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他用尽一生撑起粮食的天

惊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深感惋惜,每个人都应该感恩,民以食为天,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世界上,“吃饭的事情最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亲历过饥馑岁月的袁隆平决心学农。母亲说:“傻孩子,学农多苦啊。”袁老却“死活要学”:“吃饭可是天下第一桩大事,没有饭吃,人类怎么生存?”那时起,袁老把自己比作种子,不管撒在哪里都会生根发芽。

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大半辈子都与水稻打交道的袁老,一直在为中国人吃饭而奋斗着。一生辛苦,端牢了中国老百姓的饭碗。我们每天饭碗里面香喷喷的米饭都可能有其一份功劳。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
第二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
为了这两个梦,袁隆平毕生投身杂交水稻事业。

吃饱每顿饭

到端牢中国人的饭碗

这条路上

始终遍布着袁隆平的足迹

您曾说

“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一粒良种,千粒好粮。”

毕其一生,专注田畴,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为“稻粱谋”,为民生计,袁老无愧侠之大者、国之仁士。

挨过饿的袁隆平,曾说过

他的梦想:

让人们吃上更多的米饭

永远都不用再饿肚子

灵车过处,人们夹道相送;

汽笛声声,祝他一路走好。
一颗稻种,填得满天下粮仓。
千言万语,道不尽一生故事。
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
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
一辈子躬耕田野,
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1964年开创杂交水稻研究,

1997年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

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分别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

2020年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1986年,袁隆平院士第一次来到云南个旧。
1999年秋,袁隆平带领相关专家、教授等30多人对丽江市永胜县涛源镇的高产水稻作实地考察。
2009年8月23日,袁隆平院士在红河州个旧市大屯镇的水稻种植基地考察。以上图片均为张彤 摄
可惜袁老走了,一场意外的摔跤,
把他彻底摔倒了,这一跤是全人类之可惜。
跌倒是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
在我国65岁以上老人中,平均每10人就有3~4人发生过跌倒。
摔倒最大的影响是引发骨折,主要部位为髋关节、脊椎骨、手腕部等处。
其中髋关节骨折最为严重,也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其死亡率高达20%~30%,且致残率高,42%患者不能恢复伤前活动力,35%不能独立行走。
老年人需要高度重视摔跤问题,我的外婆,也是在一次去田地的时候,意外摔伤,股骨头骨折,卧床一段时间之后就被各种并发症带走了。老年人摔一跤,确实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漫谈医管(yyglmt)

本公众号文章皆为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单位或部门,部分转载均标明出处。平台致力于提供有价值的原创医管资讯,愿与关心医院科学管理的朋友,一道学习,共同进步,推动医院管理职业化发展。关注公众号有礼了,全套《医院管理学》课件免费送。欢迎加入医管交流qq群 428453416(备注“姓名+单位”)。免费下载1G医管资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