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癌率近25%!工业废水排入大海后,让这些野生哺乳动物饱受癌症困扰

中国生物技术网

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官方账号40分钟前

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中含有放射性的污水排入大海。这意味着什么,似乎人人都应该心里有数。

无独有偶。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由于长期存在有毒废物倾倒入海的情况,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海岸线附近部分海域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海洋生物也遭到堪称毁灭性的打击。据报道,当地近四分之一的成年海狮患有癌症,农药滴滴涕(DDT)等污染物是致癌的主要原因。

在滴滴涕被禁用之前,美国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将有毒废物装在桶里,扔入深海。研究人员通过水下摄像机拍摄到位于长滩和圣卡塔利娜岛之间的深海底几十个已腐烂的桶,污染物可能早已泄漏,并推断这样的桶在深海底可能多达50万个。

近日,发表在《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加州海滩,越来越多的海狮罹患癌症死亡。原因是什么?与它们生存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密切相关。然而,这种令人不安的趋势恐怕不仅仅与这些海洋哺乳动物有关。研究人员表示,如果污染物持续进入生态系统,人类病毒性癌症的发病率上升只是个时间问题。

加利福尼亚海狮(Zalophus californianus)是长寿的海洋哺乳动物,生活在北美西海岸。然而,它们也是哺乳动物中癌症发病率最高的种群之一。在过去的40年里,18%至23%的成年海狮尸检被发现患有泌尿生殖系统癌,并因癌症广泛转移而致死。由于癌症在野生哺乳动物中非常罕见,因此,了解它们的发病机制以及共享环境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在上世纪60年代倾倒工业废料二氯二苯三氯乙烷(俗称滴滴涕)后,加利福尼亚中部海岸暴露于高水平的持久性污染物有机氯中。此前已有研究证明有机氯与人类癌症有关,在实验动物模型中也具有致癌性。早在1995年,日本环境厅就发布了预防有机氯致癌物的行政令。

早期的一项研究发现,患癌症的海狮携带一种疱疹病毒(OtHV-1),该病毒在系统发育上与人类卡波西肉瘤相似。卡波西肉瘤是具有局部侵袭性内皮细胞肿瘤,已知与感染人类第8型疱疹病毒(HHV-8)有关。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复杂的统计分析更彻底地调查了是什么导致海狮患上这种侵袭性癌症。他们通过对20年来收集的394头海狮病例样本进行了对照研究,发现患癌海狮的DNA由于环境污染和OtHV-1等多种因素而受到损伤。此外,研究人员在海狮的体脂肪中发现某些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水平达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包括滴滴涕(DDT)、多氯联苯(PCB)、多溴联苯醚(PBDE)和有机氯(HCH)等脂肪中的污染物水平越高,患癌症的几率就越高。

过去已有研究表明,污染物和病毒之间的协同作用会导致人类罹患癌症。如中国淮河流域食管癌的高发率与人乳头瘤病毒(HPV)以及河水中更高的污染物3-甲基胆蒽(3-MC)有关。

该研究合著者、加州海洋哺乳动物中心首席病理学家Pádraig Duignan博士说:“这篇论文的结论标志着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我们进一步解开了加州海狮罹患癌症原因的复杂谜团。几十年来对这种致命疾病的研究清楚地表明,我们共同的海洋环境正处于困境中,我们需要寻找解决方案来保护我们和海洋动物的共同健康。”

研究人员强调,尽管在海狮脂肪中发现的一些污染物已经停用多年,但这些致癌元素仍然在环境中一直存在,并对海狮等沿海捕食的动物造成严重伤害。

Duignan博士解释说:“我担心的是,人类也会与这些患癌症的海狮食用相同的食物,海洋正在通过这种患病的动物发出明确而清晰的警报。

该研究第一作者Frances M. D. Gulland博士说:“尽管对导致癌症的复杂因素还需要更深入的了解,但我们从这些动物身上学到的东西有助于研究海洋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然而,不仅如此,人类即将面临的新威胁来自日本政府的决定。因为,一旦福岛核废水排入大海,放射性物质将在57天内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

图片来源:央视

论文链接: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mars.2020.602565/full

https://doi.org/10.1155/2018/202898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