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民俗|到西陇定制几对灯笼

灯笼,岭东潮府的灯笼,应该可以按这样的三个部分组成:做灯笼、写灯笼、用灯笼。

在普宁乃至周边,说到做灯笼的话,除了西陇村就没第二家了。这里各家各户人人做灯笼,世代祖传生产灯笼胚,光溜溜纯粹竹篾编制的那种纯胚,大批量,超级大批量的供应各县市以及海内外,几乎可以说,要什么款有什么款,要多大小就有多大小,要多少就能有多少。当然,在西陇这里,灯笼胚之后的成品过程写灯笼,也是有的,就是没上面说的要干嘛就干嘛那么阔气了,因为没那么多家,因为如多数地方一样在小区域内一个村和周边三五七八个村的用灯笼需求量还是有限的。写灯笼,是定制的过程,这根据实际情况即民俗环境场合的需要,找写灯笼的师傅交代参数,随后师傅按定义或者按古法礼俗做法进行加工,要对光溜溜的灯笼裱一层丝纸,要在纸上又写又画五颜六色,等干了之后要上一层桐油,晾个大半天进行安脚,最后送赴使用,进入用灯笼的过程。写灯笼也有不上桐油的,这种一般是丧礼使用。

不久前过来西陇定制几对灯笼,顺手也拍下师傅家的半成品灯笼,以及自定义写灯笼的一些过程。灯笼写好之后,挂上去的样子真好看。

灯笼,是广东省普宁市流沙西陇村的传统手工业,是本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灯笼,是照明的实用物,又是民俗之物,潮语中,灯与丁同音,故而灯笼也代表着男丁,尤以本土正二月国际老爷节活动中的运用为最。灯笼以竹为原料,竹字在潮语中又与德字同音,寓意道德。灯笼都为圆形,象征的是团聚和圆满。灯笼点亮之后,光色金黄,笼体通明而柔和,又反映了民众对光明祥和的追求愿望。西陇是杜氏一姓村,杜氏一族制作灯笼的传统始于明代,世代相传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长久以来有日出千灯之称誉。西陇产的灯笼规格和款式多样,技艺独特,巧夺天工,玲珑美观,质朴价廉,应用广泛,产品远销海内外,久享盛誉。这种全村普遍性的手工编织灯笼技艺在岭东潮郡乃至全国都是比较少见的,可以说,在普宁周边县市中,仅西陇一家,他处难寻。灯笼的制作由选竹、浸竹、劈篾、盘头、做身、收尾、写灯笼等节组成,图为一对写好还没上桐油的柿饼灯,以及各类珠灯、枋灯胚。

杜师傅楼顶各款常用灯笼配。

这种枋灯还是比较好看的。

西陇灯笼的品种总的可分为横篾和直篾。

一、直篾灯笼类别:

1、枋灯:长圆筒形而头大尾小,高度从八寸到一尺八寸,小于八寸的又有大中小号三种;小号枋灯用于元宵作竿尾灯及旧时用作轿尾灯;大号的枋灯主要用于天地父母台;尺四枋灯用于庙宇大门、祠堂大厅。

2、大荷、二荷、三荷、四荷,需要采用竹节,采用广陵竹。三荷用于悬挂祠堂大门;四荷,是办理丧礼白事用的灯笼;

3、其他还有大时、小时、十八扮,以及根据客户需要而制作的各种灯笼。

二、横篾灯笼类别:

1、石珠灯,又称柿饼灯:有纯圆如球的,也有扁圆的,高度从一尺到二尺以上。主要用于农村家居大门。

2、荷苞灯:椭圆形,像含苞待放的莲花,高度从八寸到一尺八寸。制作时需要使用木制模具,制作完成之后为了让灯笼更显得高大,可加叠脚。有单篾和双篾两种,现西陇仅有一位老人能做双篾的。这类主要用于神明庙宇大门、祠堂大厅。

3、鱼鳔及莲子灯、粗灯:小巧玲珑的彩灯,是传供儿童中秋赏月时系风筝尾以比赛其高低的,宛如银河之星,增添不少光辉。潮阳一带用于祭拜神明,揭阳一带用于丧事。据说,潮阳人小孩生麻疹是就要写一对放于窗前祈求平安。

4、凹肚灯,又称束腰灯或枕头灯:首尾宽大腰间较为缩小,高度一尺二寸到一尺四寸,旧时专供官署悬挂于衙门或司官夜巡时用的。

5、葫芦灯及花瓶灯:专供工艺品展览用;

6、其他根据客户需要而制作。

各种灯笼所需要的竹篾规格:

