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八景
杞县八景
我国八景,大概源于宋代。据《寄园寄所寄录》记载:“自宋员外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一 时观者留题,目为潇湘八景”。
考宋迪为北宋人,官度支员外郎,极善工笔画,他以平远山水为主题,创作了八幅画,人称“潇湘八景”,该八景是宋迪一生最得意之作。
沈括言:“好事者多传之。”元明以后,各地文人沿袭此创,寻求总结本地八景。元代燕京(北京)首先响应,以居庸叠翠、玉泉垂虹、太液秋风、琼岛春明、蓟门飞雨、西山积雪、芦沟晓月和金台夕照概为八景。此后,凡有点名胜古迹和山川湖泉的城镇县市,八景相习成风。
各地的八景因地理环境、人文历史、气候变化、建筑风格不同而各具特色,但概括起来总是以春、夏、秋、冬、日、月、星、云、辰、夕、夜、风、雨、雪、霜、山、水、湖、泉、花、草、树、林等来加以衬托。
杞县地处中原,无山川之奇秀,泉林之美幽,但是杞县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人才荟萃,沃野连阡,物产繁富。同时古时杞县地形丘陵起伏,土岗绵延,森林覆盖,湖泊纵横,自然景观非常优美,形成了杞县的“八景”。但是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变迁,再加上兵火和水灾,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景色已寥寥无几了。
杞县的景观最早见于明成化年间的《河南总志》。宋元明时期,杞县组织的是十四景不是八景,杞县八景是在“杞县十四景”的基础上,通过数百年间的锤炼增减而成的。
载于明成化十八年《河南总志》的十四景为:内黄牧笛、伊庙灵桑、圉镇樵歌、汴河春渔、葛店帘飞、杞县钟声、芹宫铎韵、黄河远眺、富岗鹤唳、观音胜景、禹祠瑞草、二郦并墓、上宋联芳、神井甘泉。
考此十四景的内容,以人文历史景观、自然景观和经济生产为最多,现简要介绍。
“内黄牧笛”是描写宋元明时内黄数百年间盛衰荣枯。内黄,今之西寨,因自然环境的变迁,明末清初,这一景色已不存在。
“伊庙灵桑”是描写伊尹庙和周围桑树林的美丽景观,这一景观至清末随着桑树种植面积的减少不复存在。
“圉镇樵歌”是描写宋元明时期,圉镇丘陵起伏林业兴旺村民打柴归来,负柴而归的欢乐情景。明末清初,圉镇林带不存,这一胜景也就消失了。
“汴河春渔”则是描写宋元明时期,杞县城北惠济河两岸,春天堤柳如带的美丽景色及渔人劳作时的情景。
“葛店帘飞”是描写明时杞县葛岗市肆之盛。
“杞县钟声”是描写元明及清时,杞县钟鼓楼(今之抚辰楼)晨钟暮鼓的情况。
“芹宫铎韵”是描写明清之际,县丞率众秀才在杞县孔庙“游泮”及祭孔典礼时的盛景。
“黄河远眺”是描写宋元明时期的数百年间,黄河流经高阳,时人傍晚临河远眺,所见“夕晖金波明,长河落日圆”的美丽景观。
“富岗鹤唳”是描写宋元明时,杞县高高山游人如织、鸟语花香的盛景。
“观音胜境”是描写明时,杞县城西南隅之大佛寺烧香拜佛的情景。
“禹祠瑞草”是描写明时,杞县东门里大禹庙祭祀大禹的情景。
“二郦并墓”指的是杞县高阳南之“郦生冢”绿树成荫,芳草萋萋,祭祀郦生二人的盛景。
“上宋联芳”是指宋庠、宋祁兄弟并魁的故事。上宋指的是北宋,“联芳”是并列状元的意思,是为纪念二宋而组织的景观。
“神井甘泉”是指县城观音寺后门一井之状况,据旧县志:“神井在城中,能兴云雾、遇旱祷之辄灵。”带有迷信色彩。
以上介绍的《明成化河南总志》所记十四景,是明时杞人对宋元明时期杞县名胜古迹的概括。这些名胜古迹或因地理变迁、河流改道或更名重修。到清初,杞人在组织杞县八景时除将“杞县钟声”改为“辰楼春霁”,“圉镇樵歌”改为“圉城夜月”,“黄河远眺”改为“高阳晚渡”,“伊庙灵桑”改为“空桑烟雨”,“富岗鹤唳”改为“西岗挺翠”,“上宋联芳”改为“双塔秋风”外,其它的则荡然无存了,已成为民间广为流传的佳话。
现在人们谈起的“杞县八景”载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杞县志》。
八景为:辰楼春霁、河桥官柳、圉城夜月、高阳晚渡、空桑烟雨、南溪流云、西岗挺翠、双塔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