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横遭千刀万剐之谜:皇太极施展绝妙的反间计,又妙有毒!

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原受明朝册封为龙虎将军的满族人努尔哈赤,经过三十余年的征战,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国。公元1626年八月,努尔哈赤死去,他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继位。他在继续完成对黑龙江和吉林东境女真各部统一工作的同时,于1636年,改后金为清,自称皇帝。这个清皇太极,就是历史上颇有名声的清太宗。

皇太极父子为了夺取全国政权,屡次对明朝用兵,严重骚扰了明朝北方的疆域。皇太极其人,不仅能征善战,与敌人厮杀斗勇,而且善于谋略,与对手斗智。他亲自设下的那场反间计,不费吹灰之力,假崇祯皇帝之手,将自己可怕的敌手,明朝优秀的军事统帅袁崇焕送上断头台,其手段之高超,情节之曲折,令众多的谋略家都黯然失色。

一个强劲的对手

1627年,上台不到一年,血气方刚的皇太极,得到一个重要情报,明军正在调集力量,加紧修筑锦州一带的城防工事,积极屯田耕作。他马上意识到,这些位列辽西前锋的军事要地一旦修缮完整,会给他今后实现进军关内的宏图,造成巨大的障碍。于是亲率后金国精锐,向锦州一带进军,企图借明军工事尚未稳固之际,一举摧毁。

然而,这一次皇太极的算盘打得太容易了一点,他遇到的是一个可怕的强劲对手,指挥锦州一带战事的主帅,不是别人,正是被誉为“慷慨英发,气可吞胡”的明朝著名辽东巡抚袁崇焕。就在上一年,皇太极的老子努尔哈赤在辽远战场上就是被袁崇焕指挥的军队打得损兵折将,头破血流,努尔哈赤本人在败绩后不久,也因伤病而一命归天。

果然不出所料,皇太极率领的后金大军,使出浑身解数,强攻锦州,一连14天,毫无进展;几次劝降信用箭射到城里,也没有任何反应;用计诱使明军出城会战,但明军怎么也不上钩,仍然凭城坚守不出。

锦州久攻不下,皇太极只好望城兴叹。他留下部分兵将继续围攻,自己则挥师转移阵地,想从宁远城打开缺口。岂料,袁崇焕亲自坐镇宁远,他采用的是“凭坚城用大炮”一策。袁崇焕知己知彼,他认为明军不利于野战和擅长纵横驰突骑射的后金军队是无法较量的。只有高筑城墙,深挖城壕,稳固防守,用大炮轰击才能克敌制胜。这一招果然灵验,连天的炮火重创了后金军。皇太极在宁远城下,见没有便宜可占,只得再次回师锦州。

这一次,他采用另外一种战术,每天以万名骑兵环城巡行,断绝城内城外的一切交往。到了夜间就举火呐喊佯装攻城,使守城军民不得安宁,但仍不见进展。后金军长期在野外作战,不堪疲劳,伤病号日渐增多,加上这时暑天将至,中暑得病使部队不断减员,士气和战斗力都日渐下降。宁远、锦州苦战,皇太极最终只好无功而还。

改弦易辙另施妙计

经过这一次征战,皇太极意识到,袁崇焕是个很难对付、有胆有略的对手。在战场上硬拼,劳师折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看来得改弦易辙,设计智取。

同样使皇太极伤透脑筋的是,在后金的腹背还有一颗锋利的钉子,这就是毛文龙。毛文龙据守在紧挨后金的皮岛和辽东沿海各岛屿上,驻军不下数万人。平时毛文龙广招逃散的辽民,选精壮的入伍操练,经常主动出击,骚扰后金。他牵制了后金西进的兵力,使后金不敢倾巢而出进军明朝,为明朝建立了不少战功,因此屡受封赏,提升到左都督,挂将军印,还赐尚方剑。后金军队因不善于海战,又缺乏船只,对他真是无可奈何。听凭他与袁崇焕前呼后应,成为心腹之患。

尽管袁崇焕在烽火连天的北国边疆,再次击退后金军队的进犯,守住了锦州辽远一线,挽回了明朝在关外的危局,使他在明与后金双方都成为瞩目的人物。但他也有难言的苦衷,明朝一些人,把他看作顶梁柱,希望他能力挽狂澜,使明朝的北疆得到安宁。1628年,崇祯皇帝一上台,就迫不及待地召见他,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并赐他尚方剑。崇祯对袁崇焕非常信任,特别器重,凡有所请,都慨然应允。对此,作为报答,袁崇焕在主子面前已经夸下海口,五年之内将后金平定,收复失地,消除外患。

