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深澳天后宫
深澳,是现全南澳县的三个行政大镇之一,是明清时南澳总兵府所在地,除此,城隍庙、文庙、武庙、天后宫、真君庙、郑芝龙坊等古建也在此,几乎可以可以说,这里是南澳人文沉积最厚重的地方,而深澳之天后宫,号称是为全粤东最早建设之妈祖庙。
深澳天后宫外景
天后宫前有大埕600余平方米,埕中有石狮一对、古榕四株、明陈璘副总兵《南澳山种树记》碑石一块,其中右侧狮子为明清原物。天后宫为木石结构,屋顶采用悬山式,其坐东南朝西北,系三间三进即三厅两井格局,依次升阶有门厅、天井、拜亭、天井、正殿,总阔11.2米,深32米,建筑面积358平方米。
前进大门楼为全石构,凹肚内设三门,大门上额嵌一方竖牌青石匾刻天后宫,门厅内两侧库房各祀千里眼顺风耳护法。前天井埕面,有双凤朝牡丹彩色卵石图案,两厢钟鼓旁各立有石碑共四方,如明万历甲午南澳副总兵陈璘撰《南澳山种树记》碑、清代重修宫殿碑记等。
这类牌式匾额,在南澳颇多,是为传统做法
前进门楼两侧库房中的顺风耳
前天井和中厅
中厅朝外檐柱为盘龙石柱,高约3米,传系明代旧构;厅中设案几香炉,两畔金柱各有楹联,屋架下横坊悬沧海清波、功不禹下金漆大匾。后天井左右两厢各祀海神将军、福德老爷。后进正殿置案几神龛,祀天后圣母大小二身并二侍女,内外横坊上悬大匾环海镜清、恩周海国,前者环海镜清为旧匾,上款咸丰岁次己未桂月谷旦立,下款赏戴花翎署广东水师提督闽粤南澳总兵官陈应运敬书。深奥天后宫为南澳岛名胜古迹,1958年胡耀邦曾来此赏赞,1986年秦牧黄雨伉俪等也曾至此游访。于1981年9月被列入县首批文物保护单位。
盘龙石柱,做法很闽南
明万历二年(1574),饶平县陈天资主撰之《东里志》载道,深澳妈宫,乃宋时番舶所建。深澳妈宫,即天后宫,其初位于深澳海滨东北侧,后于万历四年(公元1576)由南澳镇副总兵晏继芳将之移建海滨中部,十一年副总兵于嵩重建。据现庙中天后宫简介载,清康熙三年(1664),郑成功守将杜辉降清,南澳岛废,岛民皆徙于澄海苏湾,天后、关帝等诸神像则移祀于广州油栏门外。康熙二十四年,总兵杨嘉瑞从厦门移镇南澳,澳民则往省城迎请二像,然广人不允,互控于官,官令卜之于神,仅回关帝像,而天后则仍祀于省城。康熙二十七年,妈宫未复修,忽夜有半雷雨产一灵芝,紫色金茎,长七寸许,杨总兵以灵芝之瑞是天后之著灵,故在内巷前旧址再建庙,并遣人往湄洲岛祖庙割香刻像来祀。
后进大殿
后天井右侧厢内所祀之海神将军,疑似三宝?
福德老爷
大小二身妈祖,及两位侍女
此后,天后宫有多次修建,已知乾隆四十三年(1778)署澳镇刘梦金、原澳镇林国彩、署澳镇马琳同捐俸重建;道光十三年(1833)澳镇庄芳机、沈镇邦、署同知崔炘、易长华等官兵捐俸重建。日寇侵澳时烧毁左石狮。1949年行修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故受破坏,且致香火中断。1984、1987年村民集资小修。1995年重建主座即后殿,并升高0.8米,重塑金身。2003年重建中殿,2004年重修前殿。2006年春至2012年冬,换新主龛及全部附龛、案桌、卧房与修妆房、两根木雕横桁、两根不绣钢旗杆,加筑石板围墙、庙外厨房,并修建连壁之潮音寺屋顶,及更换其前后佛龛等。
从大殿望外
从中厅望外
声明
本作品为普宁青年摄影/岭东文化/普宁村落荣誉出品。
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作者【安静声音】署名并保留水印。
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