生,但大的自然环境已经坏了,大的社会环境也坏了,人生存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想要不生病,太难太难了。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就是人的母系统,母系统被污染了,人很难独善其身。

生病后,比较好用的中医之术,主要有针,灸,砭,药,按摩。

最流行的,莫过于药。

《黄帝内经》主要讲养生,针刺,这是一脉。

《神农本草经》主要讲用药。《汤液经》《伤寒论》都属本草一脉。

学针刺,还是学中药,只要学精了,学通了,都很厉害。这就在于人的选择。

我自己比较倾向于学中药。

治神第一,养生第二,针灸第三,汤药第四。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礼,失礼而后法。

现在这个社会,已经到了失礼而后法的年代,只能是法家登场,以兵戡乱。

用药如用兵。既然要用药,那就必然要学《伤寒论》。

《伤寒论》中的方子被称为经方。经,凡织,经静而纬动。能传万世的书,才能称作经,可见经方的分量之重。

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圣人,那不是谁都能当的。医圣之书,自然也应被封为医经。

学养生和针灸,那就直奔岐黄。

学汤药,那就直奔神农本草和伤寒。

本草主要讲药,伤寒主要讲方。

学伤寒的好处是,上手快,疗效好。在求医无门的时候,如果自学一点伤寒,很多小病就能自己解决,可以说是求医不如求己。

现在病人太多了,所谓亚健康,就是生病了。放眼望去,没有病的人,可以说基本上没有。没有大病有小病,健康的人没几个。

在医院不敢去的现在,你不学伤寒,你不学中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交给谁?只能交给自己。

自己的命,自己作主。这就是学伤寒的最根本意义。真的学有小成,能帮助身边人,帮助更多人,那也是为自己积福积德。

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少有名贵药材,皆是触手可得的亲民草药,所载方剂,也都是能少绝不多,能简绝不繁,所为何求?无非是为人民服务,让人民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自学伤寒,继承医圣遗志,造福百姓,这是学伤寒的大一点的意义。

【小编有话说】

公众号伤寒经方的目标是,让每个人都能读懂《伤寒杂病论》。

自学中医,尤其是学中药,那么《伤寒论》是必学。很多人绕了一辈子才从中医海洋中绕到经方的路上来,耽误了大好时光。不学经方,不要谈用药。不学经方,疗效也很难提上来。

倪师说张仲景是一个言简刚中之人,用语极简,以至于很多人看不懂伤寒论。可能古代对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就像我们现在的物理化学理论一样,是人人都懂一点的常识,所以不必赘述。

古中医经方的思维体系,在传承过程中不知是何原因,几近失传。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经方,应用经方,使经方的疗效让世人看到,才能把经方继承和发扬光大。

公众号伤寒经方也是小编所办,全是原创文章,一条一条的给大家讲解伤寒论,更新不会很快,还请大家耐心等待。

伤寒经方

让每个人都能读懂《伤寒杂病论》。
4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