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孩子年年流失,幼小衔接如何自然而然?

  每年,随着小学入学时间的临近,不少幼儿园的大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幼儿流失。而为了让孩子能提早适应小学生活,很多家长未雨绸缪,花费不菲也一定要把孩子送进各种各样的学前班、幼小衔接培训机构。为改变这一现象,3月底,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幼儿园要与小学协同合作,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促进儿童顺利过渡。专家认为,要实现“自然而然”的幼小衔接,需要家长、幼儿园、小学的共同配合。

  家长:上小学前养成好习惯最重要

  对于不少幼儿园来说,每年幼儿园中班升大班和大班下学期是幼儿流失的两个小高峰。

  小酒窝今年9月上一年级,去年升大班时差不多一半的同学已经离开了幼儿园。小酒窝妈妈却并不焦虑,选择了继续“坚守”,“公立园里花费少,吃得好,当然要多待。”小酒窝妈妈开玩笑。实际上,对于孩子的幼小衔接,她有自己的考虑。“英语、语文、数学,家长可以自己稍微做个启蒙。上小学前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不必提前学那么多知识。”

  眼看没几个月就要上小学了,在平时的聊天中,妈妈已经开始为小酒窝进行铺垫了。“因为我自己读了一些小学校长写的书,也跟家有小学生的家长聊过,所以对小学生活有个大概的了解。”小学上学时间的变化、老师对孩子要求的变化、面对新情况心态的调整都出现在母女俩平时的聊天中。比如,对于上小学后要接触到的分数和成绩,小酒窝妈妈会循循善诱,拿自己的例子做参考:妈妈小时候考90多分可能就是班里第一名了,但在你们班里,考了90多分或许并不出色;但没有关系,什么东西都是可以慢慢学习的。对于入小学后学习节奏的不同,她也会跟女儿讲道理:人的一生不同阶段的重点任务是不同的,上小学前以玩儿为主,上小学后,学习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要准备好,迎接这种变化。

  小酒窝所在的公立园,严格执行着“不提前教授小学知识”的规定,但是,小酒窝妈妈却并不怎么担心。从4岁开始,她就带着孩子读英文绘本,“对英语不排斥,愿意开口、发音纯正,我就很满意了。”小酒窝拼音和汉字的学习则完全来源于生活,平时坐地铁、看路牌、亲子阅读时,孩子自然而然就认识了一些字。

  在小酒窝妈妈看来,对孩子积极面对挑战和变化最有益的,还是家长跟孩子的沟通方式——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理解,才能跟孩子共同成长。

  幼儿园:提前带孩子们到小学看一看

  几天前,大兴区第一幼儿园的孩子们参加了一场特别的活动:他们走进大兴区第二小学,在小哥哥小姐姐的带领下,观看升旗仪式,走进课堂,进入活动教室,提前认识自己的小学生活。细心的孩子们立马发现了很多新奇的地方:“桌椅是不同的!”“洗手间也不一样!”幼儿园将此次参观打造成一个完整的学习活动:在参观前,孩子们就在老师的引导下,用画笔画下“我知道的小学”,并做好参观计划;参观之后,孩子们又绘制了自己的参观连环画,并与朋友和家人分享。

  这只是幼儿园准备教育的一部分。

大兴一幼的大班孩子们参观小学,提前感受小学生活。

  大兴一幼园长白淑新介绍,为帮助孩子们做好进入小学的准备,幼儿园老师们特意编写了《快乐教育 轻松入学》园本教材,聚焦幼儿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表现和创造能力等,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比如,在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幼儿园设计了“我的一天”“我的课间计划”等活动,让孩子们在生活中感受时间,学会珍惜时间,做好时间的管理。

  大兴一幼还举行了大班幼儿的“走班”活动,每个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活动的内容,再根据计划表独立找到走班班级,“对于孩子来说,这也是一次自我管理能力的锻炼。”白淑新说,“走班”设计跨越了原有班级的界限,为孩子们创建了一个以年级为单位的大集体,由于活动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信息的共享性,幼儿的人际交流环境得以极大丰富。同时,在“走班”活动中,孩子们要通过语言与同伴协商游戏的内容和规则,解决冲突达成一致,因此,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极大地锻炼。

大兴一幼举行了大班幼儿的“走班”活动,每个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活动的内容,再根据计划表独立找到走班班级,以培养孩子们自我管理的能力,为小学做好准备。

  如今,为幼儿开展入学准备教育成为不少幼儿园的共识。西城区某民办幼儿园园长认为,幼小衔接绝不是到了大班才要做的事情,“我们的幼小衔接活动从孩子入园就循序渐进地开展起来了。”这位园长介绍,幼儿园从小班开始就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在活动中让孩子学会倾听和分享、敢于表达、勇于承受挫折,从心理、能力、知识上对孩子进行能力塑造,以使孩子平稳地过渡到小学,为适应小学生活打下基础。

  小学:开展适应教育让学生喜欢上学

  这几天,大兴一幼接到了好几波小学的参观申请,附近几所小学都主动找到幼儿园进行对接,想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园生活。其中一所小学还特意在低年级段聘请了一位拥有幼儿教育背景的老师,学校正和幼儿园商量着,准备先把老师送到大兴一幼挂职学习。这些信号让白淑新很兴奋,“到幼儿园看看我们当前的教育到底在做什么,对于做好幼小深度衔接肯定大有好处。”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一直以来,幼儿园和小学分属不同学段,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两个学段相互分离、互不衔接,很多儿童在入学适应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成为基础教育的痛点难点问题。在指导意见中,教育部也提到,小学应该做好入学适应教育,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幼小衔接适应期,解决幼儿园与小学教育中衔接坡度过大的问题。

