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精华大总结:如果还不知道怎么读书,看这篇就够了

「阅读方法」这个主题系列的 5 本书,我都认真研读完了,通过这 5 这本书(后文会注明),让我们了解了很多的阅读方法,以及相关方法的原理。

但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是,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方法都记在脑海里,然后用起来。

所以很有必要抽象出一套最精简、最实用的方法论,然后遵循这套方法论,先行动起来,在行动的过程中,通过具体反馈再去补充。

这也是我们以后每一次做大总结的核心目的。

首先,列一下书单:

1、《如何阅读一本书》:生涩难懂的一本书,有共鸣的点主要在于「阅读的四个层次」和「主题阅读」。

2、《高效能阅读》:一口气讲了 89 个读书技巧。

3、《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重点强调了要做读书笔记。

4、《实用性阅读指南》:谈到了看书也是需要「记忆」的。

5、《沟通圣经》:这是一本讲沟通的书,「速读」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的部分。通过这种方式去了解「速读」,会恰到好处。普通读者初期不必把「速读」当作一个课题去深究,暂时没意义。

下图是这篇大总结的大纲:

1个认知

做任何事,首先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哪里,然后才知道要往哪里去。

读书这件事也是一样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讲了阅读的四个层次,让我们知道了,其实自己是处于最底层的「文盲水平」。

这不是妄自菲薄,这是合理认知自己,从最低点开始,迎难而上,触底反弹。

3个常识

其实,这几本书中总结的技巧有不下百个,但不分优先级、不分主次的讲技巧其实就是在耍流氓,所以还是老规矩,挑 3 个对普通初级阅读者最有价值的,作为常识贯彻在阅读过程中,才是最务实的方式。

个人认为,以下 3 条常识价值连城:

1、2/8原则

- 通常来讲,一本书的精华内容只占 20%,所以,不是一定要把整本书从头到尾看完才可以心安理得的,有的部分看不下去,很可能不是你的错。

2、3D学习

- 一本书是平面的,你要将自己加入进去和书互动,将其变成一个三维的过程,作者说的啥通常不是最重要的,这本书的市场口碑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对你这个独特个体来讲,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收获了什么?

3、从名人的薄书开始

- 如果你从一开始就去读大部头,读了一两个月还没看完,从表面上的量来看,进度为0/1,从内心的情绪来看,你会觉得看本书太难了,还是算了不读了吧。

坚持做一件从来没好好做过的事,最难的就是没有「正向反馈」,没有正向反馈就容易放弃。所以我们要给自己找这个反馈。

薄薄的一本书,你看完了就可以接着看下一本,再下一本,攻城略地的感觉会给你极大的信心。

1个流程

人们总是偏向于流程化的东西,仿佛有个流程性的东西摆在那,就容易执行一点,所以,当阅读还没有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的时候,给它一个流程,给它一个仪式感,是一个不错的小计谋。

流程一共四步:

1、选书:我们没那么多时间读书,也没那么喜欢读书,好书永远读不完的,不要贪心,选自己需要的好书就好。

2、买书:纸质书最好,但不值得买的就不要买了,通过电子书、检视阅读的方式,尽量避开垃圾书。

3、读书: 输入(记读书笔记)& 输出(书面表达/口头表达)

4、实践:我能想到的,最广泛的实践场景就是职场,你学习到的人际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思维方式……这些都可以应用在职场中,总之,看了书,要多思考,多应用,多复盘。

无论你是否亲身阅读过这个系列的五本书,掌握这篇大总结中提到的内容,在以后的看书过程中,必将受益匪浅。

最后,记得收藏这篇大总结哦!

如果你想趁热打铁的,仔细看整个读书系列的文章, si 信“读书”二字即可获取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