大荷(4.6尺)、 二荷(4.2尺)、 三荷(3.6尺)、四荷(3.3尺)、大荷包(1.8尺) 、十八扮(2.4尺 2.5尺)、六尺(1.4尺 1.6尺)、荷包仔(1.6尺 1.5尺)、八寸(1.71尺 1.6尺) 、足尺(2.2尺 2.1尺) 、尺二(2.4尺 2.3尺)、 尺三(2.8尺 2.7尺)、尺四(3尺 3.1尺)、尺四叠脚(3.5尺 3.6尺)、尺六叠脚(3.6尺)、鱼鳔灯(1.3尺)。

成品,待用。

也是成品,待用。这种看起来是福灯。

灯笼是竹篾制作,所以有一些是只要搞对地方,要怎么捏就怎么捏,以方便节省地方。

定制一套四支枋灯。

裱好并画了一点点内容的柿饼珠灯,这种是一般人家挂门楼用的。

这是写好内容的灯笼。

这是刷了一层桐油的灯笼,差安脚,就算是成品了。

这种不刷桐油,黑蓝间红黄的灯笼,是用于丧礼的。

写灯笼有裱、写、上桐油、安脚等过程。 写灯笼虽比一般编织灯笼的村民有更高的收入,但对民俗文化和书法造诣要有一定的要求,以符合客户所需在灯笼上所画所写。

1、裱,这道工序主要是将白纸剪裁好,然后用加热过的米浆在灯笼胚上刷过,贴上白纸,再刷,让纸和竹篾相粘裱好。

2、裱好的灯笼晾干后,要在上面写字,主要在其一面写上吉祥的词句,另一面写上神号、字姓、商号等等。写灯笼,顾名思义,写当然是重头戏,灯笼转到哪里,笔就要写到哪里,要一直转动一直写。无论什么字都先写字模,然后再修整,也就是在写灯笼前要先打好腹稿,想象这几个字应怎么写,位置、距离、角度。此外,写灯笼还有很多讲究,如各个字之间要连笔,如果连接不上来就不好看,还有一个前后要对称,两边的字挂起来,前面是完整一面,背面又是完整一面,就比较好看,行间要整齐,下笔收笔要工整。

3、在写好字的灯笼上用桐油抹一抹,灯笼马上变得油光亮泽。 一般要上两次薄油,如果只一次上太厚,干了灯笼就会发皱,不好看,要分两次上薄油。

4、 安上脚手,就是安装提拿的灯笼柄。灯笼脚是木头做的,呈圆形,用于插烛或安上灯盏、电灯;灯笼手通常是半米长同规格的三条竹片,末端用火焐弯并钉一起;脚手用三条铁丝穿过灯笼中心以连接起来。如果灯笼是用于悬挂的就不用安手了。

自定义写灯笼。

说是写,其实是画。

写灯笼用色。

灯笼脚。

成品灯笼头。

一对四支的灯笼,联登科甲。

另一套四支枋灯,尚书门第。

诗礼。

传家。

王,礼部尚书。

这一篇图志的照片,都是用手机拍摄的。原本也想带个相机去拍拍,可如今拿起相机感觉是有点重,且没那么随意和方便。其实,谁预测得到等下有什么好拍而随时带着相机呢。这几张照片比较好玩,所以也整理一篇关于西陇灯笼的图志吧。关于西陇灯笼的图志,在前面已整理有几篇,不过大多是关于做灯笼的内容,不同于本篇以写灯笼为主。
    今年整理的图志真少了许多。正月国际老爷过后是写有了那么二十多三十来篇吧,及后就开始有点提不起力气选选写写什么的,但一直在纠结这样是不行的,若再不整理,看过的会渐渐记不住,积压的会更多,得赶紧做点什么。终于到了8月底,这念想算是了有行动,就是还会拖啊拖。9月10日开始至今10月5日,强迫症发作一样,好像行军,从旧岁的皮猴戏写起,然后关于吃的束砂、南糖、糖方,关于去到各处地方拍的村落、建筑、民俗如陆丰七峰族人之行、祠堂文化之行、走访门神之行、张氏宗祠揭匾、八月八拜仙等等,以及把2010至2018普宁学宫九年间的全记录、830水灾潮普各村航拍、 近年来收集的泥沟老照片、今年普宁村落航拍记录等等也一并整理出来,粗略算了一下,加上本篇共计三十九,还差一篇凑够四十。当然,还有好些摄影记录差点内容没有整理的,不然也不止这个数目了。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做个整理。而到这里,也总算是告一段落,可以来稍微休息一下了,我还是喜欢轻轻松松的日常。
    见闻乡野,仅以为记,如上。

20181005
.    完。

(0)

相关推荐

  • 【 民俗探讨】“前门不点灯,后院不亮堂”,到底有什么样的说法?

