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温暖,温暖长沙
长沙温暖,温暖长沙(散文)
张珑辉(侗族)
3月7日,表弟突然双脚疼痛难忍,无法行走,被送进了县医院急诊,治疗6天后还未查出病因。3月13日上午,我要求转院。表弟的主治医生用商量的口吻说,住院治疗才6天,有4天在五内科,到骨科才2天就想转院,还是观察再说吧,实在不行,再转不迟!
中午12时,医生给表弟来打针,插了好几针都没找到血管,打针的医生慌了手脚,马上向主治医生汇报情况,说表弟的血管细无法找到血管了。主治医生这才急匆匆地跑到表弟的病房来,说,转院吧!医生突然间的果断,我有些懵了!上午主动转院医生不肯,下午医生却来告知转院,这是咋回事?我焦灼不安,怀疑表弟的病情可能是无望了,茫然与惶恐纠结着,无奈只能接受了医生的建议。
突然的转院令我始料未及,根本没有时间去过多的考虑。踌躇后,最终决定前往长沙省人民医院。那里有个院教授与我同村,教授医术精湛,为人谦和,重情重义,极肯帮忙。出发前,我给教授通了电话,并让主治医生把表弟住院期间的病情反馈一下,便于教授知晓病情后给安插床位。
年后的长沙,寒风瑟瑟。表弟因病前往,作为表哥我只能跟从。晚上7点,几经辗转,疲惫不堪的我们到达了长沙省院。
节后的病房人多为患,几乎爆满,没有预约是很难住进的,况且又是晚上。我把与教授的通话当成了预约,认为教授到长沙会给安排妥当的。其实,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对教授依赖,也想借用他的人脉资源,打个擦边球入院而已。我按教授的指点挂个急诊,然后去看免疫科,并顺利地给安排了病房。病房在办公大楼后面的5栋,刚刚进入院区,我有些摸马无角,感到极其陌生。甚至连入住的免疫科坐东朝西都不是很清楚,就连唯独认识的教授也各在省院总部。我的脑子一片空白,很茫然地办完了入院手续。
初入院内,我环视了一下院部,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医院特大,绿树成荫,环境优雅,幽静宜人。若不是医院门前有醒目的“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的字样,我们根本无法想象这里就是医院。我拉着拖箱与表弟径直朝前走,然后左拐来到了医院的大礼堂,礼堂前面高大的樟树有序地分散在道路两旁和近万平米的院落里。我留意了一下古樟树,每棵都有林业部门的挂牌编号,编号上注明了品名、树龄等,树龄最大的约175年,小的古树也有50年,古樟树下有鱼池,红鲤在鱼池中漫游,偶尔也有凉亭或草坪,还有花阶路在林中穿梭,以便休闲或漫步。整体的布局与设计,疑是疗养院。后来,我的判断得到了证实,原来这里曾是政府部门的一个疗养院。我们不知住院部的方位,绕到了病房的后面,算是先转了一圈,饱了眼福后才入住病房的。
教授很热心,在电话里过问我入住了否?又给科室的主任打了招呼,并把表弟的病情告知一二,科室主任算是我长沙之行认识的第一人。主任接到教授的电话,直接来到房间,过问了病情后,便查看症状,还让护士给打了点滴缓解阵痛。点滴还没吊完,表弟就安然入睡了。第二天起床,表弟像没病了一样。我去问值班医生,昨晚吊的是什么药?表弟今天感觉好了。医生说:有瓶是促进血液循环的,另一瓶是带激素的止痛药!我“喔”地回应一声便又回到了病房。
住院期间,主任曾多次前来病房探望,查看病情。主任说:表弟的病情实为罕见,凭她30余年的临床经验,根本不敢胡乱给表弟下结论!直至各种化验检测都很正常,主任这才确定可能是结节性红斑。但结节性红斑必须由其他病因诱发或呼吸道感染所致。而表弟入院之前,正好有过呼吸道感染和发烧的症状,印证了可能是结节性红斑的可能。因为表弟免疫功能紊乱,才导致双脚疼痛难忍,不能行走。在长沙省院医治10余天后,表弟的脚能到处行走了。我曾陪着他到过长沙的步步高商场转,或一起去邻近的街市吃长沙臭豆腐、吃糖圆粑粑、五花腊肉等。11天后觉得身体有些好转,我们按医嘱备了些药物就出院了。出院时,科室主任又特别吩咐表弟服药月余后,再去长沙复检。