袁崇焕毕竟是个聪明人,眼看着大明王朝日渐腐败,国力越来越衰弱,内忧外患与日俱增。凭他手中的那点实力保住目前这种局面已经不错了,怎么可能主动出击,收复失地呢?但皇上面前无戏言,到时候拿什么去交账呢?左思右想,唯一的办法就是主动要求与后金讲和,以和议诱使后金让出已占领的辽东地区大片疆土,送归被俘获的辽民。为此,袁崇焕多次或公开或秘密地派出使者,同后金举行和谈。

袁崇焕急切地求和心态给皇太极摸准了。在他看来,这正是他变换战场,以谋代武的天赐良机。于是,皇太极与他的谋臣们制定了一个完整的谋略。首先,他们向袁崇焕提出,归还辽东、送还辽民的要求都可以答应,但必须以杀掉毛文龙为先决条件。企图借袁崇焕之手,将毛文龙这颗刺在腹背多年的钉子拔掉。经过几番密议和讨价还价,袁崇焕终于接受了后金提出的和议条件。

在袁崇焕看来,搬掉毛文龙的脑袋事小,不会对明朝带来多大损失,而收复失地实现自己的诺言事大。于是,他便毫不迟疑地开始对毛文龙罗织罪名准备下手。不久,袁崇焕以犒赏吏卒为名,来到毛文龙的驻地,假借检阅军队将毛骗到山上,当场历数了他十二条可以斩首的罪状用崇祯所赐的尚方宝剑,将毛文龙的脑袋砍掉。

毛文龙无端被杀,对明朝是个重大损失,东北沿海诸岛守军失去主帅,从此人心涣散,有的将领心怀不平,有的则心有余悸,纷纷逃离,甚至投奔后金而去,一个坚持了多年的抗金基地,就这样毁于一旦。而且对袁崇焕的声誉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足见皇太极的这一计实在厉害。

拔掉毛文龙只是皇太极全部预谋中的第一步,归还辽东被占领土自然是一句空话。

将袁崇焕送上断头台

达到了预定的第一步目标后,皇太极紧接着开始了新的行动。决定亲率十万大军,避开宁远、锦州防线绕道内蒙古,直接杀向明朝京师。这种深入明境,劳师远征的做法是违反常规的。将自己的大军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自然遭到部属的强烈反对。皇太极给逼急了,只得密谕部将,他已“定策”,目的是要将袁崇焕送上断头台。但皇太极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大家都感到是个谜。

经过连续的长途急行军,后金军队直抵山海关附近。那里的明朝守军毫无戒备,经不起后金军队的突然袭击,丢城失地连山海关总兵都成了刀下之鬼。消息传到京师,全城立即进入戒严状态。远在宁、锦一带的袁崇焕大军接报后,大吃一惊,昼夜兼程,赶到蓟州,准备与后金军决战,阻拦他们进犯京师,保卫北京责无旁贷。可是后金军却巧妙地加以回避,趁袁军不注意,神速地继续西进。袁军察觉后,只得尾随其后,准备追杀。这时,在北京城内忽然谣言四起,说这次后金军得以长驱直入,是由袁崇焕的军队作引导。看到两支军队一前后,朝廷也深感疑惑,下令袁军不得离开蓟州,袁崇焕本人却全蒙在鼓里。

没隔几天,袁崇焕的大军赶到北京城下。不料,后金的前哨部队也相随而至。于是,京师城内舆论大哗,关于袁祟焕引狼入室,攻打京城的传言有了更大的市场,连崇祯皇帝都觉得袁崇焕行踪确实可疑。袁崇焕进京后,崇祯几次召见他,但就是不准他的军队入城,虽经袁再三请求,允许经过长途行军十分疲劳的军队进城休整几天,但还是没有获准。袁军只得在城外扎营。

皇太极见整个事态都在按照自己原定的思路发展,心中暗自高兴,他决定将这场戏推向最高潮。就在前几天,后金军俘获到明朝的两名太监,正关押在军营中,皇太极对这两名俘虏特别重视,专派副将高鸿中和参将鲍承先等看守,等待到了关键时刻另有特殊用途。