    "前门不点灯,后院不亮堂",到底有什么样的说法? 关山听风 "前门不点灯,后院不亮堂"这句俗语,从表面上看,相互矛盾.意思是说,一户人家的大门前,如果没点灯的话 ...

  • 【大荔文苑】说完灯

    "送灯"和"完灯" 文/王志健 大荔特别是沙苑一带有着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春节民俗,每年正月"送灯"和"完灯"就是其中的一 ...

  • ​与陇西折柳为盟

    暮蝉鸣斜阳,我手攥着几枚青涩 徘徊盘旋在秋风落红的渭水陇西 向前一步,便是父爱和母爱的源头 那一湾娇艳的油菜花正迎风舞蹈 在我稠密的心事上掀起了阵阵潮汐   多年前,我背对着滔滔渭水叛逆出走 远离了麦 ...

  • 陈欲胜:熟羊城外,十万薰衣草点燃百万蓝色灯笼

    2020年第108期||总第539期 艺海风│539期 熟羊城外,十万薰衣草 陈欲胜 从巩昌府出发 向西四十里 熟羊城外 十万薰衣草点燃百万蓝色灯笼 正在上演一场盛大的灯火舞会 薰衣草身著绿裙 每一株 ...

  • 普宁村落|重访西陇国木祠

    戊戌的七月初,社长说下周日去参观西陇的祠堂,然后,转眼时间就到.7月15日清早,中新社祠堂工作室的小伙伴们从各地出发过来,凑到普宁广场边上,接着转个弯就来到对面西陇村平一堂片区的杜氏木祖祠,开始这天的 ...

  • 普宁西陇杜氏平一堂

    广东省普宁市流沙西陇村的西南部,有一处地方叫平一堂,该处于民国廿五年(1936)的时候,村民建有专祀村再基祖杜西陇第五子杜平原之平祖公祠,因祠号平一堂,故村民以之指代名地,相沿至今.当然,也有以相邻不 ...

  • 普宁西陇杜氏始祖祠承先堂

    广东省普宁市流沙西陇村最出名有两样,一是村民全杜姓,而杜氏为普宁历史最悠久之姓氏,传系自唐代至今:二是全村专业做灯笼,称日出千灯,制作工艺源自明何野云教授,距今有五百多年历史,产品为普宁乃至周边县市乡 ...

  • 西陇下晋寨的天翻地覆|普宁村落

    近期几次从北二环路往普宁广场的广达北路往返,几次又几次的看到路边西陇村下晋寨搞着工程.数月前是有来放飞机航拍过,当时圆状古寨外环水溪边的翠竹还剩有一些,这会就全没了.12月9日上午路过,停车去看看,环 ...

  • 普宁村落|西陇梅坑祠旧影

    2011年时候去过西陇村,如今相去八载,当时所记录的村落景况,随年月叠增,已大不相同.当然,那会去的时候,村落已在变化,虽说此处系普宁市区流沙北之边缘,实已为市区拓展前头,城中村俨然.    在西陇老 ...

  • 普宁村落|西陇杜氏弘祖祠

    位于广东普宁西陇村老寨正前方即北部洋中的聚落,有一座三间二进式的杜氏弘祖祠,号济美堂,其坐东面西偏北,前朝泥沟崎头山,背空而以铁山.大南山左右为护,有溪水北来汇聚于祠前,后而南下入寨. 杜氏弘祖祠济美 ...

  • 普宁民俗|岁末的皮猴戏

    皮猴戏 广东省普宁市民间称铁枝木偶戏.阳窗纸影戏为皮猴戏,这一种是流行于岭东一带的民间傀儡剧种,由南宋时随中原移民传入的皮影戏发展演变而形成,其木偶结构.操纵方法保留有皮影戏的痕迹,是故民间也有称其纸 ...

  • 普宁民俗|泥沟岁末酬神

    岁末酬神 广东省普宁市乡间各村落自古于年底时候便有进行酬神的习俗,称谢神,即为年之将逝,为感恩乡社各神灵这一年来的庇佑,以及这一年的所求所应,故一乡之寨众集体或其各户人家自行备办仪品来到庙中或广场神前 ...

  • 冬至祭祖食冬节丸|普宁民俗

    在清乾隆十年,邑令萧麟趾所修撰的<普宁县志>卷八节序中有载: 冬至,咸祀其祖先,用米粉为丸祀之,门户各处粘丸,名曰饲耗. 今天是2018年戊戌岁的冬至日,是一年之大节,广东省普宁市五百多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