表弟的病症在科室主任的努力下,终于有了结果且转危为安,这是表弟不幸中的万幸,能找到病因就可对症下药,有助于他的身体康复。这是科室主任付出辛勤劳动的结果,主任的医术真的令人佩服。还有那些天天忙碌的白衣天使,他们为了解除患者的痛苦,在病房里来回的穿梭,他们这种爱岗敬业、救死扶伤、解除患者痛苦的精神,真是可圈!可点!可赞!温暖人心。
作者在医院很郁闷出来走走
入院期间,我可以陪护表弟,医院不收取任何费用。但也不为陪护者提供床被,我又不想惊动长沙的任何亲朋好友,我最怕给人增添麻烦的,直至后来出院,我才一一的分别给大家打电话。外外不知从哪个渠道得知我去了长沙,他知道陪床没有棉被,给我送来了一床,有空床时我会见缝插针的睡上去,早上医生还没查房,我便把床位恢复好。若住满了病人,我就只能靠着表弟的床边坐着打盹。同房病友83岁的王嗲嗲见状,每天让家人来把他从医院接走,尔后把床位让给我睡,并吩咐我把被子翻面盖。陪床11天,我几乎都有床位睡觉,王嗲嗲这种同病相怜的举止也令人感动。我在陪护时还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表弟病了
我成了陪护
我陪护着表弟
也陪护着表弟同室病友的疼痛与呻吟
医院不供陪护者床被
长沙嗲嗲不愿看我坐着打盹
83岁了还让家人每天接送
自愿把床位空出
让我在他的病床上睡回甜美
陪护让我看清了生命的脆弱
也获知生活的平淡与友谊的珍贵
让我懂得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陪护让我明白生命高于一切
也让我懂得在精湛高明的医生
也不能治愈无病呻吟的病人
陪护让我看清了落难时
是谁予以关照与支持
又是谁还与自己不离不弃
别人的付出我会倍感珍惜
同时会铭记起这些人的名字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受䘵于人得学会感恩
......
看轻、看淡一切
平安就是福份
只要每天油盐柴米不少
一日三餐得饱
每天快乐,人心足矣
若还想追求点什么
无非是——出门有朋友
身边有贵人
身体安康,开心就好
在长沙短暂的日子里,有兄弟请我到文师傅的土菜馆,也有朋友请去省广播电视那边吃排骨焖面,还有相约到万家丽文化大酒店......远离家乡数百公里的省城,有这么多朋友兄弟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此生幸福哩!长沙之行,从省院教授到主任,从医生到病友,从保洁员到保安,每个人都是那么的热情、友好,甚至还有家乡的兄弟、同事、朋友专程赶赴长沙探望,实属难得,感动万分!虽然点点滴滴,却显得亲亲切切,暖心倾情!
快要回晃的头两天,我在长沙马王堆拍摄照片发到朋友圈,家乡侗哥见到便说“去长沙咋不去我公子那里?”“您公子到长沙?”准备回晃的头天,我相约几个新晃籍在长工作朋友兄弟,当然也有侗哥的公子。当得得知侗哥公子在马王堆天桥旁万家丽北路银港水晶城开了个“忆乡食生态健康餐厅”时,我把原定的酒店取销,选择了这里。主要是“忆乡食生态健康餐厅”是家乡兄弟开的,有亲情感,其次就是到马王堆院区附近,前行300米左拐便是,方便易找。
酒店在二楼,我与表弟乘梯而上,走出电梯,迎宾小姐那一声带着乡音的“欢迎光临”瞬间让我有了回到家乡的感觉。
服务员把我们引入嗨喝庄包房,问,几位?“8位”!我们边点菜边聊天,无需客套。我问服务员,蒲老板酋长在么?服务员回答说:他在长沙除开有这个“忆乡食生态健康餐厅”,还开了个“鸡三百贡溪土鸡”体验店,在长沙市雨花区高桥尚东紫郡东北(西子街北)127号,他一会儿就会赶来。我从内心由衷的敬佩酋长的胆识与勇气,是他把养在深山人未识的贡溪山鸡投向省会长沙,是他拓展了贡溪山鸡的销售渠道。
