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藏传天珠好
老天珠由于年代久远,且经历代多人配带过,表面有一定程度的风化纹(又称“鱼鳞纹”),此风化纹的分布亦是非常态分布的。仿制天珠以高温烘烤的技术亦能制作逼真的风化纹(质感较为干涩生硬),鉴别法除了风化纹多呈“月轮状”之外,以高倍(100倍以上)放大镜观看其表面,真品会呈现类似宇宙天体的星河图案。
目前业内关于天珠的定义不一,分类也各执其词。未来四方集团拍卖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艺术品部部长、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张云龙按照年代将国内天珠分为一代天珠、二代天珠和新天珠。一代天珠即天降石与玛瑙矿融合物、天然海螺化石、天然九眼石页岩等具有天然纹理的天珠,产生的年代早于象雄文化时期;二代天珠即象雄文化吸收了西藏、印度等地的文化及宗教元素,至唐文成公主入藏后镶蚀工艺成熟而产生的诸如一眼天珠、两眼天珠、多眼天珠、虎牙天珠等图腾天珠;新天珠即随着唐代镶蚀工艺的失传,取而代之的近现代工艺制造的天珠。另外也可以按照天珠的材质将其分为九眼石页岩、海螺化石、玉髓、料器等。“一代、二代天珠尤以品相完 美、风化纹明显、玉化程度高、老的钻孔方式等明显特征的更具收藏价值。新天珠在材质、收藏价值上就大打折扣,远远低于一代和二代天珠。”
天珠的制作很可能中断于公元前3世纪佛教传入克什米尔之后取代苯天五教的地位之时。尽管佛教有使用宝石和半宝石珠子供奉舍利的仪轨,但是塔克西拉的发掘没有发现天珠,斯瓦特河谷和白沙瓦的犍陀罗佛教舍利函中供奉有蚀花玛瑙珠、其他材质的半宝石珠和贵金属,但是都没有发现天珠。
藏族地区对天珠的起源有多种传说,但是多流于神话传说。一种传说是天珠最初为神的饰珠,在饰珠损坏之后,神就抛弃,所以世间很少能看见完 美的天珠。另一种藏西地区的传说天珠起源于日土镇附近的山上,天珠像小溪一样从山坡流淌,有个妇人向山上扔了“魔眼”,从此天珠溪流就停止了。
改革开放以后,今天的信息量较强大。传世和出土了大量的天珠,特别是藏族人民有喜爱收藏佩戴天珠的习俗,藏传佛教又附加了许多佛教符号和美好含义,近几十年来与内陆交往繁多,也影响到全国民众对天珠的喜欢热爱,拍卖行也多有天珠出现,其价格从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等,越来越高。
天珠里的料器与传统收藏领域里的料器不同。传统的说法中料器是琉璃、玻璃的代名词。而天珠中的料器天珠指是塑料材质的天珠,琉璃玻璃材质则称为琉璃天珠。在西藏,天珠价值较高,平民无法承受。
天珠现在的整天白化技术只能全部或者表层浸染,而老天珠是侵染浅浅的一层,既不深入也不在表面,十分神奇,古时使用的抗染剂和碱性溶液从4600年前的蚀花工艺到现在,一直有工匠在使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工匠配方也不同,制作效果也存在差异,这也造成 天珠颜色出现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