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亭》是这样炼成的
这回在下拿《望江亭》开说是缘于两件事。
头一个是不久前去了趟上海。一个细雨的下午,应邀观赏了青年京剧翘楚赵群演出的该剧。她演得好自不必说,看戏之后引得我久久良思的倒是,《望江亭》尽管如此成熟和充满巨大魅力,但却是一出上世纪50年代创作的新戏;按今天的实际情况,大凡新戏总是寿命不长,而且在京剧本体的欣赏方面没什么看点和吸引力,那《望江亭》流传50多年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下是个笨人,用北京话说又很“轴”,一旦有个疑问便拿得起放不下,不弄明白了不罢休。于是,便马上想起了京剧研究家、“张派”权威安志强先生的大作《张君秋》,先得从这部权威传记中搞明白这出戏排演的原始情由啊。
不看不知道,等了解了《望江亭》的编演经过,再细加思考,方才茅塞顿开。原来,《望江亭》的出笼无论从选材,还是艺术构思,特别是艺术手段(包括唱腔)的设计、创造, 都是以表演艺术家为创作主体的。在下实在是看多了时下的新戏创作流程,乍面对这早被嗤笑和不用了的排新戏方式,初时自然大感困惑,但再想想《望江亭》的艺术成就,结果是不禁恍然大悟,又不能不感叹不已了。
其实,1956年川剧同名剧目在京大红,张君秋便萌生了改编之意。他的创作初衷,一是感到这出戏生动、紧凑,二是能充分发挥他的艺术之长,三是适合其所拥有的演员阵容,更为重要的是,他感到这出戏对于其唱腔特点和艺术发展有着很广阔的施展空间。在动了改编念头之时,张君秋心中就有了一个极为完整的艺术构思。在下理解,那时未来《望江亭》的面目和艺术细节他早就胸有成竹、鲜活其中了。但这些,在今天恰恰不是演员要劳神费力的。
在下更惊奇,这么出精彩紧凑的戏,竟是张君秋和他的艺术伙伴们一起布局,由熟悉京剧的编导落稿实施的。特别是唱腔,每段唱唱什么、怎么唱完全出于张君秋的构想,大家讨论确定。这就保证了每段唱都是“唱口”,每段唱怎么唱都在构思阶段经过深思熟虑了。也许,哪位看官看到这儿会嘴一撇,甩出一句“落后”的评价。在下劝您慢下结论,因为,尽管在艺术构思上张君秋起着举足轻重的决断作用,但在具体唱腔的创作上,则可说是苦心孤诣、广纳贤言。口说无凭,事实为证。无论是开头的幕后“搭架子”,“独守空闱”的[四平调],还是“只说是”的[南梆子],以及后面的[西皮二六]、[原板]、[流水]、[摇板]的大段唱,包括公堂上的[西皮摇板]、[二六]、[快板],没有一段不是既花费了张君秋的巨大心血,又凝聚着艺术伙伴的集体智慧,同时,更是在广泛吸收传统唱腔基础上的化腐为新,出奇制胜。比如,头一段[四平调],张君秋提出,众人都很担心,但经他一唱,真是旧貌新颜,不同凡俗,众人叹服不已;[二六]一段更是让刘雪涛将小生的[二六]唱腔唱了个遍,他咀嚼吸收,从而创出与旦角以往[二六]不同的一个新生面、新楷模,成为“张派”的标识性唱腔。
从这些在下感到,张君秋和艺术家们主导了新戏的创造,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他们心中对京剧艺术的价值和观众的审美特性了然于胸!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他们的确是艺术的大家,充满了不同一般的智慧和创造力!不是没有成功保证的——因为京剧艺术的规律和流派的风采,一旦健康强烈地迸发出来便具有着无可阻挡的征服力!当然,也不是没有机缘的——因为那个时代,艺术家还说了算,那些外请的编导还不像今天这样法力无边地凌驾与笼罩着京剧,演员还不至于将自己的尊严沦丧得如此殆尽!
从上面对《望江亭》创作过程的了解,在下不知您各位看官是否也对今天许多新戏的短命能琢磨琢磨出一些原因呢?
以上,只说了一个令在下跟《望江亭》“较劲儿”的原由,另一个原由则是那天在上海看戏退场后,一行几人都很感慨。在下突然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您说,且不说《望江亭》今天的魅力如此,咱做个假设,假如今天有这么个剧本,剧院的决策者会看好并同意排练吗?因为它是如此缺乏今人追求的历史震撼力与舞台面貌的冲击力啊。”众人都比我深沉,只是笑而不置可否,唯有我肯定地说:“不会!绝不会!”我傻,我知道,但改不了怎么办呢?
(作者:崔伟 题图:《望江亭》赵群饰谭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