相邀的老乡如时到来,大家都是熟人。我点了新晃较有名气的贡溪山鸡,我知道贡溪山鸡是在电视连续剧《边城汉子》拍摄地——天井寨放养的,这里海拔高,日照时间长,山鸡活动面大不易长成,一般要放养10个月以上才能出售,山鸡有嚼劲,有原野的清香口感,特别是食材卫生环保;侗乡带皮牛肉,也是美味可口的一道名菜,具有民族特色,有侗乡黄牛走天下之说;腊肠、凉伞豆腐等10来个菜都是侗乡好吃的美味佳肴,满满的一大桌都有故乡情结,不但在新晃是亮点,在长沙该店也算是特色招牌菜,深受省城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欢迎。
笔者在贡溪天井寨农夫住宅前留影
菜刚点好,酋长赶来了,他增补了两个特色菜,并叫服务员把贡溪山鸡的礼品盒拿来。他向来客讲述起“公鸡打鸣的由来”故事:相传,公鸡原本头上有角,当年玉帝纳妾时,到贡溪寻找最美精灵做伴郞伴娘,龙凤皆被选中,始初,龙头无角,被马讥笑与凤不搭,参拜玉帝时,龙便向义弟公鸡借头角,玉帝见之甚喜,说,龙凤吉祥寓意吉庆。龙回到贡溪后,忧心忡忡,心想,参拜时的角是借的,若玉帝知晓,欺君之罪要杀头,于是把角据为已有。鸡角追讨不回,公鸡很是无奈,只能早、中晚打鸣索要:“龙哥哥,退我角哟——”酋长讲完故事看着我。并向来客介绍说,刚才这个故事,就是张珑辉先生提供的作品。“公鸡打鸣的由来”已成了贡溪山鸡礼品盒包装的文字。酋长话音刚落,教授接过话题,非常严肃地说:酋长用稿应征得作者的同意,若不同意就属侵权哩!我说:献丑了,感谢酋长看得起,用了拙稿!大伙七嘴八舌地讨论着,然后又哈哈哈大笑,爽朗的笑声把这个包房的气氛活跃了起来。
讲完贡溪的鸡故事,酋长抱来了一壶家中自制的陈酿高粱酒,大家开怀畅饮。这天,是我离家十几天来心情最为愉悦的一次。我们海阔天空聊了许多家常,吃完饭又喝茶聊天,去结账时,酋长把我拦下,他谢绝我的买单!并强调说:刚才才介绍,贡溪山鸡的礼品盒就用了您的作品,能到我店来就是缘分,今天就我做东了!
恭敬不如从命,我无话可说。明明是来关照酋长生意的,却成了吃白食的。此时,我有些兴奋,除了见到老乡们激动外,还为酋长踏踏实实的做事、清清白白的做人,把店开到长沙有了立足地而庆幸,这是件非常不易之事,从内心敬重起这位敢闯、敢干、敢创业的酋长。今后,新晃乃至怀化方向的来客到长沙,可以到酋长这里来落脚,家乡人要多眷顾酋长的“忆乡食生态健康餐厅”和“鸡三百贡溪土鸡”。
酋长的朴实与真诚,令我感激涕零又溢于言表,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若不是表弟身体欠佳,我不会前往长沙,更不会知晓长沙还有那么多的朋友兄弟,置身长沙的十余天里,我所触及到的人和事,不由让我感叹“长沙温暖,温暖长沙”!
2021年4月9日晚
作者简介:张龙飞,曾用名(张珑辉)男,侗族,1968年出生,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林冲镇人,务过农、当过兵、上过学、当过工人、经过商,是典型的工农兵学商代表。爱好写作,自90年代以来,相继在《人民日报》、《湖南日报》、《文萃报》、《新湖南》、《湖南工人报》、《怀化日报》、《吉首日报》、《怀化文学》、《边城晚报》、《怀化新闻网》、《湖南邮政报》、《湖南移动通信》、《龙溪艺苑》、《怀化广播电视报》、《芙蓉楼》、《夜郎古林枫》、《大议朗》、《舞水文艺》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新闻、言论、读者来信等500余篇。2000年、2003年、2017年被中共新晃县委、县宣传部评为“十佳通讯员”,曾多次获奖,去年,参加怀化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抗疫复工”感动中国(怀化)诗歌散文摄影大赛,获得散文篇一等奖,同时还获得怀化日报和市作协举办的“百姓记事”征文比赛一等奖,系怀化市作家协会会员,新晃县文联副秘书长、县作协秘书长,新晃一国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