  几年前,汇文第一小学就开始了“童蒙养正”幼小衔接课程的探索。学校负责人介绍,在小学一年级一整年的时间里,孩子们要完成“礼、技、拓、书、戏”五大类课程的学习。其中,“礼”课强调传统礼仪和校园文明礼仪,老师们通过小儿歌强化行为训练,帮助小学生养成主动问好、微笑招呼、上下课礼等习惯;“技”课强调自理、自立,学校从生活入手,引导孩子们能正确穿脱衣服,系鞋带,准备、收拾餐具,熟练使用雨具等;“拓”课强调体育运动、团队合作,让小学生在团队拓展中,懂规矩、爱运动、会合作,认识到每一个同学的优势,大家共同为集体的进步努力;“书”课强调阅读、书写,通过班级讲绘本故事爱上阅读等;“戏”课通过创编适合学生的课间游戏、课中游戏等引导孩子们会玩游戏,遵守活动秩序。

汇文一小对小学一年级学生实施衔接课程,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所有的课程以体验式学习、实践性学习为主要方式,比如在拓课程中,孩子们要踩着履带协同前行、互相协助解开绳圈、齐心协力完成小球运输等。“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逐步适应小学生活,喜欢上学。”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专家:用好奇心激发对新环境的期待

  东城区家庭教育大讲堂上,府学胡同小学教师、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特等奖获得者刘辉为家有“上学郎”的父母们送上了“幼小衔接”的几点建议。她表示,作为父母,要相信孩子能面对新的环境,绝大部分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日益增强,他们内心的好奇往往多于害怕。为此,家长们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新环境充满期待。

  此外,迈入小学,孩子将要开始面对学业,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对于整个求学生涯而言都至关重要。刘辉认为,专注力的培养,是其基础之一。父母可以通过亲子阅读的方式,帮助孩子提升专注力;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仅有助于学生专注力的培养,也能为各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升入小学,孩子也会遇到各种挑战,比如需要独立解决问题、每天完成学习任务、与同学和谐相处等,家长要多多鼓励支持孩子,让孩子多与老师交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空间。

责编:于琳琳
(0)

相关推荐

  • 云端讲座,科学做好幼小衔接

    这场疫情让孩子们的寒假无限延期,再过2个月,大班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将共同面临一个新变化:上小学啦!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处于幼儿园与小学 ...

  • 幼小衔接 | 那些没有上大班,直接去幼小衔接班的孩子,真的能赢在起跑线吗……

    不少认定应试教育的家长,都会选择不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大班,直接去上幼小衔接班,学一些一年级的课程,为上学做好准备.把幼儿园大班换成了小学预备班,真的能让升入小学后的学习更顺利吗?这些没有上过大班的同学, ...

  • 幼儿园如何指导家长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作者: 许玉霜 幼小衔接工作是一个值得认真反思的话题,现就幼儿园如何有针对性地做好衔接工作展开探讨. 一 激发幼儿上小学的积极情感――做好心理适应准备幼儿上小学的积极情绪对于幼儿入学后的顺利过渡有着积 ...

  • 大班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www.5ykj.com - 莲山课件] 幼小衔接教育,光靠幼儿园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实行家园联系,采取家园共育的措施.即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经常性的双向沟通,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发展,家长的作 ...

  • 幼儿园温馨提示:成功的幼小衔接需完成这17个任务,家长须知!

    幼儿园温馨提示:成功的幼小衔接需完成这17个任务,家长须知!

  • 幼儿园大班孩子敏感期

    书写的敏感期 特点:孩子逐渐对符号.书写文字符号产生兴趣,书写的热情就像急流一样无法阻挡.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写字的地方,经常家里的墙面上留满了他们的笔迹. 建议:老师和家长可以尝试为孩子开辟一面墙或 ...

  • 幼小衔接 | 孩子上了幼小衔接后,一年级学习仍然跟不上,原因竟是

    语文学习没有那么难 感谢大家点开 今后会发一些教育类的内容 快乐学拼音,轻松学语文. 为了能让孩子尽快进入小学生的角色,上好一年级,很多家长都会在入学前的暑假送孩子去读幼小衔接,也就是提前把小学一年的 ...

  • 怎样以游戏化、生活化的方式帮孩子轻松渡过幼小衔接?

    很多家长在纠结:孩子在公办幼儿园从未接触过小学知识,入学一年级之后,能迅速跟上老师的节奏,系统地学习知识吗? 我国教育部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 ...

  • 总结下我家孩子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家长会干货

    2020年的情况比较特殊,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孩子的中班下学期是空白的.9月开始北京的幼儿园开学了,一下子从中班上学期进入了大班,大班开始前,所在班级的家长群里已经有讨论交流学前班的了,大班正式开学,孩 ...

  •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一.情况分析: 再过一个学期,孩子们就要结束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升上小学,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学前幼儿来说是人生的一大转折,有教育家甚至认为这种转变的跨度是人生中的一次,要比高考.中考都要变化巨大.这个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