一天晚上,高鲍两人故意装得十分神秘地交头接耳大意是说:袁崇焕早就与皇太极有密约,今天还派人前来联络,攻入京城的事马上就要成功了。这些话全给这两个没睡着的太监听进去了。随后,高、鲍两人假装疏忽,故意将两名太监放走。逃离敌营的两名太监,回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崇祯密告他们亲耳听见的袁崇焕通敢的详情。事情有根有据,早有疑虑的崇祯自然深信不疑。他马上以“议饷”的名义紧急召见袁崇焕,不容分辩,立即命锦衣卫将其逮捕,投入监狱。再联系到袁崇焕不久前妄杀毛文龙一事,朝廷上下没有一个不相信袁崇焕通敌叛国。崇祯不念旧情,亲下诏令,判处袁崇焕磔刑。这是当年最残酷的刑罚,一代名臣袁崇焕被活生生地千刀万刷了。

袁崇焕遭捕杀后,他的部众大都作鸟兽散,皇太极见自己利用这次进兵,巧妙地施展反间计,假崇祯之手,将最难对付的劲敌铲除掉,全部目标已经达到,便率军撤离,班师回朝。

人们一直认定袁崇焕通敌有罪,死有余辜,直到清军入关后修皇太极实录时,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和盘托出,才使真相大白于天下。从妄杀毛文龙到千刀万剐袁崇焕,皇太极的反间计不可谓不妙,不可谓不毒。

(0)

相关推荐

  • 「晚明」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袁崇焕

    五载离家别悠悠,送君寒浸宝刀头. 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任去留. 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 --<边中送别> 这是我开通订阅号的第一篇文章,正在 ...

  • 袁崇焕与皇太极之间有何密约?为什么说袁死的一点都不冤枉?

    长久以来关于崇祯皇帝错杀袁崇焕都被视为明朝灭亡的一大因素,"自毁长城"也成了崇祯无法洗刷的污点,但事实果真如此吗?难道没有人考虑过这是清人在修史过程中有意为之?联想到北方失陷之后, ...

  • 明朝大将袁崇焕冤死之谜,到底是谁害死了他

    明朝将领袁崇焕镇守边关防御清军,却最后因为通敌叛国罪被凌迟处死,那么他真的是冤死的吗?谁该为他的死负责呢? 在明代被杀的边关守将中,袁崇焕的死大约是最冤屈的.他没有兵败失地之过,却生生被诬陷为叛敌,是 ...

  • 一心为国为民, 袁崇焕为何仍遭老百姓嫉恨?

    说到明朝,袁崇焕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他是明末抗金名将,率军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重创后金,但被崇祯帝以凌迟处死,是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一位人物. 袁崇焕的死,大概是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悲惨的一个:行刑当日 ...

  • 郭子仪的收与袁崇焕的放

    知识窗.往事文摘 ⊙郭子仪虽然出身官宦人家,但他大器晚成,安史之乱的前一年,57岁的郭子仪才做到朔方节度右兵马使. 时势造英雄,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把郭子仪推到了历史的前台, ...

  • 明末抗金大将毛文龙,是奸臣还是忠臣,袁崇焕杀他到底冤不冤?

    评价毛文龙,不能简单地用奸臣或者忠臣来衡量,应该在大背景下考察,在明末的形势下,毛文龙至少是一位能臣,在抵抗后金方面是一位名将.袁崇焕以12项罪名杀他并不能服众,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仇者快亲者痛的行为 ...

  • 明朝历史人物——袁崇焕(明朝末年名将)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号自如,别称袁督师,明朝末年名将.袁崇焕曾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有效抗击了清兵,因魏忠贤而辞官回乡.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除去魏忠贤,袁崇焕也得以重用.然而, ...

  • 袁崇焕: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凌迟的爱国将领,到如今也备受争议

    在我的眼中,袁崇焕的一生好像都充斥着悲剧色彩,有的人说他认为民族英雄,但是也有人骂他是大汉奸,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在历史的记载中,袁崇焕最终的下场是十分的凄惨,是受尽屈辱和折磨而死的,并且一直都 ...

  • 袁崇焕擅自诛杀毛文龙,是否存在阴谋?百年后一本小书揭示真相

    撰文|赵固仁 天启元年,16岁继位的朱由校收到了史官董其昌的一份奏折,大意是向新皇帝介绍一位叫毛文龙的将才.赞扬他能"持孤剑穿贼中",又说"使今有三文龙,奴可掳,辽可复& ...

  • 袁崇焕关宁铁骑在当时战斗力有多强

     关宁铁骑是由明末袁崇焕编练的一支由辽东本地人组成的重骑兵,其主要装备三眼火铳,披重铠,备双马,有极强的机动性和冲击力,军饷待遇都高于一般的明军,加之是本地人组成,故而在戍守辽东时具有相当强悍的战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